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開心過除夕,家家戶戶貼對聯,3個講究不妨一看
112 2025-09-08
我是上海人,習慣了城市的快節奏,習慣了每天和時間賽跑,習慣了人來人往的地鐵,習慣了弄堂里的吆喝和樓下早餐店的油條豆漿,每天都像打仗一樣過日子,覺得什么事都得快,什么人都得精明,生活才有勁,
這次去了新疆伊寧,一下飛機,感覺整個人都被放慢了,天很藍,風很大,空氣里帶著青草味,和上海壓抑的空氣完全不同,
我拖著箱子出機場,風吹得我打了個冷顫,司機大叔騎馬開車一樣穩,他說這里的人都慢,慢到什么都不著急,我聽著覺得新鮮,上海人一天恨不得掰成兩天用,可伊寧人一天能當兩天過,慢慢來,什么都不慌,
到市區,白楊樹排得整整齊齊,街道不寬,人不多,陽光透過樹葉,地上都是斑駁的影子,路邊有賣水果的小攤,老板娘戴著花頭巾,蘋果葡萄西瓜擺得滿滿當當,我問多少錢,她說想吃就自己挑,價錢好說,這在上海可見不到,攤主早就忙得腳不沾地了,
我住的旅館不大,老板是維吾爾族大叔,人很熱情,一進門就給我倒了一杯奶茶,他問是不是第一次來伊寧,我點頭,他就笑,說一看就是外地人,走路都帶點緊張,他說這里沒啥好緊張的,反正慢慢來,啥事都不急,
我開窗看外面,綠油油的草地,遠處河水亮亮的,景色好得像明信片,這要在上海,估計得掏空錢包才能看一眼,
收拾好東西就出去逛,巷口有拉條子館,老板娘一邊切面一邊唱歌,我點了碗拉條子,面條粗粗的,牛肉切得大塊,洋蔥胡蘿卜隨手一撒,吃一口,面勁道得咬不爛,味道直接沖到腦門,隔壁桌的小伙子蘸著馕吃,嘴里還聊著誰家羊又生了幾只,他們笑得很響,什么都不藏著掖著,想說就說,想笑就笑,
吃完出來,太陽正好,街上有老人坐長椅喝茶,每個人看到人都要打個招呼,我走過去,老人問我從哪來,我說上海,他說他孫女在烏魯木齊,說起上海還會幾句普通話,他們什么都能搭上話題,聊著聊著就熟了,
我逛老城區,房子是土黃色的,墻上有歲月的痕跡,巷子里小孩追著狗跑,女人坐門口織毛衣,空氣里有馕和羊肉的香味,小攤賣烤包子的老板說,烤包子得趁熱吃,涼了就沒味道,我剛掏錢包,老板說先嘗,喜歡了再買,這要在上海,估計早被催著買單了,
我咬一口,皮脆汁多,羊肉香,沒人管你吃了幾口,做生意都帶點隨性,誰都不計較那點小錢,
下午我去伊犁河邊,風吹水面起了小波紋,河邊有小孩釣魚,小姑娘把魚竿遞給我,問會不會釣魚,我說只會釣金魚,她笑,說這河里魚要耐心等,生活也得慢慢熬,急不得,
我坐石頭上發呆,旁邊大媽聊天,說今年杏子多,回頭做點杏干,她們說話慢條斯理,沒啥戒備,聊一會就停下來看看天,時間在這兒都慢一拍,
晚上回旅館,老板請我喝奶茶,一屋子人圍小爐子,吃抓飯,聊家常,有哈薩克族小伙彈冬不拉,歌聲帶點野勁,我聽不懂歌詞,但熱鬧就像小時候過年,大家擠在一起,說啥都帶笑,
我問老板,伊寧人是不是天天都這樣過日子,他說,啥大事都能放下,喝口奶茶慢慢聊,誰家來了客人,絕不讓人餓著走,這種熱情,在上海已經不多見了,
