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3不掛,留下子孫富”,家里哪三種畫不能掛,快看你家有嗎
183 2025-08-26
農村有好多能言善辯的老人,真可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是他們文化水平不高,支撐他們出口成章的是農村老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生活的真知灼見,在農村流傳久了,就成了老話,由于俗語的形成與年代有關,要想真正理解俗語的意思,就得從根本上了解那個年代的歷史,比如俗語‘門簾切莫如淚珠,灶臺不能雙面凸’,啥意思?有什么講究呢?
一、門簾切莫如淚珠
這句俗語古代人們的一種說法,門簾就是門上的簾子,淚珠就是圓形的小珠子,意思是門上掛的簾子不要用圓形小珠子做成,這樣做的簾子不是挺好的嗎?既能遮擋蚊蟲,又能讓房間與外界空氣流通,為什么古代人們認為這樣的簾子不好呢?
這主要因為與慈禧那個老娘們有關,她禍國殃民,通過不正當手段奪取政權,并于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簽訂辛丑和約,讓國家四分五裂,人民生活疾苦,這一切她都是‘垂簾聽政’誤國害民,人們用淚珠做成簾子,住在里面,讓別人感覺是心狠手辣的人,會遭人嫌棄,所以‘門簾切莫如淚珠’。
二、灶臺不能雙面凸
灶臺就是燒飯的土灶臺,以前沒有天然氣、沒有電飯鍋,人們做飯就是用大灶臺,一般用石頭與泥土堆砌而成,上面放一口大黑鍋,人們一日三餐圍著灶臺轉,灶臺形狀分為圓形、方形、雙面凸形,尤以圓形灶臺最為常用,因為這樣人走動自如,翻炒方便,受熱均勻,飯菜不易焦糊。
雙面凸的灶臺,人們在做飯的時候,走動就不方便了,總不能東一圈西一圈的來回奔跑吧,之所以建造雙凸面灶臺,多是由于廚房面積不規則導致,當然一些標新立異者也會這樣做,但是做飯炒菜太不方便,所以‘灶臺不能雙面凸’。
綜上,農村俗語‘門簾切莫如淚珠,灶臺不能雙面凸’,是告訴人們做人處事的道理,不能做心狠手辣的人,做事要隨方就圓,這樣才能受到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