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橋竟藏著千年不倒之謎?
171 2025-08-27
五行是風水的核心綱領,無論是拔砂、放水還是辨方立向,都離不開五行的運用。風水五行分類繁多,常見的有正五行、八卦五行、洪范五行等,每一類都有其獨特的內涵與用途。
一、基礎常用類:正五行與八卦五行
正五行:多用于確定方位,其口訣為 “東方寅甲卯乙巽是木宮,南方巳丙午丁皆屬火,西方申庚酉辛乾金逢,北方亥壬子癸大江水,辰未戌丑坤艮土,此是五行老祖宗”,清晰劃分了二十四山的五行屬性,是風水定位的基礎。
八卦五行:以八卦配合干支論屬性,側重 “司形局”,口訣為 “乾甲兌丁巳丑金,離壬寅戌火燒林,巽辛震庚亥未木,坎癸申辰活水深,艮丙坤乙是土神,干支隨卦一家親”,將八卦與干支的五行關聯系統化,用于分析地形格局。
二、經典延伸類:洪范五行與四經五行
洪范五行:又稱宗廟五行、大五行,以八卦變通為核心,演化二十四位的五行變化,口訣為 “甲寅辰巽大江水,戍坎申辛水亦同,艮震巳上原屬木,離壬丙乙火爲宗,兌丁乾亥金生處,丑癸坤庚未土中”,其變通邏輯復雜,多用于深層次的氣脈分析。
四經五行(三元五行):舍棄中宮土,僅用木、火、金、水四行,分陰陽兩山兩水,口訣中 “乾丙乙與子寅辰,六位排來俱屬金” 等內容,明確了陽位屬金、水,陰位屬木、火,強調 “陽山陽水、陰山陰水” 的對應。
三、組合與衍生類:三合、四生、雙山與玄空五行
三合五行:以 “生旺墓” 三方組合得名,如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申子辰合水局、辛卯未合木局,通過干支的生、旺、墓狀態確定五行局,用于判斷氣脈的強弱階段。
四生五行:基于 “四隅長生” 理論,如甲木長生在亥、丙火長生在寅、庚金長生在巳、壬水長生在申等,以干支的長生位定義五行,側重氣脈的起始與流轉。
雙山五行:兩字同宮合干支,以納音五行為標準,如艮丙辛合寅午戌為廉貞火、巽庚癸合巳酉丑為武曲金等,因兩字合為一宮得名,用于細化方位與五行的對應關系。
玄空五行:以 “生入克入、生出克出” 定吉兇,強調 “水性玄空”,口訣 “丙丁乙酉原屬火,乾坤卯午金同坐” 等,用于立穴定向時的氣脈吉兇判斷,注重靈活變化與虛實結合。
風水五行雖分類繁多,但核心都是通過對天地自然規律的總結,探索氣脈的流轉與聚散。不同分類適用于不同場景,或定方位,或析氣脈,或斷吉兇,共同構成了風水理論中 “權衡造化” 的智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