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掛鏡子有什么講究?|每日答疑7.15
177 2025-08-30
林辰/文
區域性乳企的對外輻射半徑有限,尤其是在常溫奶格局初定,將低溫巴氏奶作為發力點的當下,遠離自身傳統勢力范圍的擴張往往意味著收入增長的遲緩與巨額虧損的得不償失。
背靠北京本地市場的三元股份,雖在2019年營收突破80億創歷史新高,但凈利下滑四分之一,尤其是第四季度陡然虧損超7千萬的“變臉”,著實讓人猶疑,這家曾經持續多年虧損的乳企在引入復星改制之后,何時摸索出一套穩定的盈利模式。
液態奶大甩賣,三元連續兩季虧損
“2019年盈利變差,是有意進行的季度間調節嗎?”面對三元股份2019年第四季度的突然虧損,不少網友在股吧等平臺提出類似的質疑。畢竟,三元在年報中并未就四季度的虧損給出具體針對性的解釋。
乳業分析師宋亮則向財經網產經表示,“類似的猜測不好說。但對很多企業而言,每個季度的適度調解平衡是正常的。今年一季度終端消費需求明顯下滑,不少乳企都在做大促銷,由此給季報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現實的問題?!?/p>
財經網產經近日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包括三元在內的多個品牌旗下的乳制品,均采取了類似買一送一、低于5折的促銷活動。其中,一批1月中旬生產的三元極致純牛奶、特選60年純牛奶、三元芭締歐常溫酸奶禮盒裝尤為顯眼。而原售價近120元的故宮文創版高端禮盒裝甚至以40元的低價銷售。另據財經網產經觀察,雖然促銷員們以“保質期6個月,到7月才過期”打消顧客疑慮,但不少過路消費者仍對這些原本定位高端,如今近乎“破價”銷售的產品猶豫不決。
“乳企在年底的促銷力度通常會加大,借資源傾斜來沖量,所以四季度的費用可能會增高。”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財經網談到,“但疫情打亂了銷售節奏。人流量驟減,送禮和飲用場景缺失,無論是廠家庫存,還是經銷商和終端庫存的壓力都比較顯著。而且春節之后本身就是牛奶消費的淡季,企業自然會希望以促銷激發消費欲望。”
財經網產經據此詢問三元股份,四季度的凈虧是否是三元在考慮到今年一季度的動銷不暢后,所采取的季度調節所致?但截至發稿,并未獲得回復。
而在本周發布的三元股份2020年一季報中,三元“不出意外”由盈轉虧,凈虧1.19億元,收入也下滑近2成至15.18億元。其中,收入占比最多的液態奶收入縮水17.45%至8.48億元。曾經單季貢獻超6千萬投資收益的麥當勞也帶來了1867.54萬元的投資損失。
三元的艱難,不止于表面數字的變動。
外地市場擴張降速,內部奶粉業務調整效果不明
年報中更明顯的虧損源頭在于三元的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們——光是上海三元與唐山三元兩家公司的虧損金額就合計高達9238萬元。前者作為三元股份的100%全資子公司,主營乳制品銷售,去年營收3.495億元,較2018年增收579萬元。凈虧損7136萬元,同比增虧2023萬元。值得一提的是,三元股份在年報中還將上海三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68%寫成了下降1.68%。
圖片來源:三元股份2019年報截圖
而與其同樣身負華東市場的江蘇三元雙寶乳業,主營奶牛養殖及奶制品生產,年營業收入8994萬元,同比減少885萬元,下降8.68%。凈利潤為153萬元,同比增加2.3萬元。
“低溫巴氏奶是一個系統性產業,從奶源生產到加工運輸,再到市場銷售,半徑越小越好。它不像常溫奶可以無限擴張,尤其是在產業系統性優勢尚未形成,卻進入另一個區域性乳企的本地強勢市場,自身的競爭實力只會被削弱。”宋亮向財經網產經分析道。
從市場整體數據看,三元的全國化確實不夠順利。其北京以外市場的2019年增速為8.88%,較2018年的47.79%顯著放緩。
而與之類似的是,作為華東乳企龍頭的光明,同樣在向外拓展時不得志。據其2019年年報中披露,光明在國內上海以外市場的年增速只有0.8%,遠低于上海本地市場的11.6%。同時,廣州光明乳品有限公司去年凈虧超8千萬。
