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六月初三楊公忌?避開這些坑生活更舒心,老講究里藏著新智慧
122 2025-07-30
2025,已經悄然來臨。
不管過去一年過得怎樣、收獲如何、成長多少,都沒必要再去多想。
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新的開始。
告訴自己,2025一定會好運連連,心想事成。
別不信,記住這幾個小方法,保證你新的一年運氣好到爆棚!
01
讓自己靜下來
有人說:“能讓心靜到極致的人,都是一生安穩的有福者。”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時常被瑣事和壓力所困擾,而內心的平靜則成為了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曾教授也說過:“一個靜不下來的人,身體是絕對不會好的,腦筋是絕對不會靈光的,最后勢必把身體和生活搞得一團糟。”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心態的平和顯得尤為重要。
《道德經》中講:“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渾濁的水只有靜下來才會晶瑩透亮,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把浮躁的心安定下來,才能思考人生、感悟生活,活的輕松自在。
古語有云:“心靜則神悅,神悅則福生。”
當我們摒棄雜念,回歸內心的平靜時,會發現自己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福氣和好運也會悄然降臨。
因此,在新的一年里,讓自己靜下來,無疑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與祝福,也是旺自己最好的方式。
02
保持屋子干凈整潔
老話講:“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居住環境都照看不好,那如何能做大事呢?
中國人很講究風水,其實自己常住的屋子或房子就聚藏著你當下的氣運狀態。
屋子雜亂無章和干凈整潔絕對給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種會讓人心情壓抑晦暗,另一種會讓人心情明朗溫暖。
久而久之,這樣無形中就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甚至是身體健康。
所以,要想讓自己在新的一年有一個全新的面貌,那就從打掃干凈屋子開始吧。
先把屋子各處打掃得干干凈凈,再把生活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最后把自己收拾的清清爽爽。
你一定會獲得非常美好的體驗,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跟著亮堂了起來。
定期養成收拾屋子的好習慣,把自己變得更勤快、更干凈利索。當你更加熱愛生活,生活也一定會毫不保留地回饋給你更多的美好。
03
勿造口業
佛門中有一種修行叫“閉口禪”,又稱“止語”或“禁語”,是指禁止自己說話,以少造口業。
佛經上說:“口乃心之門戶,口閉心沉。此處一靜,萬物皆景;此口一閉,萬籟皆勝;此心一沉,萬象可愛。”
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虛擬網絡上,現代人說話口不擇言、肆無忌憚的現象比比皆是。
海明威說:“人一輩子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沉默是金,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不當面揭穿他人短,看破不說破,給人面子就是給自己臺階;不搬弄他人是非,守住自己的嘴,遠離塵囂,就是給自己積攢福氣。
如果一個人的嘴巴常常惡言冷語,無所顧忌,那么這個人很容易招惹是非,有虧福報。
養一張富貴嘴,讓人舒服,給人力量,嘴巴上有門道,人生才能有運道。
04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易經》告訴我們,“一陰一陽之謂道”,好事會變壞,壞事也會變好,但是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你都能有所得。
換句話說,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兩面性,就看你怎么把握陰陽之道,把它轉化成生生不息的善果。
正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一件事在某種情境當中,它一定受到大環境的制約,好壞不知道,但只要諳熟陰陽之道,勤而行之,就會明白,天底下尤其是你自己的事情。
凡是發生過的都是好事,沒有壞事。
這還不夠,任何事情你把它當做好事,它就真的會往好的方向走;你把它當做壞事,它也會往壞的方向走,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我們經常說心想事成,就是因為事情都有陰陽兩面性,你看到了它好的一面,積極和它因應,事情自然會慢慢轉向好的一面。
這就是往好處去想,往好處去轉,最后真的能趨吉避兇。
所以,我們敬天,就是告訴自己遇事要心懷敬畏,遵循天理,才能發現它有利的一面,然后統統把他們變成好事,就會無往不利。
05
行善積德
我們活在世間,說到底,就是為了修正自己的缺角,改變自己的命運,爭取將來能夠圓滿地回到老家。
而要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其實就是行善積德。除此之外,是沒有作用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終生不犯錯,我們找不到一生都行善,并沒有半點惡的人。
所以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業,都是善惡混雜,有善也有惡的。
居于自作自受的規律,我們的命運,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
再加上生命的長度誰也保證不了,必須趕快積極地反省,找出自己的過失,才是自求多福的途徑。
有很多人相信行善積德這個道理,卻經常懷疑:
為什么做了這么多善事,命運還是未見改善?便動搖起來,表示信心不夠堅強,誠心不足,當然沒有什么成效。
只要用心再用心,努力再努力,力道足的時候,效果自然顯現。
力道不足以改變常數,仍然照常數的宿命進行,力道超越了常數,趨吉避兇的功效就出來了。
06
培養反求諸己的好習慣
從現在開始,各位要養成習慣,當你看到任何事物,當你遭遇到任何情況時,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自己:反求諸己。
就是說任何事情要向內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我們現在受西方的影響,動不動就向外假求。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導我們,遇事要向內自省。
如何向內?
就是告訴自己:我剛生下來的時候,是一無所有的。所有的東西統統是身外之物。有也罷,沒有也罷,都無所謂,不必那么緊張。
因為最后兩腿一伸,還是什么都沒有了。“縱有千年鐵門坎,終須一個土饅頭”,我空空地來,空空地走。
一個人懷有這樣的心態會平和安詳得多。
所以,為什么3歲看大,6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小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會一直堅持到老,中途改變的情況是少之又少。
人最要緊的,是不要養成壞習慣,而不是改變自己。
但現在我們都說要改變別人、改變自己,這徒勞無功。
如果從小培養好的基礎,就沒有所謂改變自己的問題了。
就像蓋房子,你只要把地基打得很穩,蓋上去就好了。但現在的人,蓋到13樓才發現糟糕,地基不穩,有辦法嗎?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