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風水,很多人都不知道,趕緊戒了吧!
141 2025-08-07
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套獨特的紀時系統,用于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哲學與文化內涵。深解天干地支,有幸街頭巷尾,公園湖畔,瞎指神卜,天奉照明。現今阿彌供奉,祈祖拜仙,特別是房擇朝陽,地通南北之明決,善哉善哉!
一、定義與起源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由“天干”與“地支”兩部分組成。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個;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個。兩者以組合循環的方式形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稱為“六十甲子”,循環一周后重新開始,形成周而復始的時間體系。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與古代天文觀測、農業生產及陰陽五行哲學緊密相關,最早記載見于《史記》等文獻。
二、結構與組合
1,天干與五行:天干與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如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體現自然元素的周期性變化。
2,地支與生肖:地支與十二生肖一一對應,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形成民間熟知的生肖紀年體系。
3,組合規則:天干與地支依次相配,天干循環六次,地支循環五次,形成六十種組合(如甲子、乙丑、丙寅……癸亥),此即“六十甲子循環”。
三、紀時功能
1,紀年:以六十甲子循環紀年,如2024年為甲辰年,2025年為乙巳年,每六十年一輪回。古代帝王年號常與干支結合,如“康熙甲子年”。
2,紀月、紀日、紀時:地支亦用于紀月(如寅月對應農歷正月)、紀日(每日一個地支)、紀時(每兩小時為一個地支時辰,如子時23-1點),形成完整的時間坐標。
四、文化意義與延伸應用
1,哲學象征:天干地支蘊含陰陽交替、五行生克的理念,反映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如天干為陽、地支為陰,組合體現陰陽互動。
2,民俗傳統:生肖文化、生辰八字算命、風水擇日等民間習俗均基于干支體系,影響深遠。
3,歷史研究:干支紀年為歷史事件斷代提供重要依據,如“甲午戰爭”(1894年)等。
4,文學藝術:詩詞、對聯、書法中常以干支入題,增添文化韻味,如“甲子重開新歲月,春秋再續舊文章”。
五、現代價值
盡管現代歷法以公歷為主,但天干地支仍活躍于傳統節日(如農歷紀年)、文化傳承及學術研究中。其作為中華文明的獨特符號,承載著民族記憶與文化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更顯珍貴。
天干地支不僅是時間計算的工具,更是中華文明對宇宙規律與生命哲學的智慧詮釋。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彰顯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延續與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