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臥室多小,床頭別向著5個“地方”,不是迷信,是過來人經驗
185 2025-09-04
2024,真巧,趕上了個閏年。可人們一說起“青龍年”,家里老人就喜歡叨叨:今年可稀罕了,閏年青龍一撞頭,得有五個人得穿紅。話說回來,穿紅這習慣,圖什么?是真的能轉運避災,還是只是“大人們嘴里的講究”?不瞞你說,我小時候還真被奶奶強拽著穿過“紅兜肚”,那味兒至今忘不了。
先聊聊咱們過的這兩種“年”。你別小瞧,一家年夜飯,桌上一碗臘八粥,人人都清楚——日子是混著過的:公歷翻過來365天,對得上西方年頭,但咱們中國人心里更講究那個月亮的圓缺。農歷,說白了,就是古人抬頭看天、低頭算賬,日子扣著月亮走。一年算來,就差個十來天。
可是別小瞧這點“差值”,同一年,別人家過元旦,我們正忙著置辦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兩個日子總不對拍。咋辦?聰明的人想了個法子。每幾年,咱們給農歷加個“閏月”,彌補那點尷尬,心里才順溜。說得玄乎點,這才是“時間的縫補”。
有意思的是,公歷也不省心。表面上說一年365天,可地球繞太陽哪有這么準繩,數到小數點后頭去了。差一天,扔哪里?索性四年往二月甩一天,有了個二月二十九。你要問今年的閏年是啥感覺,別的沒有,就是二月多了一天——平白給了你一天懶覺的機會,或許也坑了些人在生日上頭。
講到“青龍”。小時候一聽“青龍”,腦袋里直接想起武俠小說,青龍刀、青龍會、青龍偃月刀——總有點神秘。這青龍,其實是咱們紀年里那套天干地支弄出來的。細細算起來,十個天干,十二個地支,扯在一塊配對,六十年才走一圈。2024年,恰逢“甲辰”,甲屬木,顏色青,辰配龍,這就出了個“青龍年”。
可別小看這巧合。閏年四年一見,青龍年六十年一輪,一撞頭,還真有點“兩個老冒頓兒的碰上了”的意思。你要挑個日子請客,估計逢上這樣的年頭,還真得喝兩杯。
民間習慣,總有點耐人尋味。老人們嘴里最爽利的一句話就是說“龍抬頭”,二月二剃頭——剃個好運,剃去晦氣。這天趕上閏年,二月多了一天,龍抬頭的吉兆就像落在了加長版的二月上。馬上就有說法了:閏年撞上青龍年,那可得讓“五個人穿紅”,保個平安。你聽著是不是有點玄乎,可在老一輩的心里,穿紅這事,那可是正經的“儀式感”。
小時候,逢到什么本命年、犯太歲,奶奶就往我腰間塞一根紅繩,一點也不講情面,不許丟。現在想想,那會兒或許是大人心里的安全感。紅色,對中國人來說,從婚床到門神,都是“擋煞”的意思。穿紅,不挑款式,也無關美丑,大到新衣,小到一雙襪子,甚至貼身一條內褲,只要有點紅色,心里就落了個實。
可說到底,誰要穿紅?這五個人不是隨便挑的。老祖宗講究,論“太歲”,就是今年輪到哪個地支當班,犯了太歲的屬相就得留神。2024甲辰,辰在東南,龍占本命年頭,其次跟它磕磕碰碰的牛、兔、狗、羊一塊兒“中招”。這些屬相的,老人都提醒你趕緊上紅,加點喜氣。這事兒信則有,不信也別較真,倒像是家門口貼的春聯,管不管事,掛在那兒心里踏實。
可現實哪有那么玄?誰還真指望穿條紅褲衩就轉運、升職、中大獎?不過你說紅色招喜,對一些年紀大的人來說,還真像是面護身符。每年正月初一,樓下早上遛彎的老太太,個個戴著大紅帽子,大爺們紅圍巾晃悠。問問他們樂不樂,個個笑瞇瞇。歲月是講究一點情緒價值的,人要是都齊刷刷的卡著理工男似的精算過日子,日子可真沒趣。
再說細點,我們家不是信啥風水的,但奶奶去年的大紅棉褲,今年還要翻出來穿,說是趕青龍年,得添好運氣。我爸就打趣她:不怕熱得撲撲冒煙?奶奶把手一揮:龍抬了頭都不怕,我怕點熱氣?全家憋著笑,誰敢再反駁。你說穿紅到底靈不靈?這事沒人能給你拍著胸脯保證。但老人的信念感,像炕頭上的陳碗,哪怕掉了瓷,也是家里的。
其實,我們都活在一種自編自演的念想里。有時候,人生這盤棋局,真還不如信點寓意來的痛快。五個人穿紅,五災不侵,天下太平,這聽著多少有點童話味道。可是喜慶、團圓、盼個好彩頭,不就是人間煙火嗎?
最后問一句,你家今年有人穿紅嗎?或者,小時候大人有沒有在口袋里給你塞過紅繩、紅布、紅襪子?“信則靈,不信也無妨”,但一到年頭,誰都愿意討個彩頭。這,或許才是我們中國人活得煙火氣十足的小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