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當好母親雖然辛苦,卻能收獲無上的幸福。”
作者 |梁宏
來源 |婚姻與家庭雜志(hunyinyujiating99)
日前,央視熱播劇《人世間》迎來了大結局。
這部劇開播不久便好評如潮,不僅有雷佳音、殷桃、宋佳等實力派演員加盟,更實現了“老戲骨自由”,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參與其中。
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周家母親的飾演者薩日娜,幾乎貢獻出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薩日娜被稱為“熒屏母親專業戶”,她在《闖關東》中出色的演技讓“文他娘”這個角色家喻戶曉。
《中國地》中的趙妻,《母親是條河》中的周翠,《我的孩子我的家》中的幺嬸張秀蘭……她演過許多剛毅、勤勞、善良的母親,觀眾評價說:
薩日娜身上有中國母親形象中最溫暖、最理想的一面。
01
樂觀的女人總有春天
在中國影視界,飛天獎、金鷹獎和白玉蘭獎并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
將這三大獎中的優秀男(女)主角全部收入囊中的演員稱為“大滿貫視帝(視后)”,這是行業內對一名演員事業的最大肯定。
三大獎從創辦至今,獲得過大滿貫的演員屈指可數。
而她,正是中國演藝圈里第一個拿到“大滿貫視后”的演員,連蔣雯麗、孫儷等實力派都居她之后。
曾經在很多場合見過薩日娜,只要是關于演技和行業的研究會議,她幾乎不會缺席。
她不愛濃妝艷抹,不喜名牌服飾,說話溫和、慈祥而有力量,只要坐在那里,自帶一股熱情和親切。
有影評人說,現階段國內影視圈對中年女演員是殘酷的,因為觀眾寵愛“鮮肉”和“小花”,中年女演員經常年過三十便無戲可接。
但這句話在薩日娜身上似乎是不成立的,她不只片約不缺,還只挑好劇本接。
“我的秘訣是,用心努力演好每一個角色。對于演員來說,任何時候都可以是春天。”
“薩日娜”,在蒙古語中是山丹丹花的意思。
薩日娜的父親李有忠是國家一級演員,母親葉娜布琪也是當時的著名演員。
小時候,薩日娜就經常去看父母排練和拍攝,父母在臺上演,她在臺下看。一來二去,她迷上了演戲。
大人看她機靈,就把提醒演員上臺下臺的活兒派給了她,于是,她成了劇場里的小場務,忙前忙后,不亦樂乎。
演員,自此成了薩日娜心中最神奇的職業。
看著父母戲服一換、妝面一抹,眼波流轉舉手投足間便可呈現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演繹出各種人間故事,幼年的薩日娜簡直要癡迷了。
“生在演藝世家,自豪也孤獨,我的童年經常感覺缺少陪伴。”
母親出外拍戲一走就是幾個月。
小時候,薩日娜和妹妹就在家里苦巴巴地等啊等啊,一旦聽說母親快要回來,12歲的她就立刻興奮地把家里的被褥全部洗干凈,這樣母親回家就有干凈的被褥蓋了。
“媽媽回到家,看到我的手上因為做家務磨出的一個個血泡,心疼地把我抱在懷里,說再也不離開我們了。之后為了能留在家里照顧孩子,媽媽決定從演員轉型為編劇。
家住在草原,媽媽沒有什么條件去深造學習,但一有空兒她就埋頭讀書、創作。我深夜一覺醒來,還經常看到媽媽伏在燈下寫啊寫,那個背影直到現在都印在我腦海里……”
長大后,薩日娜為圓兒時的夢,準備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爸爸卻意外地皺眉反對。
“爸爸說,當演員不僅要折磨身體,還要折磨精神,想從浩如煙海的演員群體中混出點名堂,實在太不容易了。
爸爸還直言不諱地說,我做演員外形條件不夠好,那么擺在我面前的道路就不會平坦,至少要比常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
