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一忌門前栽桑,二忌橫梁壓床,三忌圓床進房。為什么?
64 2025-09-06
溯1400里涪江而上,四川省三臺縣可謂歷史文化厚重多元、自然景觀得天獨厚、民俗風情多姿多彩的“風水寶地”。自西漢設郪縣始,歷2200多年,東樓晚照、魯湖春色、琴泉余韻、云臺對峙……隨處可見的風景使它成為眾多攝影家的鐘愛之地。正因如此,三臺縣攝影家協會一直懷揣對這座城市的認同和依戀,始終秉承文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致力于為廣大會員“服好務、辦好事、當好家”的初衷與決心,尊重藝術規律,弘揚社會主旋律,通過抓培訓、搞活動、辦影展、促交流、做影評等多種形式,深化大眾對攝影的興趣和愛好,讓攝影在這個約150萬人口的大縣“根扎深、扎深根、深扎根”。
近5年來,三臺縣攝協共開辦各類攝影基礎知識、創作技巧等培訓120余場,組織會員、攝影愛好者到全國各地采風300多次,舉辦慶建黨百年、詩意梓州、錦繡三臺、古城巡禮、魯湖風情、新村新貌等大型攝影活動和每月主題展90余次,與成都、綿陽、宜賓、延安、漢中、廣元等地開展省內外攝影交流活動30余場?,F如今,攝影在三臺縣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更呈現出“全民攝影”的趨勢。正如三臺縣攝協主席何曉曦所說,攝影在三臺的城市鄉村隨處可見,已然成為群眾的一種生活方式。
瞬間的畫面,無限的遐思。在三臺,不論是曙光初露還是夕陽西下,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田野村莊,隨處可見捕捉光影的攝影人,他們用手中的相機見證著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巨變。正是這一批又一批不顧艱難險阻的影友,用鏡頭記錄美景并將之分享,才又一次打響了“詩意梓州 大美三臺”的美名,為當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郪國古鎮、涪江水影、古城風情……在相機的咔嚓聲中,偏居川西北一隅的丘區小城,實現了美麗風景向美麗經濟的轉化。而未來,三臺攝影人將持續以飽滿的姿態整理行裝,再次出發。
廊橋幻影 趙永富 攝
點評:作者利用大霧將遠處建筑和近處的橋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幻境般的效果,畫面色彩和諧。不足之處在于右下方橋的部位稍顯雜亂。
賞秋 閔乾容 攝
點評:天空與地面泛黃的秋葉相連,色彩和諧統一,秋天氣息濃厚,給人一種身臨其境般的感覺。如果將鏡頭放低,突出蜿蜒的山路會更加有意境。
古塔晨韻 侯曉斌 攝
點評:構圖沉穩扎實,塔在畫面中的位置恰到好處。天空中的云、遠處的建筑和近處的綠樹令畫面空間感十足,整體視覺效果較好。
秀美魯班湖 胡杰 攝
點評:畫面元素豐富,綠色植物和水面顏色的搭配讓人視覺感受舒適。如果能將湖面作為主體,凸顯湖中泛舟的細節,整體效果會更好,也更點題。
吹乒乓 汪益民 攝
點評:旁邊3個小男孩將視線集中于中間女孩上,形成視覺引導作用,吸引觀者視線。女孩的表情瞬間抓取到位。如果角度低一些,拍出孩子眼神中的光,會更傳神,畫面也會更整潔。
鄉村戲臺 劉漢生 攝
點評:作者通過遠景戲臺、中景兩棵老樹和貫穿前后的觀眾層層遞進,將鄉村戲臺表現得生動有趣。如果能將戲臺拉近,適當用大光圈虛化處理近處人物會更好。
分紅 廖安貴 攝
點評:紅色背景的節日禮盒及人物表情的捕捉,充分表達出人物對于分紅的喜悅心情,主題明確。如果能離人物主體近一些,畫面效果會更好。
廊橋月色 安學鋒 攝
點評:畫面的空間和色彩處理得不錯,遠處建筑的暖色和近處水流的冷色形成對比,和諧耐看。慢門手法將流水拍得動感十足,意境感突出。
江邊夕陽 何曉曦 攝
點評:構圖和色彩都把握不錯,云中落日和水中倒影交相呼應凸顯主題。美中不足在于左下角暗部失去了影調層次,拍攝時能規避的話畫面會更好。
怡然自得 李文廷 攝
點評:畫面中持扇子的人與墻上的繪畫人物搭配自然,沒有違和感,讓人看起來舒適且富有視覺趣味。美中不足是人物在畫面中不夠突出,如果能將鏡頭拉近一些,凸顯主體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