“缺乏地緣優勢是區域性乳企向外走的最大困難?!彼瘟料蜇斀浘W產經分析道,“品牌的塑造是有歷史傳承性的。尤其是以低溫巴氏奶為主的品牌,如果不能強壓突破,最后還是會與本地乳企相互內耗,達不到地域市場的延伸效果。”
與地方乳企纏斗低溫巴氏奶,三元的嬰幼兒奶粉工廠也遭受著公司內外的擠壓。據年報披露,曾于2018年因與河北三元的奶粉價格之爭引發“內訌”的唐山三元,去年營收腰斬過半至2921萬元。凈虧損2102萬元,同比增虧1244萬元。與此同時,河北三元卻實現收入增長8.78%至13.415億元,凈利翻倍至6351萬元的業績雙增。三元在財報中稱是公司統籌調整奶粉發展戰略過渡期。
考慮到唐山三元2018年就因未收到相關補貼由盈轉虧,而去年在內部奶粉調整下虧損加劇,未來唐山三元是否會在三元內部被邊緣化?三元股份并未回復財經網產經的提問。宋亮則認為,如果一家企業內部對同一業務的分配有分歧,且其中一個單位的業績又在惡化,不排除精簡集中的可能性?!皼r且,從外部環境看,人口出生率下降,嬰幼兒奶粉的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的趨勢會愈發明顯。本身三元的嬰幼兒奶粉業務比重較小,受到擠壓是必然的?!彼瘟寥绱吮硎?。
植物酸奶商標遇糾紛,體量成長或難扛大旗
比奶粉業務體量更小的涂抹醬及植物酸奶業務同樣存在隱患。作為三元四大業務中毛利率最高的版塊,其2019年收入微降2.14%至8.19億元。而負責投資管理及下屬法國公司經營涂抹醬和大豆酸奶等產品的香港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8.5049億元,同比減少4251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三元在年報中明確表明,植物涂抹醬業務由控股子公司St Hubert生產經營,且公開報道顯示,三元與復星完成StHubert收購后,自在2019年開始設立子公司引入相關植物酸奶產品。但似乎新品的推出并沒有幫助香港三元的收入提升,這不免讓人懷疑植物基風潮下,三元與復星對St Hubert近50億元收購的成效。
更讓人擔心的是,三元對St Hubert相關商標的掌控正在受到挑戰。據天眼查抓取的裁判文書顯示,三元方面申請注冊的St Hubert相關第28725885號、第28610609號商標因與廣州市意亞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注冊的第13329827號構成近似,先后被撤銷。且作為引證商標的后者,即便在另一起案件中被認可因三年不使用被撤銷,但因在第28725885號、第28610609號商標的二審中尚構成在先權利障礙,三元方面依然敗訴。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截圖
福建瀛坤律師事務所律師梁婕告訴財經網產經,上述兩件商標的二審判決作出后,引證商標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被撤銷。這意味著,引證商標被撤銷后將不再構成這兩件商標被駁回的在先權利障礙,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的“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情形。因此,申請人可以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財經網產經注意到,兩起判決的作出時間分別為去年11月27日、12月24日。如今6個月期限將至,三元方面究竟有無作出相關權利救濟計劃?截至發稿,三元方面并未就此作出回復。
結語
液態奶動銷遇阻、全國化擴張降速、奶粉業務內部矛盾待解、植物酸奶成長性待考……三元如今面臨的困難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解決。且在疫情重壓下,三元孱弱多年的盈利能力問題再度被放大——80億+的營收,凈利只有1.34億元。細分業務中沒有“長板”,內里“短板”卻不少。三元的改革,確已到了加速的時候。
【作者:林辰】 (編輯: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