有天我在街頭轉悠,看見一對老夫妻帶孫子賣水果,小孫子看我拍照,奶奶拉我嘗葡萄,說不甜不要錢,我一吃,葡萄甜得像小時候的冰棍,我問怎么買,爺爺說想買多少都行,不夠可以先記賬,這種做生意的方式太佛系了,
我去了集市,人來人往,漢族哈薩克維吾爾俄羅斯族都有,賣手工藝品的攤子一溜排開,老板們有的說漢語,有的用哈語,有的直接比劃,我看中一串項鏈,老板娘說戴上有好運氣,給錢時還多塞一把干果,說送我路上的零嘴,我出集市,心里覺得像撿了個大便宜,
夜晚的伊寧很安靜,路燈柔和,偶爾有小販推車賣羊肉串,肉串在炭火上滋滋作響,油滴下來,香氣四溢,幾個人圍著爐子吃肉喝酒,邊吃邊聊,聲音不大,偶爾一陣大笑,我買一串,外焦里嫩,孜然香,老板問是不是外地人,我說上海來的,他拍拍我,說伊寧的羊肉串就像這城,外面一般,里面全是滋味,
第二天早上去街心花園,大爺大媽在跳舞,音樂是哈薩克民歌,我站一邊看,大媽拉我一起跳,我跟不上,她說慢慢來,伊寧的舞步急不得,我跟著轉圈,出了汗,大媽遞水,說山上帶下來的,喝了不上火,我喝一口,水清甜得舍不得咽,
天慢慢亮了,街上開始有早餐攤,馕奶茶烤包子,香氣撲鼻,我買個馕,咬一口,外皮脆里頭軟,老板娘說石頭爐子烤的,早上才最新鮮,我說上海也有馕,可沒這味道,她說伊寧的東西得配著風水人吃才對味,我笑,她說得真對,
伊寧人很講究尊重別人,我去清真寺門口拍照,阿訇輕聲提醒別隨便進門,我道歉,他說沒事,歡迎來看,但要脫鞋,我脫鞋進去,里面很安靜,有老人念經,我坐角落聽,心里很安定,出來時外面有小孩賣冰棍,我買根冰棍,邊走邊吃,冰涼的感覺讓人精神起來,這里的夏天沒那么熱,風里總帶點涼意,
有時候覺得伊寧人活得隨性,大家都豁達,沒人和你比誰混得好,誰家大房子,大家覺得開心最重要,和旅館老板聊天,他說最怕日子太憋屈,有啥就吃啥,有人就聊,開心了就唱歌,煩了就出去轉轉,在伊寧,哪怕你是外地人,只要心里安穩,大家都能當朋友,
在上海,天天被時間趕,連小賣部老板娘的名字都記不住,在伊寧,走進小店,能和老板聊半小時,吃飯時鄰桌的人給你夾菜,喝酒時陌生人也舉杯碰一碰,就算不說話,一起曬太陽也沒人覺得尷尬,這種感覺像小時候弄堂里的日子,
在伊寧的幾天,我學會了慢慢來,不再想著去哪,不急著打卡每個景點,學會了在河邊發呆,和老人聊家常,和孩子比誰跑得快,有一天只做三件事:吃飯,發呆,聊天,回頭想想,這樣才踏實,
離開那天,旅館老板給我一袋干果,說路上餓了吃,我背包站街頭,看著風吹樹葉,陽光灑在河面上,突然有點不想走,和老板說再見,他揮手,說以后還會再來,我點頭,下次一定多待幾天,把這里的風,陽光,人情味都帶回家,
火車開動,窗外白楊樹和河水慢慢遠了,我覺得伊寧的慢日子才叫過日子,有些地方,不用太多理由喜歡,來了就舍不得走,伊寧就是這樣,
你要問我這趟旅行收獲了啥,我只能說,帶回了一肚子的故事和一顆慢下來的心,這地方,景美,人更美,
本地人有句俚語,來伊寧,慢慢來,啥都不急,這就是我對伊寧最深的印象,
下次你去伊寧,記得慢點走,慢點看,說不定你還能遇到更多有意思的事,遇到更多像家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