這些事薩日娜不是沒想過,而是早已被擺在她心中的天平上反復衡量過了,一心想當演員,就是她定好的人生路。
看到她如此執著,爸爸媽媽只得送她登上了去上海求學的火車。
畢業后的窘境正好應驗了父親的擔心:大學畢業后的六年里,薩日娜基本無戲可拍。
進過很多組、面過很多試,薩日娜都失敗了。
20多歲的薩日娜面貌雖然飽滿年輕,但不夠美麗驚艷,演小姑娘不像,演大青衣又夠不上,她的外形與當時影視圈里流行的漂亮女郎的角色徹徹底底地錯位了。
那段時間,她只能一邊找了個專業外的工作養活自己,一邊繼續苦心鉆研和學習表演。
時間緩緩流過,每每聽到同學在演藝道路上突飛猛進、獎項連連,再看看自己一時暗無天日的演藝之路,薩日娜雖然鼓勵自己要樂觀,卻也茫然了起來。
好在,一個機會終于來了:有人向楊陽導演的短篇電視劇《牛玉琴的樹》推薦了薩日娜。
為了演好治沙英雄,薩日娜跟著人物原型牛玉琴去體驗生活,夜夜住在荒山大漠里、日日走在狂風沙漠中,在艱苦的環境里待了一天又一天。
直到一次有人在集市上拉住牛玉琴,問薩日娜是不是她的大妹子,薩日娜才知道自己的狀態合格了。
果然,《牛玉琴的樹》橫空出世,獲得了第16屆飛天獎短篇電視劇一等獎。
薩日娜,讓演藝界一下子記住了她的名字。
02
我身上有“媽媽磁場”
這之后,薩日娜的演戲邀約越來越多,人們看到了她淳樸外表下隨時能爆發出巨大力量的小宇宙,一部又一部的作品,都記錄了她的演技實力。
電視劇《大染坊》《錯愛一生》《母親是條河》《小姨多鶴》《闖關東》《我的孩子我的家》《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薩日娜將每個母親角色都詮釋得深刻本真又不失特色,大家給了她一個稱呼——“熒屏母親專業戶”。
聽到這個稱呼的薩日娜開心地哈哈大笑,說自己演母親還沒演夠。
“我在戲里最大的一個孩子是趙文瑄,拍《錢王》的時候,我32歲,他42歲,是不是特別逗?
其實,我從26歲就開始演母親了,這些母親什么性格的都有,但她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隨時愿意為了家庭拼盡全力。”
她覺得,自己之所以能演好母親,大概是因為夠努力。
拍《闖關東》的時候,薩日娜把每天要拍的劇本貼在床頭,把每場戲的臺詞、日景、夜景、爆發點都標注出來,然后專門找時間和導演聊戲,覺得哪個細節有提升的必要,她就回去自己動手逐字在電腦上敲出來,與劇本一一對應。
她在《闖關東》中塑造的母親形象執著、剛毅、開朗、賢惠,被譽為“中國母親的代表形象”,這背后就是薩日娜如母親對待孩子一般的細致深情且拼盡全力。
雖然成了母親專業戶,但薩日娜也并不想重復自己。
她記得老戲骨劉佩琦對她說過:一個演員穿不同的衣服演同一個人容易,可是穿同一件衣服能演出不同的人,就很難。
這句話她一直記在心里,所以即使演的都是母親,但她卻覺得能把不同的母親演活演好,才能真正證明自己實力和價值。
如今,與薩日娜合作過的許多知名青年演員,比如《闖關東》中的朱亞文、《青島往事》中的黃渤,索性也改口管薩日娜叫“媽”了。
“一給我打電話,開口就是‘媽’,我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多呀!可能是因為我身上有‘媽媽磁場’吧,能讓大家感到溫暖和安心。”
在薩日娜看來,雖然外國的親子教育講究平等、開放、自由,但中國母親隱忍、善良、堅強,更具備一個孩子學習的榜樣力量。
中國母親更像是大海,像是搖籃和家,讓人隨時想起都有種歸屬感。
“如果能因為我演的各種母親形象,讓更多人在熒屏上看到中國母親傳統的美好之處,從而重新了解中國女性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美好、堅韌和善良,被賦予這個標簽,又有什么不好呢?”
