坤卦六爻

坤卦六爻爻辭:“初六:誠霜,堅冰至。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六五:黃裳元吉。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用六:利永貞。”
爻辭的含義:
“初六”:位于六陰爻最下邊,似陰氣開始凝枳,由此可預示著堅冰將至,即見微知著。
“六二”:柔順中正,所柬坤德至厚,所變動趨向正直、端方,美德充沛,所行易成功。
“六三”:失正,多有艱難。但蘊涵美德可以恪守正道,謹守臣職,雖不成功,但結局還是好。
“六四”:不中,處位不利。但得正,有謙退自守,慎而又慎之象,故能處處收斂,謹言慎行。這樣雖然得不到贊譽,但也不致惹害受損。
“六五”:柔中,為本卦卦主,居尊位,其德謙下,非常吉祥。孔穎達說:“黃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飾。坤為臣道,五居尊位,是臣之極貴者。”
“上六”:處坤之極,陰氣至盛,陰極返陽,二氣交互和合,像兩條龍在野地相斗,滴下青黃色的血液。即陰極有兇險。“
“用六”:六爻皆陰,陰極則返陽,所以坤柔而能剛,利于永久守持正固。

乾為天,坤為地;乾為陽,坤為陰,《周易》將乾和坤兩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確實有些天地陰陽互生萬物之含義。坤卦和乾卦一樣,從“初”爻開始到“用”爻結束,反映一個事物由始到末的發展演變的全過程的。
坤卦的“初六,履霜,堅冰至”,是講一個事物開始之艱辛;乾卦的“初九,潛龍勿用”一樣,乃皆是敘述一個事物的開始階段;坤卦再經歷“六二”爻到“六五”爻的“黃裳”鼎盛時期,如同乾卦經歷“九二”爻到“九五”爻的“飛龍在天”的鼎盛時期。
坤卦再到“上六”爻的“龍戰于野”的物極必反時期和到“用六”爻的“利用貞”的再造時期,和乾卦的“上九” 爻“亢龍有悔”的物極必反時期和到“用九”爻的“群龍無首,吉”的再造時期的內容安排完全相同。
“上六”爻辭的“龍戰于野,其血玄黃”,此爻是言二龍大戰,這一爻追溯起來,直指姬周王朝與殷商王朝的殊死搏斗。但理解此爻時,也不可忘記《乾卦》“上九”爻的“亢龍有悔”,所以這里指事物發展到極限,將有滅亡的危險。這里可能指殷商王朝的有悔,也可能指姬周王朝的有悔。

《文言》說:地道極為柔順但它的運動卻是剛健的,它極為嫻靜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動,但運動具有規律性。它包容萬物,其生化作用是廣大的。
地道柔順順承天道而依準四時運行。積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盡的吉祥;積累惡行的人家,必有不盡的災殃。臣子弒殺他的國君,兒子弒殺他的父親,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是逐步發展的結果。
《周易》說:“扎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沒有指責也沒有贊譽。”君子內心美好,通達事理,整肅職守,恪守禮節,美德積聚在內心里,貫徹在行動上,擴大在事業中,這是最為美好的。
陰與陽勢均力敵,必然發生爭斗。因為陰極盛而與陽均等,所以把陰陽一并稱作龍。其實陰并未脫離其屬類,所以又稱為血,血即陰類。所謂玄黃——天玄地黃——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