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相注意:1、屬虎的,不宜打麻將,2屬兔的,不宜釣魚,要記住
64 2025-07-19
若已掌握“龍、穴、砂、水、向”之基礎要義,那么,應如何找出其中最為關鍵的“龍”呢?
其一,需首要探尋祖宗父母之山,審慎審察氣脈,以辨別生氣、區分陰陽。此處所謂“祖宗”,指的是山脈的源頭,亦即群山的起始之處;“父母山”則為山脈的入首之地。山脊起伏所形成的輪廓線,即為脈的外在形態。審察脈時,應先大致觀察其是否曲折起伏,再仔細審視山的分脊、合脊之處是否有輪暈之象。若起伏間有暈,則表明脈中有生氣,此為吉象;反之,若毫無生氣之象,則為死氣,是為兇兆。
區分陰陽,實則是考察山的向背情況。陰陽,作為風水學說中極為重要的一對范疇,能夠表征各種相對立的概念,在不同條件下,其說法各異。在此處,形家將其作簡化處理。對于一座山而言,朝南且能接受陽光照射的山面為陽,朝北的山面則為陰;對于住宅來說,陽宅的正面(多為南面)為陽,背面為陰;而對于山和住宅兩者而言,山屬陰,住宅屬陽。為達成“負陰抱陽”之格局,房屋(屬陽)的陰面需與山(屬陰)的陽面相對。盡管這一說法帶有一定的推衍性質,且附會成分較為濃厚,但它卻決定了房屋基址的選址以“山陽”為理想之地,從而使建筑能夠獲得良好的朝向與通風條件。
觀察勢與形,以判定吉兇衰旺。關于“勢”的說法繁多,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在乎粗,形在乎細”以及“左右前后兮謂之四勢,山水應案兮謂之三形”。由此可知,“勢”指的是群峰起伏的形態,是遠觀時所呈現出的寫意效果;“形”則指單座山的具體形狀,是近觀時的寫實景象。正所謂“有勢然后有形”,故而“欲認三形,先觀四勢”。
1、尋龍先分九勢之說:中國風水學的巒頭之法,依據山脈的起伏與形態,把山脈分布歸納為若干狀態,即九種龍,此謂“尋龍先分九勢說”。
回龍:其形勢蟠曲迎送,朝宗顧祖,恰似舐尾之龍、回頭之虎,眷戀不舍。出洋龍:形勢獨特顯達,發跡蜿蜒,宛如出林之獸、過海之船,勇往直前。降龍:形勢聳拔秀麗,峭峻高危,猶如入朝大座、勒馬開旗,威嚴莊重。生龍:形勢拱衛輔助,支節分明,好似蜈蚣槎爪、玉帶瓜藤,生機勃勃。飛龍:形勢翔集靈動,奮迅悠揚,仿若雁騰鷹舉、兩翼開張,又似鳳舞鸞翔、雙翅拱抱,姿態優美。臥龍:形勢蹲踞安穩,停蓄沉靜,宛如虎屯象駐、牛眠犀伏,沉穩內斂。隱龍:形勢磅礴宏大,脈理綿延,猶如浮排仙掌、展誥鋪氈,神秘莫測。騰龍:形勢高遠峻險,寬闊獨特,好似仰天壺井、盛露金盤,超凡脫俗。領群龍:形勢依傍相隨,稠眾環合,如同走鹿驅羊、游魚飛鴿,群聚有序。2、將山脈的走向分為五勢:再者,把山脈的走向劃分為五勢。“辨五勢,龍北發朝南來為正勢;龍西發朝東來為側勢;龍逆水上朝順水下此乃逆勢;龍順水下朝逆水上此乃順勢;龍身回顧祖山作朝此乃回勢。”
正勢:由北向南。側勢:由西向東。逆勢:逆水朝上。順勢:順水朝下。回勢:山首回顧于山尾。無論采用何種方法,皆期望來龍之山勢能奔馳遠赴,畢竟“勢遠形深者,氣之府也”。而山脈的入首之處,需山碧水環,左右盤旋,形成曲折的入口。這顯然是出于山區居地避風的生存需求,同時也契合人的安全防御心理與審美意趣。
還可憑借直覺觀測,將山比作諸如獅、象、龜、蛇、鳳等生肖動物,并把生肖動物所隱喻的吉兇與人的吉兇衰旺相聯系。借助動物構建人與自然之間的比擬關系,進而確定人在自然界的居住位置。
此外,要察分臺之向背,分主客之正從。主龍四周需有帳幕,帳幕指的是主龍山前后左右的小山。形法認為,若無帳幕,主龍則顯孤單,所謂“真龍”應居于中央。“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護的有纏的,托多護多纏多,龍神大貴。”
在風水經典中,將山脈的形態比擬為傳說中的神異動物“龍”,山脈因此被稱作龍脈。且稱“風水環境選擇主要有四大要素:龍、砂、穴、水,其中‘龍’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