03
生活里的母親最難演
薩日娜的丈夫叫潘軍,也是演員,兩人是上海戲劇學院85級的同班同學,到今年,他們結婚已經快30年了。
“我喜歡上他還是因為一件小事。入學3個月后,學校要對新生進行兩次體檢,班里有3個同學被查出視力不合格,將被學校勸退。那其中就有潘軍,其他兩個同學一直哭,他卻很鎮定。
他很熱愛表演,就頂住巨大的壓力繼續留在學校旁聽。我覺得他真爺們兒,對他一下子就產生好感了。”
1990年2月14日,薩日娜與潘軍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也一起為鐘愛的演藝事業打拼著。
剛畢業的那6年空白期里,薩日娜沒有任何戲拍。為此,她甚至一度想放棄演員這個職業。
1994年年初的一天,薩日娜對潘軍說起自己有個朋友的公司正缺一個文秘,她想去應試。
潘軍聽后沉默良久,對薩日娜說:
“我娶的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高材生!我老婆的才華絕對不只局限于買菜、做飯、復印或是擦桌子,薩日娜,你一定要堅持,才能遇到自己的機會!”
丈夫的鼓勵和肯定,讓失落的薩日娜有了在演藝之路上繼續走下去的信心。
也是丈夫對家庭事無巨細的照顧,讓后來的薩日娜有了可以無所畏懼沖鋒在拍戲前線的勇氣。
如果說以前演母親,是因為間接的靈感和想象,那么親身做了母親后,她深深感覺到母親的偉大和不易:“有時我也很難過,演過這么多母親的我,卻沒什么時間陪自己的孩子。”
“我拍《闖關東》的時候,正是女兒香香上小學的第一年。那段時間,我沒有送她上過學,也沒去接過她,都要靠她爸爸。甚至有人以為香香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唉!
有次我回家休假,正好是她們學校組織演出,我就全程跟著她,給她拿衣服、拿包、拿水,當她的助理。她拽著我的手跟同學到處炫耀:‘這是我媽媽,這就是我媽媽!’她覺得,我是她最值得炫耀的偶像,但其實,我好愧疚……”
“還有一次,我拍戲幾個月沒回家,殺青之后回家想抱抱她,她就躲到姥姥背后了。我好不容易抱到她了,但發現她的整個身體是僵直的,很抗拒,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她跟我很陌生。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但還是錯失了她很多成長的瞬間。天下的母親演不盡,但生活中的母親,才是最難演好的角色啊。”
之后,薩日娜刻意減少接戲的頻率,只要在北京,她就一定會去接女兒上下學,家長會也一定出席。即使去外地拍戲一段時間,戲拍完了,她就帶上女兒一起短途旅行。
薩日娜還經常帶著女兒去做公益,跑到社區和鄉村里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在她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女兒從小學會體察別人的辛苦,懂得生活的不易,比對女兒念叨100遍,在書上看1000遍都有用。
不過,香香一如小時候的薩日娜,是個懂事且獨立的孩子。
“我的女兒很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喜歡演戲,也不會進演藝圈,但她之后無論想做什么,我都會像她當時理解我的事業一樣,理解她、尊重她。”
現在的香香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個子比媽媽還高,據說她的成績也很不錯,是個十足的學霸。
薩日娜從不會強硬要求女兒遵從自己的想法,反而喜歡跟女兒嘮家常。
即將步入20歲的香香有時也會面臨人際交往問題,薩日娜對香香說:
“女兒,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一個讓你心動的男孩,那么你一定要告訴媽媽。媽媽會恭喜你長大了,會幫你一起看看對方合適不合適你,只不過,請你千萬不要瞞著媽媽。”
“請一定要體諒母親,每個母親都很不易。”體驗過百種母親人生的薩日娜,也許是最有資格說出這句話的人了吧。
如今,53歲的薩日娜覺得自己超幸福。
她說,會繼續演繹更多的母親角色,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當好女兒的朋友,因為當好母親雖然辛苦,卻能收獲無上的幸福。
—THE END —
本文選自婚姻與家庭雜志(ID:hunyinyujiating99),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系維護。溫暖風趣,與你聊聊愛情婚姻那些事兒;專業理性,力邀眾多心理咨詢師,為你解答情感困惑;線上線下,微課沙龍情感陪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志。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