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角埋螃蟹是什么意思?,背后秘密讓你驚掉下巴!
180 2025-08-31
如果說橫空出世、橫亙東西的秦嶺,是一條巨龍,那么伸向關中平原的一些南北向山梁,就是一只只小龍,往往形成風水名勝之地。古代善于堪輿的人,從中挑選出地勢特別的地方,建寺廟,修道觀,引來大多信眾,吸引眾多游客。
擇其代表,我介紹三處,都是開著車可以直接到的。到這些地方專門去轉轉,時間是很充裕的,如果選擇休閑游,在環山路隨便走走,或者從那個峪口出來,還有一些時間,也是可以去順便游玩的。
我前一篇文章寫過周扈之間的鷹嘴崖,這里有狀元廟,黑虎殿,這里就不贅言,有興趣的可以翻翻以前的文章。
從西向東,下來就是甘峪口的望仙坪。
我去了兩次甘峪口,也就寫了兩次記行的詩句。我這個人喜新厭舊,去過的地方一般很少去第二次,但是我一個月的時間,就兩次去了甘峪口,也是少見。
其一
觀汛坡上望仙坪,閑人不見仙人蹤
枝頭忽現一春色,覓得山影又幾重
其二
望仙坪上忘仙停,圣母山下人如虹
犁轅桃境覓不得,回首才知春山空
第一次去甘峪口的時候,還不知道望仙坪這個地方,和朋友胡亂轉到了甘峪口,說旁邊有個觀汛坡,還有一個望仙坪,我們就爬了觀汛坡,時間關系,就沒有去望仙坪。有些地名必須你到那個地方,才會明白它的含義,觀汛坡就是這樣,這是一道橫亙在峪口的山坡,這里看峪口的水情,當然是很清楚,當然,遠望山色,重重疊疊,也是一種享受。那么望仙坪呢?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出行。
當然,出發的目的是賞花,春色浪漫,春光可不能辜負。在澇峪口的犁轅坪慢慢地走了一段路,這里氣溫低一些,早一些的花剛開敗,遲一些的花還沒有趕趟,唯有幾株茱萸開得卻是熱鬧。
不過癮,就準備到甘峪口去,因為上次看到路邊有很多果園,現在的花應該都開了。
果然,桃花、梅花、杏花園里擠滿了人,各種體位的拍照。我最喜歡看春天的樹,春天的樹里我最喜歡的是楊樹,高高向上,猶如青蔥少年,充滿對未來無限的向往。
但是我不喜歡人多,惦記著上次沒有去的望仙坪,就沿著小路緩緩上去。路有些窄,但是沒有人,和下面的吵鬧形成對比。
上到頂后,就看到了集仙觀的大門。“集仙觀”口氣很大,這里算是終南形勝之地,傳說漢武帝帶著東方朔打獵游此,一老嫗捧毛桃敬獻,漢武帝看不上這毛桃,讓東方朔吃了,吃完后老嫗喝一聲“隨我去也”,與東方朔升空而去,在空中露出本相,原來是王母娘娘,她老人家經常在會見地仙。
故事雖然神奇,無所考證,但是望仙坪風水形勢,實在是不錯的。所謂“坪”,就是有土的平地,這里是從終南山伸出的一道山梁,奇妙的是山梁伸出時高起,南面是集仙觀的所在,伸到平原的時候,又高高的凸起,這北面是集仙觀舊址所在。
現在的集仙觀氣勢輝煌,建筑沿山勢向上,后面有三層巨大的樓觀,雕梁畫棟,飛檐斗拱,色彩艷麗,最高的匾上有 “太清仙境”四字。觀內玉蘭花開得正美,幾個婦人在觀內摘菜聊天,我問老子石像在哪里,答曰在樓閣二層,現在門關著,進不去。
我進不去無所謂,可憐老君也被關押了,不得自由。
整個觀內只有一間房子是用石片累積砌成的,其他都是新建筑。集仙觀大門右側有路標,可以到佛圪垯、五泉嶺、清涼山、圣母山,有小路,遠望山上有亭,應該是一條觀光小路。
我們順著山梁到北面的山包,這里一個巨大的圓形的隆起,上面全是松柏,還有露營的痕跡。我疑心這里原來是一個墳地,圓圓隆起。北面有幾戶人家,一位衣著整潔的老漢正在閑坐,老漢耳背,也大概說清了一些概況。
南面的大殿敬的是老爺,就是玉皇,前面敬的是王母,只是后面大殿整修得比較好,前面基本是修修補補。
但是我最喜歡的這座廟宇的石頭墻。秦嶺山區的石頭墻很多,很多房子都是用大小石頭砌成的,很有地方特色。但是我是第一次見到用這樣的五彩石頭壘砌出的墻面。這里產出一種五彩的片石,細看甚至有玉石的光澤。
山梁最北處前面有一個地藏菩薩的塑像,上面有一間小小的建筑,看建筑的樣式,至少是明清時的樣子,沒有資料,我不敢斷定。
從環山路上行走,很多人都會在南邊的半山上,看到一座教堂,這就是圣母山。開車也是可以的,導航圣母山教堂就可以。教堂雖然是八十年代修建的,但是歷史也算是比較悠久,建國前就有歷史。網絡上面有介紹,我不多言。
我去過兩次圣母山教堂。這里也是石鏡峪的側面,教堂最北的大殿從環山路上看很宏大,但到了教堂,你會發現那只是冰山一角,后面還有一系列的建筑,西洋式建筑我不懂,只知道他們建設的非常高大,讓你覺得自己非常的渺小。
院子里的花草種的非常多,今天上半年我來的時候,從院子到后山的路還不通,這次到后山的路一直向遠處延伸,遠遠的看著還有一個亭子,有個名字我也忘了。
這里的果樹種植很多,春季到來,各種花換著時間開,吸引的游客很多。
這一點還有一個天橋湖,就是搖火車出名的那個橋,有時間轉轉,反正距離都不遠。
云水終南: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