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文史參考》
本文原載于《文史參考》2012年第20期(總第68期),原文標題為“亞洲英雄機器貓哆啦A夢”
不久前,香港舉辦了機器貓“哆啦A夢”“負100歲生日”的大型慶?;顒?,100個真人大小哆啦A夢塑膠玩偶,手持100件不同的神奇法寶擺出不同的造型,整齊地排列在香港海港城前的露天廣場,引來眾多哆啦A夢迷的圍觀與熱烈參與。2012年9月3日,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宣布將哆啦A夢登記為該市“特別居民”,并向其發送戶籍證書,在頒發給哆啦A夢的“身份證”上,還記載著它的生日、身高、體重、住址、家庭成員等信息,并加蓋了市長的印章。在動畫故事中,虛擬人物哆啦A夢是在2112年的9月3日,被東京松芝機械工廠制造出來,通過時間機器來到21世紀。如今,哆啦A夢不僅是日本國民的一分子,也是世界各地動畫迷們心中的“好朋友”,它的存在給世界各地的兒童帶來了歡樂和無盡的想象。
具有普通人品質的神奇機器貓
在漫畫里,哆啦A夢剛出廠時是一只刷著亮黃色油漆的貓形機器人,但它卻討厭別人叫它貍貓,它還討厭冷天和熱天,討厭去醫院看病。它有一雙能夠暗中視物的紅外線眼睛,皮膚是純鋼打造的,防火防水,卻只怕蚊子叮。它還有很多裝備,不過大多已失靈。走路不出聲的扁平腳失靈,胡須的雷達功能失靈,比人靈敏20倍的嗅覺也失靈了,只能聞到最愛吃的銅鑼燒的味道。它吃下的東西,在體內用原子爐轉化為原子能,沒有廢料。它的四次元口袋與四次元空間相連,裝有無窮無盡的法寶。
22世紀的一天,野比大雄(康夫)的孫子世修為哆啦A夢捏了一個泥人作為慶祝它生日的禮物。但就是耳朵怎么捏都不像,于是世修就拿了一個形如老鼠的神奇工具,并讓“老鼠”幫他把泥人的耳朵捏好,但“老鼠”好像理解錯了,竟然跑到正在睡覺的哆啦A夢身上,把哆啦A夢的耳朵啃得精光。哆啦A夢疼醒后大叫著到處跑,后來雖然在醫院里進行了修復手術,但是圓腦袋上的兩只貓耳朵還是沒有了。哆啦A夢非常傷心,在海邊大哭,后來想吃點藥振作一下自己,卻錯吃了“大哭藥”,結果哭了三天三夜,淚水沖掉了油漆,露出了藍色的底色。
哆啦A夢沒有花仙子漂亮,沒有阿童木神氣,也沒有變形金剛威猛,甚至有些憨憨傻傻,偶爾也會急躁、情緒低落、好色(多次偷窺靜香洗澡)、貪吃(見到銅鑼燒就不要命)、撒謊(經常為了圓謊不得不動用口袋里的法寶),甚至怕老鼠(仿佛老鼠是天敵一般)??但它具有普通人的真誠、義氣、善良、極富責任心和正義感的美好品質。
每年6月和12月,日本媒體調查公司Video Research都會對日本42個地區3歲至12歲的兒童,進行卡通形象的認知與好感度調查,哆啦A夢連續多年蟬聯第一,是“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最高的卡通形象”。據《朝日新聞》統計,《哆啦A夢》45卷本的漫畫已在全世界出版了約1.7億冊。
藤本弘對“怪奇事件”的好奇心程度遠遠超過常人,尤其對日本民間傳說的“座敷童子”極為感興趣。藤本弘生于1933年12月1日,富山縣高岡市人,與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是同一代漫畫人。
哆啦A夢有“座敷童子”的印跡
最早設計哆啦A夢的是一位叫藤本弘的漫畫家,他在創作哆啦A夢時,遲遲沒有靈感,這時家里突然闖進來一只小貓,藤本弘就和小貓玩,交稿在即,著急的藤本弘急躁地在家里來回溜達,不小心踢到女兒的不倒翁,靈機一動,他把貓的形象和不倒翁結合起來,就有了今天哆啦A夢的形象。
