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劉三好對萬寶賢避而遠之。
曾經,萬寶賢對劉三好瞧不上眼。
萬寶賢出身名門,天之驕女,是權臣馬元贄的干女兒,手握兵權的萬將軍的親生女兒。劉三好雖然是尚宮局司珍房的一房之首——司珍,也仍然只是一個宮婢。
一個是妃子,一個是宮婢,本來只是盡職盡責地服侍就可以了,但是劉三好卻和萬寶賢產生了交集,而這個交集起源于劉三好的好姐妹姚金鈴。
皇上同時冊立兩妃,一個是馬元贄舉薦的萬寶賢賢妃,一個是自己選的姚金鈴麗妃。
姚金鈴出身低微,是司珍房的女史。作為大將軍家的獨女,萬寶賢被嬌寵慣了。以后自己一個千金大小姐竟要和一個卑賤的奴婢平起平坐,對此,萬寶賢非常不開心。
大婚之日的晚上,皇上留宿太和殿,哪個妃子都沒有寵幸。
萬寶賢空等了皇上一夜,她以為皇上去了金鈴那里。第二天她去向太后請安,在路上迎面碰見了金鈴。金鈴對她面露微笑示好,但她看來,這就是在向她示威。寶賢怒火中燒,照著金鈴的臉就是狠狠一巴掌。
金鈴把自己的委屈告訴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姐妹劉三好。
身為宮婢,劉三好也知道主子們喜怒無常,經常毫無道理的打罵奴才。但是金鈴是和賢妃平起平坐的麗妃,賢妃此舉未免過于囂張霸道。
劉三好為人一直平和,對于賢妃的無禮,她只能勸金鈴忍讓。對這樣的主子,三好自己也盡量能躲就躲。對賢妃的印象,她止步于“刁蠻任性”的認識。
這天,劉三好在御花園里發現一只兔子困在功德碑的縫隙之中。縫隙狹小,她想盡辦法也不能把兔子救出來。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這只兔子在石碑的縫隙中著急,它的伴侶,另一只兔子也不肯離去。
正在焦急時,賢妃突然走了過來。劉三好將事情告訴了賢妃,沒想到,賢妃竟果斷的讓人劈開了功德碑,救出了兔子。
功德碑乃太宗皇帝所立,后輩一直敬若神明,現在賢妃竟然毀壞,皇上聽聞很是生氣,怒氣沖沖到賢妃的仙居殿向她問罪。
之前,因為賢妃的母親使用厭勝之術被執行死刑,賢妃祭奠母親灑在河里許多紙錢,被罰禁足。皇上本來就對她的恃寵而驕非常反感,現在又犯下大錯,皇上更是厭惡。
劉三好心細如發,她猜想到皇上會責怪賢妃,所以安頓好兩只兔子,匆忙趕到仙居殿。
劉三好向皇上道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賢妃是因為要救兔子,才不得已毀壞石碑。
皇上得知事情因賢妃的善心而起,便不再責怪?;噬戏炊鴮t妃誠心禮佛、真心改過感到欣慰。自此,皇上對賢妃大為改觀,解除了她的禁足,恢復了對她的寵愛。
賢妃之母萬夫人想要用厭勝之術來殘害姚金玲腹中之子,雖然未能成事,卻被姚金鈴反戈一擊,施計構陷,慘死獄中。
失去母親的賢妃悲痛欲絕,夜里去御花園祭奠。
劉三好巧遇賢妃祭奠。她自己幼年喪母,對賢妃的悲痛心有戚戚。她把萬夫人生前送來司珍房修整的首飾交還給賢妃做紀念,還陪著賢妃一起悼念亡母。
劉三好對賢妃的印象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她發現賢妃其實非常善良、單純,之前的刁蠻任性只是被寵壞了而已。特別是劉三好發現了,河中灑的紙錢其實是姚金鈴陷害賢妃,她對賢妃更多了幾分同情。
而賢妃經過生離死別的變故,痛思己過,已經變得溫婉和善。
就這樣,兩人的隔閡漸漸消失,逐漸變得親密。
劉三好為人處世“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原則深入人心,賢妃對她的善良也銘感于心,以至于在畫觀音時,不由自主的將劉三好的面容畫在了觀音畫像之上。
劉三好為賢妃和麗妃打造的首飾,已經悄然發生了區別。
劉三好為賢妃打造的是一支石榴花釵。石榴多籽,寓意祝福賢妃早得皇子,開枝散葉,多子多福。
而給麗妃的只是一串珍珠項鏈。雖然珍珠圓潤剔透,盡顯華貴,但和石榴花釵的美好寓意比起來,未免過于普通了。
后來,因為吐蕃王子求親,三好準備離宮,臨行前送給賢妃的發釵是并蒂花開,祝福賢妃和皇上鶼鰈情深,送給麗妃的只是流蘇耳墜。
多年的好姐妹姚金鈴,在三好心中的分量已經比不上賢妃了。
對劉三好的厚此薄彼,觀眾多有非議,認為是劉三好對不起姚金鈴。其實不對。
自從劉三好發現金鈴在河中灑紙錢陷害賢妃,又從金鈴祈福未燃盡的河燈中發現她陷害萬夫人,她就和金鈴產生了很深的芥蒂。
金鈴的所作所為,違背了三好做人的原則,兩人就不可避免地越走越遠。而賢妃嬌縱外衣下的善良卻讓三好欣賞,因而愿意給予她真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