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盆的最佳擺放位置:風水視角下的財富布局
86 2025-07-26
王增輝撰文書法《岳陽樓記》137cm × 69cm
——岳陽樓背景介紹
岳陽樓記書法
釋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賞析:
以結體俊逸挺拔、筆力強健、橫幅的行楷繁體書寫,顯得大氣磅礴,也方便識讀,彰顯歷史文化深厚底蘊。且每行字數不多,閱讀不覺其累。字體大小相間,參差錯落,標點融于其中,布局自然,變化豐富多姿,不顯拘謹呆板,也更突出巴陵勝狀、岳陽樓的氣勢,匹配千古雄文。
《岳陽樓記》來源:滕子京給范仲淹寫信求寫《記》文
竊以為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異者不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古今東南郡邑,當山水者比比是焉,因山水作樓觀者處處有焉。莫不興于仁智之心,廢于愚俗之手,其不廢而名與天壤齊固者,則有豫章之滕閣,九江之庾樓,吳興之消暑,宣城之疊嶂,此外無過二三所而已。雖浸歷于歲月,撓剝于風雨,潛消于兵火,圯毀于艱屯,須必崇復而不使隳斬者,蓋由韓吏部、白宮傅以下當時名賢輩,各有記述,而取重于千古者也。——滕子京《求記書》)。
岳陽樓
洞庭湖邊岳陽樓
范仲淹塑像《岳陽樓記》碑文
范仲淹塑像《岳陽樓記》碑文
唐宋元明清五樓朝觀
岳陽樓景區進門后第一個景點是“五朝樓觀”。景觀以青銅微縮鑄造的形式重現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五座風格各異的岳陽樓,各樓均參照相關朝代建筑上的建筑符號而建,全部采用黃銅鑄造。
唐朝的岳陽樓
唐朝的岳陽樓,比起大唐的盛世氣息,岳陽樓可謂是小家碧玉。這座唐朝時期的復原模型是根據現存的唐朝建筑和歷史考古信息的發掘,經過專家精心研究而制作的。這座岳陽樓的結構簡潔,造型較為普通,和我們想象中的大唐氣質有些不同。其匾額為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書。
唐朝岳陽樓
宋朝的岳陽樓,這座岳陽樓模型是根據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宋代宮庭畫院《岳陽樓圖》為藍本而鑄就的。模型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608米,進深3.092米,高4.5米,凈重12.2噸。樓頂不僅有栩栩如生的飛鳥,而且還有一根醒目的鐵針,可起到避雷作用。而且屋檐蜿蜒,反飛天空,且有神獸加持,由此可見宋人的文化情趣和建筑審美變得更加精細。其匾額為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
宋朝岳陽樓
元朝的岳陽樓,少了一些精細之美,多了一些高大之貌,這似乎和馬背上長大的元朝統治者有點相似。這座模型來源于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末明初,畫家夏永所繪《岳陽樓圖》為藍本,模型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608米,進深3.092米,高4.3米,凈重12.2噸,其匾額為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書。此時岳陽樓的高度提升了不少,上下分為三層,層高也很高大,外部造型很方正。
元朝岳陽樓
明朝的岳陽樓,是以上海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宮廷畫家安正文所繪《岳陽樓圖》為藍本,模型平面呈六邊形,單面闊1.86米,高4.5米,凈重9.1噸。其最獨特的是樓頂飾物,由六條飛龍和三顆寶珠所組成,同時外加六角閣樓的造型樣式,看上去很精美,給人一種方圓結合之感。其匾額為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
明朝岳陽樓
清代的岳陽樓,又把樓頂改回了中規中矩的外觀,但加上了許多守護樓頂的神獸,看上去惟妙惟肖,做工精細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清朝岳陽樓以清代畫家龔賢所繪《岳陽樓圖》為藍本,模型平面呈長方形,面闊4.43米,進深3.152米,高4.83米,凈重10.7噸,其匾額為清朝康熙皇帝所書。
清朝岳陽樓
當代的岳陽樓,建筑特色:岳陽樓的建筑構制獨特,風格奇異。氣勢之壯闊,構制之雄偉,堪稱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岳陽樓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柱高聳,樓頂檐牙啄,金碧輝煌.遠遠望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飛的鯤鵬。全樓高達25.35米,平面呈長方形。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如磐石。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我國古代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當代岳陽樓
作者簡介:
作者書寫圖
王增輝,成都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西部非遺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成都城市公共環境藝術協會常務理事、成都市對外科技交流協會智庫專家。中國策劃學院教授、高級房地產策劃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四川省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成都民建書畫院書法家、
出版專著12本:《普通話正音速成手冊》、《鋼筆字程序訓練》、《鋼筆書法流行歌詞薈萃》。六本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寫字》教學用書。
699千字專著《城市園林文化方略》,被譽為在國內"填補城市文化建設策劃研究的空白之作",獲得成都社科聯優秀成果獎(證書號:2012-社-001)。
341千字專著《人文成都》(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規劃項目2012KPY04),擔任主要撰稿人。
441千字《企業·項目·家居文化策劃經典案例—從詩詞書法角度》,被有關專家譽為"在國內,實乃填補了撰寫詩詞與書法結合,服務企業、項目、家居,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空白之作。"
曾先后擔任重慶師范專科學校、四川畜牧獸醫學院、成都大學、成都教育學院、成都房地產中等專業學校等校書法教師。
為縣級中小學教師和高校師生主辦過數十場書法教學專題講座和培訓。
獲得16宮重心習字格和田字重心習字格2項國家專利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