藤本弘對“怪奇事件”的好奇心程度遠遠超過常人,尤其對日本民間傳說的“座敷童子”極為感興趣。座敷童子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精靈,是住在家宅和倉庫里的神。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只能被小孩子看到。
座敷童子經常會以小孩子的樣子附在家中,個性調皮,喜歡惡作劇,常常戲弄家里的人。有時會在家里留下用煤灰或白粉做的小腳印,或是在夜晚故意不停搞出紡車的聲音,明明沒有人的空屋卻傳出談話聲,還會在半夜里故意在客人的床上或枕邊來回奔跑,或大力壓在人身上,讓人噩夢連連。
但是大多數時候座敷童子會善良地佑護家里的人,傳說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會繁盛。不過只要人類一不小心得罪了它,它就會二話不說馬上離開。座敷童子離開之后,那戶人家一定會家道中落。據說座敷童子喜愛小豆飯,為了留住它,在一些傳統的日本家庭每天都會向其供奉小豆飯以及一些玩具,有些風俗則是專門在家中為座敷童子建一間小屋,以保持家族興旺。
巖手縣有一家因座敷童子而聲名大噪的旅館,藤本弘知道后就專程前去投宿,為了能親見座敷童子真面目,藤本弘抱著相機裝睡,但是直到天亮也沒有等到傳說中的座敷童子。雖然好奇心沒有被滿足,但是座敷童子卻在藤本弘心里生了根。
藤本弘后來創作的“小鬼Q太郎”和“哆啦A夢”就多少帶有座敷童子的印跡,具有孩子般個性的它們以外來者的身份寄住在普通家庭里,可以避開大人耳目,全力幫助小朋友。
畫的都是小時候的自己
“座敷童子”只是創作哆啦A夢的一個遙遠的印跡,真正使動畫哆啦A夢具有感人力量的是作者融入到動畫中的人生體驗。
藤本弘生于1933年12月1日,富山縣高岡市人,與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是同一代漫畫人。藤本弘從幼兒園開始就喜愛漫畫。1947年,手冢治蟲發表了日本漫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新寶島》,這部漫畫對藤本弘產生了重大影響。1951年,藤本弘與同鄉好友安孫子素雄用四格漫畫的形式共同創作的《天使之玉》在《每日小學新聞》上連載,初獲好評。受到鼓舞的兩人很快又創作了《賓漢》,并帶著新作前往兵庫縣寶冢市拜訪手冢治蟲,希望得到偶像評點。但是,手冢治蟲看后只是輕哼了一聲“嗯,不錯嘛”,兩人失落而歸。事后,手冢治蟲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當時看到他們的畫時就覺得這兩人以后肯定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沒有表露太多對他們作品的好感,但是手冢卻一直珍藏著他們的漫畫《賓漢》。
1952年中學畢業后,藤本弘在津田制果公司謀到一份工作,但他始終丟不下對漫畫的熱愛,只干了三天就辭了職,專心畫畫去了。安孫子素雄在富山新聞社擔任學藝部的后勤工作,在藤本弘的鼓動下,第二年也辭了職,兩人為了創作出真正的漫畫一起來到日本的漫畫圣地東京豐島區常磐莊,寄居在安孫子素雄親戚家三平米的小屋里。兩人在漫面方面的才能逐漸顯現,很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與好友寺田博雄、森安直哉、永田竹丸等組成了“新漫畫黨”。眾人合力之后,訂單激增,每月要完成6部連載漫畫。龐大的工作量遠遠超過了藤本和安孫子的承受力,兩人索性躲回老家,造成了大部分約稿雜志的連載專欄斷檔,憤怒的雜志社集體封殺了他們。這次打擊使藤本和安孫子幾乎想放棄漫畫生涯,但在好友寺田博雄的鼓勵下,一年后,兩人鼓起勇氣,再度回到常磐莊,創作了《哆啦A夢》的連載漫畫,并且從各自的名字當中拿出一個字,取了一個“藤子不二雄”的筆名。
