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鏡子放對了嗎?裝修時衛(wèi)生間鏡子擺放6禁忌!最影響財運#
69 2025-07-18
曾祥裕風水團隊踏上了叩問長壽之道 喜登 中華養(yǎng)生第一山----四川彭祖山
曾祥裕 曾海亮
“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生老病死,人生規(guī)律不可抗拒。 長壽之道何處尋?
曾祥裕風水團隊踏上了叩問長壽之道, 喜登四川眉山的 彭祖山。
彭祖山,因養(yǎng)生術創(chuàng)始人彭祖在此修煉而聞名,被尊為中華養(yǎng)生第一山。
彭祖山,古稱彭亡山、仙女山,位于彭山縣城北郊江口鎮(zhèn),海拔610米。
據(jù)傳是商賢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1993年,彭祖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內(nèi)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yǎng)生為特色的文化旅游風景名勝區(qū)。
景區(qū)沿府河、岷江岸邊,北起凈皇九股泉,南到縣城關刀山公園,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71.58km2,有“成都南后長壽宮”之稱,是中華長壽養(yǎng)生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尋幽訪奇的好去處。
我們從山下奮力拾階而上,踏上了叩問長壽之路。 一條既寬闊又平緩的條石踏道從山下直通山頂。
站在山下仰望,不見頂,可見之高。
這條石階,據(jù)說為九百九十九步梯,九十九個平臺,九道拐,喻“九九長壽”之意,故稱長壽梯。
這么說來,長壽之路不平坦,欲得長壽,非易事。
好在,沿路有不少景點,可走走停停,邊游覽邊休息。
長壽梯旁,第一個景點是彭祖祠。
據(jù)《華陽國志》載:“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斷,彭祖不但家在 彭山,而且他晚年也歸根落葉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
彭祖祠原址在彭祖墓左側,是彭氏家族的祠堂,為了弘揚彭祖長壽養(yǎng)生文化,造福人類,彭山縣人民政府鑒于原祠的狹窄,擇址重建了這座明清仿古建筑的彭祖祠。
經(jīng)測,彭祖寺辰山戌向120度。
走進彭祖祠,頓感清涼。我們叩拜了承師殿供奉的彭祖及其八大弟子,心中在為親友祈福,也為自己健康祈禱。
自古以來,彭祖都被視為長壽之神,許多正史、典籍都已記載了彭祖的身世。
祖從師尹壽子,學得真道,他隱居武夷山修煉,晚年回到蜀地,住在彭山象耳山中,后移居到今天的彭祖山,他對所處的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衣、食、住、行、運動、藥物等進行不斷調(diào)整,從而總結出一套自成體系的長生理論與技法,他經(jīng)常云游四方,將長壽之道廣為傳授,便民間百姓大受裨益,而彭祖本人活了八百余歲,折合現(xiàn)代的130多歲,堪稱世界長壽之神。
我們認為,彭祖長壽之道乃屬綜合平衡,衣食住行,各有養(yǎng)生之法。
彭祖晚年回到此地,也是他看中此處生態(tài)環(huán)境,山水相依,藏風聚氣。
長壽與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
彭祖山為山水陰陽交匯的寶地
彭祖山下為江口鎮(zhèn),是岷江和府河的交匯處,但由于岷江水自西北而來,遇江口處的淺山阻隔,江水就朝偏西南方向流。
值得一提的是,岷江自阿壩州的雪寶頂流來,在都江堰以上叫岷江,而自都江堰以下成都境內(nèi),則稱金馬河、南河,從江口鎮(zhèn)開始又叫岷江。
古鎮(zhèn)二河交匯,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明末張獻忠與南明總兵楊展激戰(zhàn)于此。是時,張獻忠軍損傷過半,船只多被毀,船載資重沉入河中。
至今,當?shù)孛耖g還有張獻忠沉銀江口的傳說。
我們從彭祖祠出來,又向上攀登,來到彭祖墓,叩拜彭祖后,站在觀景臺,眺望四周,后龍雄健,青龍白虎有情拱衛(wèi),尤其左砂延伸內(nèi)彎顧主,明堂寬廣,山下江水歡歌,右水倒左,收府河水過堂,府河水與南江水在西北江口交匯流出。
彭祖墓地恰在太師椅上,也為風水學上的生龍口。
據(jù)導游,彭祖山風水寶地,周圍有不少古墓。
據(jù)說,共有4000多座漢代崖墓。這里的漢代墓葬群,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四川漢代崖墓分布的重點地區(qū),在長10公里、寬2公里區(qū)域內(nèi)有崖墓4580余座,大小兼?zhèn)洌灾行蜑橹鳎幢黄茐恼呒s占一半。
墓室形制有船形室墓、豎井橫室墓、巖室與磚室結合墓、天井墓、子母室墓和異形墓等。
我們朝拜過彭祖,身心愉悅,輕松下山。見時間還早,便參觀彭祖山養(yǎng)生殿。
彭祖養(yǎng)壽之道給我們諸多啟示:
彭祖養(yǎng)生術強調(diào)只要不傷身便可長壽。
他的長壽秘訣是:
“冬溫夏涼,不失四時之和,所以適身也;
美色淑姿,悠閑逸樂;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
車服威儀,知足無求,所以一志也;
八音五色,以悅視聽,所以導心也”。
也許, 彭山人民深受彭祖養(yǎng)生術之影響,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養(yǎng)生,健康老人與年俱增。據(jù)統(tǒng)計,彭山90歲以上老人1642人,百歲以上老人40多人。
彭祖山稀有的原生態(tài)之美和自然樸素風情,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
綠色健康的身心環(huán)境和豐富多樣的旅游價值,獲得了越來越多都市人的青睞。
“放眼皆為怡人美景,舉目盡是奇趣景觀”的彭祖山,有“成都南后長壽宮”之稱,正成為人們休閑旅游、尋幽訪奇的好去處。
我們下山途中見到不少游客,他們當中不少為老年人,也是前來尋求健康長壽之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