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的臺階有什么講究
臺階,是供人們上下行走的建筑物,也有助于豐富建筑的空間層次襯托建筑的形象。

臺階不在建筑主體框架之中,但是在古代,它卻是十分有講究的一個構件。中國是禮儀之邦,封建社會在中國十分漫長,森嚴的等級制度也賦予了臺階許多規定。

在風水學上,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我們住的房子是陽宅,所以古代臺階的數量多為單數,1、3、5、7、9,數字越大,等級越高。而這數字,也不是你想用啥就用啥的,因為臺階的數量也是權力地位的象征。

就以故宮來說,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擁有最高規格的臺階,都是9階,象征著帝王九五至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六品七品員住宅門前臺階不能高于二級,五品門前臺階不能高于三級,以此類推,依宅主人的官階品級而定。

除了數量之外,材質也是有講究的。普通人家用泥土或是木材,稍微高一點的則用磚石砌成,而最高級的當屬漢白玉了,故宮中的臺階基本上都是漢白玉制成的。

現代建筑中,除了基本的建筑設計通則外,沒有特別的等級規定,一般都是因地制宜,以安全舒適為主。不過在農村的建筑中,匠人和業主有時候還會遵循樓梯宜單不宜雙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