1969年,《哆啦A夢》開始在小學館的《學年志》上連載,一炮打響,藤子不二雄這個筆名也隨之揚名,藤本弘與安孫子素雄終于結束了艱苦的“京漂”生活,從此開始了長達20年的漫畫合作生涯。1989年,兩人因為對漫畫風格與題材興趣的不同而選擇各自單干,分開后藤本弘用的是“藤子·F·不二雄”,仍堅持創作哆啦A夢系列漫畫,而安孫子素雄用的是“藤子不二雄A”,開始創作黑色風格的漫畫。
在紀錄片《我是藤子·F·不二雄》中,藤本弘說道,“我畫的都是小時候的自己。”特別是在野比大雄(康夫)身上,藤本弘投射了自己的全部人生體驗。藤本弘是家中的獨子,從小就嬌生慣養,是一個靦腆膽小的孩子,在人多的場合幾乎不敢大聲說話,喜歡一個人躲在沒人的角落里空想、讀書,甚至不能跟學校里的孩子王對視。在學校生活中,藤本弘還經常是一個失敗者,比如在體育課上,他總是跑得最慢的一個,他拉不動吊環,跳不過鞍馬,投不進籃球,別人最喜歡參加的運動會,對藤本弘簡直就是一場出丑的災難,所以每次運動會,當同學們在祈求好天氣時,藤本弘卻在盼著快快下一場大雨。
藤本弘學校的老師后來也經?;貞浾f,《哆啦A夢》漫畫里的野比大雄很像他,不擅長運動,意志不堅定,學習的時候還總想著玩,會因為暑假快結束了而哭泣。藤本弘也承認他的這些毛病其實與漫畫里野比大雄的性格弱點如出一轍。
藤本弘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詢問妻子是否知道領帶的打法,坦承自己從小腦子便不靈光,怎么也學不會打領帶,學習幾遍仍然會忘記,最后還畫上一個因打不好領帶而氣餒凌亂的漫畫自畫像。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藤本弘也渴望能有一個神通廣大的朋友幫助自己。當藤本弘接受NHK采訪時,被小讀者們問道:“如果你可以向哆啦A夢許愿的話,請問你最想要得到什么東西?” 藤本弘答道:“最想要一個讓我有源源不斷靈感的道具,也想要一臺讓我能輕輕松松順利畫出稿子的機器,這樣就能畫出更多更好的哆啦A夢漫畫了?!?/p>
雖然少年時很軟弱,但是藤本弘卻保持著一顆童心,就像他筆下的野比大雄那樣,會經常反省自己,不管受到什么樣的挫折,還是努力想讓自己變好。藤本弘曾在日記中寫道:“我畫著開心,讀者讀得開心,這樣的漫畫一直是我的理想?!睊亝s功利心,藤本弘把畫畫的艱苦當成最大的樂趣,經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在習慣的技巧下偷了懶,有沒有超越自己。
幾代日本人的心靈雞湯
當首部哆啦A夢動畫片于1979年在日本播出時,全日本掀起了哆啦A夢的熱潮。
這之前以手冢治蟲的《鐵臂阿童木》為代表的科幻漫畫在日本大行其道,如果說,擁有十萬馬力液壓機械臂和微型核動力的阿童木代表著人類科技的力量,那么受到極度驚嚇也只能跳起129.3厘米的哆啦A夢則代表著更為人性化、更有希望的科技方向。就像《孤獨星球》的主編喬治·唐納德所說:哆啦A夢所做的正是我們所夢想的,它給人以孩童般感觸世界的自由感覺與無限可能性,它是想象力與無邪童心的奇妙結合。哆啦A夢從那個“擁有無限道具的四次元百寶袋”摸出的道具超過了2000個,竹蜻蜓、時光機等更是人盡皆知,這些道具既是日本人的發明、創造熱情的反映,又刺激了他們產生更多的靈感。研究哆啦A夢的有關專家預言,今后100年的發明將會和哆啦A夢中所提及的130多項預言相關。
