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滌蕩千古唯我漢唐猛士;
潮去潮來,澤沐八荒唯我中華武魂。
何謂中華武魂?大仁大義大智大勇大猛大狠大忠大烈大信大堅韌大根基大風流倜倘者是也。
1997年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影視工作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北京電視臺影視部聯合錄制的22集大型紀錄片《武之舞-中國武俠電影縱覽》,對當時中國武俠電影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概括和評述,非常具有收藏性。當時全國數千家電視臺反復輪番播放,但鑒于當時的網絡傳媒不發達,沒有人能共享出來,現在想求之而不得。
紀錄片包含篇章:《武同舞》、《義薄云天》、《龍爭虎斗》、《英雄講》、《千錘百煉》、《以笑取勝》、《神怪篇》、《豪伙美酒》、《武以載道》、《武林群英》、《民心武魂》、《手足情誼》、《少年壯志》、《鬼斧神工》、《烈馬狂歌》、《奴嘴英雄》、《丑怪圖》、《視覺奇觀》、《生死摯愛》、《俠樸柔情》、《刀槍箭戰》、《血淚江湖》,共計22篇章。
序曰:
蓋俠士,古為善武、輕利、搏命者。浮生于亂世,名噪于道衰。披輕裘,挾長劍,策烈馬,引狂歌。或扶弱濟貧,救人于“急難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國于“困厄之時”。其言必信,其諾必誠,其行必果。固常以勇武取重于諸侯,以信義顯名于天下。
鑒俠者之道,立乃立舍生取義之志,結乃結捐軀忘親之情。今日慷慨赴危難,明朝熱血酬知己,垂其丹心俠骨,上驚天地、下泣鬼神!
遙望古時,先有《史記》、《漢書》為俠列傳,后有樂府歌辭頌其豪情,唐詩百首贊其英姿,至明清之際綠林豪俠已成文壇顯客。從古至今,對俠客各持褒貶,兼有喜怒者眾矣,是非功罪自有評說。
回首近代,國人承傳俠義小說之正脈,生發出自立于世界影壇的武俠電影。其間自有妖孽滋生、神怪泛濫,然而,后繼來者,競在武俠世界中高揚華夏志士崇俠尚義之古風,揮寫民族英豪彪炳千秋之正氣。使中國武俠電影終成世界銀海一道璀璨風景!
記得看這部紀錄片《武之舞》大概是在1997年中央臺播放的,時隔多年依稀記得那種蕩氣回腸的感覺。“一腔血,流不盡英雄本色……”無論從詞曲上都堪稱是經典,演唱者孫川真的唱出了那種中國武俠的味道。下面讓我們在回憶一下《中華武魂》的歌詞,如果可以,我們可以閉上雙眼,靜靜的欣賞,細細的品味,帶我們回到那個以武正氣的年代……
輕裘長劍,烈馬狂歌。
忠膽義膽壯山河。
好一個風云來去江湖客,
敢與帝王平起平坐。
柔情鐵骨,千金一諾。
生前身后起煙波。
好一個富貴如云你奈我何,
劍光閃處,如泣如歌。
一腔血流不盡英雄本色;
兩只腳踏過了大漠長河;
三聲嘆、嘆、嘆只為家園故國;
四方人傳誦著浩氣長歌。
難道這部《武之魂》真的成了絕響?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迫切的想尋求這部片子,這部講述中國古代俠客、中國武俠電影的經典之作,仍然記得當時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應該是過年的時候,當時簡直著迷了,片子所反映中國武俠電影中的經典片段,而且每個畫面都似乎帶我們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有走江湖、行俠仗義的年代。
“兩只腳,踏破了大漠長河……”孤膽英雄,人世滄桑,時光流逝,笑傲江湖……我真的想不出用哪個詞來形容,但是我想用哪個詞都難以表達出那種氣魄。我想當時看到這部片子的很多人都很想化身成為片中的主角,都想去體驗一下策馬長歌的感覺,這就是熱血,這就是中華武術、中國武俠電影的魅力所在,只是時過境遷,我們嘆息的是近些年來很少有讓我們會熱血沸騰的中國武俠電影,很少聽到有韻味有氣魄的武魂之歌。
“三聲嘆,嘆,嘆,只為家園故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反映出我中華武術的精神,只為家園故國……回憶起當時的一個畫面,一位中國武士抗著刀,落日黃昏中像遠方走去……雖然看了讓人感到一種凄涼,可是我知道那個畫面的真的是太唯美了,而且我想也一定蘊含著很深的哲理,需要的是我們去感悟……
跨越了多少時間,穿越了多少年,可是我們依然有這么多朋友對這部片子有著無比深厚的情感,說明什么?這就是文化的積淀這就是我們中華武術的精神靈魂所在……
不論過了多少年,人始終要有一種精神支撐。每次聽到《中華武魂》,就有說不出的熱血沸騰。這部片子無論片頭片尾都是極其的精彩,有個自己特別喜歡的鏡頭,是一個叫蔡曉儀的女子,回頭,說話的一瞬間,因為天冷,看得見嘴角呵出的白氣,那種浩氣英姿,可謂是俠女身上一種味道的體現,看了著實讓人著迷的……
“四方人傳誦著浩氣長歌……”我們中華武術的精神需要去宣揚,我們每個人留的血液都有一種激情,一種傳承了我們先輩的俠肝義膽。忘不了《武之舞》中主題歌出現時的編配的經典畫面:大漠西風,殘陽如血,兩男子逆光的剪影,一人長衫執劍,一人短衣負刀,大步向遠方而去……看了總會讓人想起,曾幾何時,屬于武俠也屬于我們自己的故事……
注:本文節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