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一個人有沒有財運,往往看三個地方就知道
老木匠王師傅的工具箱里,總躺著三樣東西:磨得發亮的刨子、畫墨線的木尺,還有一塊刻著“守拙”二字的梨木板。他常說:“刨子是力氣,木尺是眼力,木板是心勁,少一樣都做不成好活兒。”這話說的,何嘗不是做人成事的道理?

勤奮是腳下的路,走穩了才能立住身。王師傅學徒時,每天天不亮就蹲在院子里練拉鋸,掌心磨出的水泡破了又結,三年下來,光鋸條就用斷了二十七根。有次我見他給八仙桌雕花,同一個牡丹紋樣,在廢料上練了整整五十遍才敢往成品上落刀。“手笨就得多下笨功夫,”他擦著汗笑,“木頭不會騙你,你對它用了十分力,它就給你十分真。”這世上從沒有憑空長出的底氣,那些深夜亮著的燈、重復千百次的動作,都是在為人生打樁,樁子扎得深,狂風暴雨里才能站得穩。
遠見是頭頂的燈,看遠了才能成大事。十年前,鎮上流行歐式家具,王師傅卻固執地研究榫卯老工藝。徒弟們不解,他指著庫房里堆著的老木料說:“花哨的東西過時快,真正經得住瞧的,是骨子里的結實。”后來復古風興起,他那些不用一釘一膠的家具成了搶手貨,訂單排到了半年后。這讓我想起種果樹的人,別人忙著在春天摘青果,他卻在冬天深耕施肥,不是不著急,而是懂得:能結果的遠見,從來都藏在耐得住寂寞的布局里。

品性是兜里的兜,守好了才能留住福。有回客戶多付了兩千塊定金,王師傅冒雨騎了四十分鐘車送回去。家人埋怨他傻,他卻摩挲著那塊梨木板:“錢這東西,就像沙子,品行是裝沙子的兜,兜破了,再多沙子也留不住。”鎮上另一個老板,手藝不錯卻總偷工減料,起初賺得盆滿缽滿,后來名聲壞了,訂單越來越少,最后不得不關了店。這世上的財富從不是硬搶來的,而是靠人心一點點攢的,品行端正的人,走著走著就會發現,身邊的路越來越寬,幫你的人越來越多。
如今王師傅的鋪子前,總有人排隊等他的家具。陽光穿過窗欞,照在他磨刨子的手上,也照在那塊“守拙”木牌上。原來人生這場活計,從沒有什么捷徑:用勤奮打牢根基,用遠見規劃方向,用品性守住所得,三者湊齊了,日子自然會像王師傅手里的木料,慢慢透出溫潤的光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