正是因為野比大雄這樣的少年在日本數不勝數,哆啦A夢才會如此受歡迎。人們總是能從野比大雄身上看到自己的怯懦,總能在哆啦A夢身上找到慰藉,在淺俗幼稚的動畫片段中體味“只要去努力,未來一定會更好”的昂揚與樂觀。對粉絲來說,哆啦A夢關乎童年,關乎回憶,更關乎信仰,對友情、愛情和勇氣的信仰。
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被粗暴擠破后,房地產價格崩潰,共有1000萬億日元(約合80萬億人民幣)瞬間蒸發,很多人的房產被銀行沒收,背上了天文數字的債務。此后三十年的漫長衰退期中,哆啦A夢成為人們感念七十年代黃金時代的懷舊品。動畫中人們的穿著、心境、住所以及生活方式都作為一個時代的寫照凝固在鏡頭里,讓人們能在片刻的回憶當中撫慰現實痛苦的內心。
“哆啦A夢” 至今都沒有結局,1996年9月21日,藤本弘在繪制電影版《哆啦A夢大長篇——發條城市冒險記》時,突然失去意識昏倒,兩天后因肝衰竭宣告不治,享年62歲。藤本弘去世后的動畫,由新秀田中道明和三谷幸廣繼續完成??缭綍r代的連載過程,使哆啦A夢獲得了從穿著和服的老奶奶到染著黃頭發的年輕人的廣泛讀者。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亞洲英雄”
哆啦A夢的動畫片于1991年登陸中國大陸。中央電視臺與地方臺幾乎同時引進了這部片子,地方臺版稱為《叮當》,央視版稱為《機器貓》。因此,在各地中國人的記憶里,哆啦A夢同時擁有“機器貓”、“阿蒙”、“叮當”“小叮當”等名字,“機器貓”的譯法最直接,“阿蒙”的譯法最親切,“叮當”、“小叮當”是港臺的譯法,因為機器貓身上正好掛著一個大鈴鐺。
此外,亞洲其他國家也都有各自譯法。后來,在藤本弘的倡導下,才最后統一成了與日語叫法相一致的名字——“哆啦A夢”(Doraemon),對名字的含義也做了闡釋,Dora取希臘語意為“上帝的禮物”,而emon則取日語“衛門”的讀音,Doraemon也就是相當于“守護天使”的含義。
1991年哆啦A夢進駐央視二套后,央視一套引進的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上演了“日貓”與“美貓”的“雙貓爭霸”,這兩只風格迥異的動畫“貓”為當年的無數孩子帶來了難以忘懷的快樂。哆啦A夢這只“日貓”,常常是“路見不平一伸手”,就從那個四次元百寶口袋里摸出一件神秘寶貝,為小伙伴解危去難,不知羨煞過多少觀眾。
2002年4月22日,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5位最能代表亞洲形象的“亞洲英雄”,日本共有五人上榜:棒球手鈴木一郎、足球運動員中田英壽、電影導演北野武、作家小田實以及唯一的漫畫英雄——哆啦A夢。在哆啦A夢的上榜評語中,《時代》周刊這樣寫道:“美國神話學家坎貝爾認為英雄是那些敢于踏上征途、翻越障礙,用某種方式說出我們心中的普遍情感相溝通,讓我們可以更有所為,變得更好。按這個標準,常常浮躁笨拙但卻無往不勝、眼神中閃動著永不服輸的光芒的肥貓哆啦A夢完全符合,它讓人們不再抑郁,帶來微笑?!弊钪匾氖?,“它把就算現在失落也一定能幸福的信息傳遞給全亞洲?!?/p>
2008年3月19日,日本外務省任命哆啦A夢為日本首位“卡通形象大使”,還舉行了盛大的任命儀式,哆啦A夢正式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言人。
在日本國內,雖然不斷有新的動畫形象出現,但是哆啦A夢仍然是“酷文化”的經典形象,不斷被重新轉用。這只超大號機器肥貓的故事似乎永遠沒有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