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里的風水之爭:傳統智慧為何成了騙局溫床?
161 2025-09-01
賴公五行派,亦名二十八宿撥砂法,在風水流派中獨具特色。
一、起源與創始人
賴公五行派的創始人被認為是賴布衣。賴布衣,原名賴鳳崗,字文俊,又名賴太素,道號布衣子,生于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 1101 年)。他曾任宋高宗國師,后受奸臣秦檜陷害,流落民間。賴布衣在風水領域造詣深厚且實踐經驗豐富,留下諸多傳奇故事,在風水界地位崇高,被尊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
二、理論基礎
(一)五行屬性的獨特界定
賴公五行派所用五行源于二十八星宿五行,其具體規定如下:
子午卯酉、甲庚丙壬屬火;乾坤艮巽皆屬木;乙丁辛癸屬土;寅申巳亥屬水;辰戌丑未屬金。
(二)主客關系的判定
在該派理論中,以坐山為 “我”,將四周高于住宅的高大物體定義為 “砂”,如廟宇、山峰、高樓、煙囪、大樹、高塔、電線桿等,這些 “砂” 被視為 “客”。通過判斷 “我” 與 “客” 的五行生克關系來分辨風水的吉兇。
三、“砂” 的方位和五行屬性判斷
(一)方位確定
首先,需要依據羅盤確定住宅的坐山朝向,明確各個方位。例如,通過羅盤測量出某住宅為子山午向,那么就可以確定其前后左右的方位。
在確定方位后,對周邊可能成為 “砂” 的物體進行定位,觀察如山峰位于住宅的東方,就確定其為震位(東方)的 “砂”;高樓在西方,即為兌位(西方)的 “砂” 等。
(二)五行屬性判斷
根據賴公五行派的獨特五行界定規則來判斷 “砂” 的五行屬性。如果在已確定的方位上發現有高大物體(“砂”),如在寅申巳亥方位的物體,按照其五行屬性的界定,寅申巳亥屬水,那么此方位的 “砂” 五行屬性為水。
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如方位與干支結合的情況。假設在甲卯乙方位有一山峰,其中甲庚丙壬屬火,卯在子午卯酉中屬火,雖然乙屬土,但由于整體方位中存在較多與火相關的元素,綜合判斷這個方位的 “砂” 五行屬性傾向于火。
四、具體應用方法及斷事邏輯
(一)六親關系判斷
根據五行生克關系確定六親關系,即克我者為殺(官鬼)、我生者為子孫、生我者為印綬(父母)、我克者為奴(妻財)、比和者為旺。
不同六親關系對應不同風水影響。例如,若有克 “我”(坐山)五行的 “砂” 存在,可能預示著兇禍;若存在我生之 “砂”,雖有泄氣之感,但也有特定影響,比如可能預示女兒發家致富等情況。
(二)太歲流年的影響
殺方以太歲流年值殺、合殺或沖殺之年,必有兇禍。這就需要將方位的判斷與時間因素相結合,綜合考量風水的變化。
五、該派的優缺點
(一)優點
體系獨特
賴公五行派有其獨立且完整的理論體系,基于二十八星宿五行的獨特界定,為風水的判斷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角。這種獨特性使得它在眾多風水流派中獨樹一幟,能夠滿足一些人對于傳統風水文化深入探究和多元理解的需求。
注重方位與周邊環境關系
該派強調以坐山為中心,關注周邊 “砂”(高大物體)的方位和五行屬性與坐山的生克關系。這有助于全面考慮住宅或建筑周圍環境對風水的影響,提醒人們重視周邊地理環境與建筑布局之間的相互關系,從空間布局的角度對風水進行綜合考量。
(二)缺點
理論復雜難學
賴公五行派的理論基礎較為復雜,其五行屬性的界定與常規五行概念不同,涉及到二十八星宿五行以及方位、干支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判斷。這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門檻較高,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其理論體系,容易讓人望而卻步。
缺乏科學依據
如同其他風水流派一樣,賴公五行派的理論缺乏現代科學的實證支持。它基于傳統的五行生克、星宿等概念構建風水判斷體系,雖然在傳統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意義,但在現代科學的框架下,難以證明其所謂風水影響與實際的因果關系,更多是一種文化和哲學層面的傳統觀念。
六、案例分析
例如有一住宅為癸山丁向。
乾方有高塔,按照賴公五行理論,首先確定方位。乾方,在八卦方位體系中是明確的方位。然后判斷五行屬性,乾坤艮巽皆屬木,而癸山丁向屬土,木克土,克我者為官鬼,所以乾方見高塔主不吉。
辰方有廟宇,辰為四墓之一,按照五行屬性辰戌丑未屬金,土生金,我生者為子孫。這意味著此情況主女兒發家致富,但從另一方面,由于土氣在此處有泄氣現象,也預示老人在戌年月可能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需要明確的是,賴公五行派是一種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流派,其理論缺乏現代科學依據,更多是古人經驗與哲學觀念的體現,我們應以理性態度對待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