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曬“老媽養11年的鴨掌木”,堪比小樹,郁郁蔥蔥,太不科學了
155 2025-08-28
永和街道,隸屬于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地處黃埔區東側,東鄰增城區永寧街道,南接云埔街道,西連蘿崗街道,北靠新龍鎮,區域面積33.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永和街道常住人口為101405人。
搖田河大街河邊這里晚上友其實周末天氣好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在這里跳廣場舞和唱歌熱鬧非凡
永和街道與黃埔區其它地方有永和隧道和永龍隧道相連,而到增城則不需要通過隧道,乃是2005年8月原蘿崗區成立時由當時的增城市新塘鎮的新莊村、禾豐村、賢江村、永崗村劃分成立的。截至2021年10月31日,永和街道轄8個社區:賢江社區、新莊社區、永崗社區、禾豐社區、珠江嘉園社區、里享家社區、藍藤社區、青藤社區,街道辦事處設于搖田河大街81號。后面四個社區都是開發商新建的樓盤成立的社區。可乘坐公交B31、506、516、365、371等公交到達永和街道,還可以在新塘鎮乘坐571A、379路到永和街道。另外黃埔有軌電車一號線可到賢江社區的新豐路。
旺旺廠,為老廠,現在不遠處建立了新廠,而老廠也還在生產
永和街道工業發達,從最早的旺旺廠開始,陸續有多家企業到永和投資新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箭牌、百事可樂、娃哈哈、藍月亮等還有諸多汽配廠如丸順、敏實、東海等,還有其它很多類型的廠。
永和街道通常被人們稱為永和開發區,在這里有一個寺廟為華峰寺。可坐公交948、341路到華峰寺總站,其中948路可經過地鐵香雪站,而341路為永和開發區內線路。下車之后到華峰寺還有一段距離,路東有一個大型停車場,路西有一條兩車道的柏油馬路可直通華峰寺。而柏油馬路南邊有一個公園即為華圣公園,在華圣公園里面有棧道上去也可以到華峰寺。
華圣公園在華峰山山角下,因為華峰寺而得名華圣公園。華圣公園是新建成的公園,公園依山傍水,有大山大片的草地,草地中間一條清澈的小溪穿流而過。一到周末這里簡直成了孩子和家長們的樂園,小溪里到處是抓魚的小孩,草地上到處是家長們搭的帳篷,關鍵這里有免費的停車場,也可以把車停在路邊都沒問題。這絕對是廣州市內周末遛娃野餐拍照的好去處。下面是華圣公園景色:華峰寺十大典故之一羅漢溪尋悠
這里鋪有大片草坪是絕對露營溜娃的好去處。
進去沿著這湖中棧道就可以到一個亭子
梅花林賞雪
《華峰寺志》十大景點典故之一,詩曰
弧亭擁雪香,
千樹梅花開,
鳥語篇相迎
相約來登山
過亭子之后按箭頭所指方向開始爬坡,到聽琴石流泉這里我是往右拐箭頭所指方向,而有些人是直行,直行我還沒走過,下次再走一次。這里是華峰寺十大典故之一的聽琴石流泉
繼續前進,由于塑木棧道年久失修,有一些已經亂了,
且這一段較陡,在這里右拐可去往華峰寺另一個典故瞻佛石朝山
華峰寺位于廣州市黃埔區永和街道禾豐村,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革命根據地,也是旅游勝地。
華峰寺山門海門禪院
華峰寺(亦名:海門禪院)位于黃埔區永和禾豐村華峰山,始建于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距今有1313年歷史;清康熙壬戌年(公元1682年)建海門禪院,原屬歷史上著名的嶺南佛教古剎,曾被《中國寺志》作為名寺收錄(廣東省僅有光孝寺和華峰寺被收錄)。據歷史記載,該寺鼎盛時期占地4萬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600多平方米,建筑宏偉壯觀,風景優美,有“童話仙境”之稱,香火鼎盛,游客不斷。
華峰寺僅剩歷史建筑藏經閣
抗日戰爭期間,毀于戰火,現僅余藏經閣和一些殘垣短壁,門樓上有一匾刻“海門禪院”四字,東側有一藏經閣,保持完好。遺址被當地群眾和珠三角一帶地區信徒視作佛教勝地。
華峰寺全景圖
原來的華峰寺只有藏經閣和旁邊的功德堂等建筑,而自2011年6月3日舉行大雄寶殿奠基以來,華峰寺的面貌日新月異,2013年12月19日華峰寺舉行大雄寶殿落成暨佛像開光法會。
大雄寶殿示意圖為4
后來又陸續建成了①牌坊上圖海門禪院,②山門殿
山門殿
③天王殿
天王殿
⑥⑦伽藍殿和客堂
⑧⑨鐘樓和鼓樓
⑩綜合樓(齋堂、僧舍)
⒀土地廟
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碑
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廳
⑾功德堂還在建設中
⑤萬佛殿還在建設中
⑿佛教文化中心待建,現在為建筑工人的宿舍,另外在牌坊和山門殿之間還有放生池,
歷史長河中,兵燹天災頻仍,古剎屢遭世亂,僧人流教,衰榮無常。幸到清乾隆年間,本寺第六代祖師本原和尚,發愿中興,審察地理形勢,調度風水分金,遷古殿于默林之下,脈接雙龍,水蟠兩澗,遠峰為案,后峰當屏,精心構筑,梵宇莊嚴,舊貌鼎新,氣勢恢宏,高僧輩出,空前繁榮。
在華峰寺還有一株神奇的樹萍婆樹
萍婆,梧桐樹長綠喬木,又稱“嵐眼果”,原產于中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據史料記載,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大亞灣登陸,沿線進犯。同年,增城淪陷,日本侵略者在永和地區燒、殺、淫、掠,犯下了滔天罪行1941年,增、從、番獨立大隊進駐油麻山,在廣汕公路李伯坳段兩旁樹林里伏擊殺死多名侵華日軍士兵、若干偽軍。日本侵略者為此循跡瘋狂報復,在黃旗山戰役中,闖入佛門圣地殺死僧人后,把無辜信眾吊死此萍婆樹上,并火燒華峰寺;華峰寺由此受到毀滅性破壞。1998年,廣州市古樹木委員會認定,此喬木已存活180年。2013年,華峰寺大雄寶殿落成開光之后,萍婆樹罕見的古木逢春、開花結果至今傳為佳話。
既然這里有愛國主義展廳,那么就可能和抗日有關,在這里不得不提東江縱隊,下期我要在這一帶尋找東江縱隊的紅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