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東廚貴人助,南灶財不入”是真的嗎?為什么?
155 2025-09-11
經常刷到朋友們關于生肖有困惑。
典型的是婚配,例如:
牛和羊能婚配么?
蛇和鼠能在一起么?
又有朋友有人際關系方面的困擾,例如:
我媽總是一句話就能點燃我的怒火,我現在才明白原來是生肖相沖!
其他的,則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例如:
為什么沒有貓肖?
龍不存在?我不相信祖宗會選一個從來不存在的物種作生肖!
本命年穿紅內褲真能避開不利么?
還有一些比較專業的,例如:
龍寶寶是不是氣運會更好?
生肖的分界是春節還是立春?
……
我想以這篇文章,詳細談談有關生肖的來源以及發展,希望能解答朋友們的部分疑問;同時拋磚引玉,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們多多討論。
一、生肖的誕生時間及誕生地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中云:
十二肖像于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于西紀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十二生肖的動物形象在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國都存在(包括中國),但這些地方的生肖制度都不太古老,沒有出現于公元前100年以上的。郭沫若推測這可能是漢朝時期西域各國模仿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而制定的,然后向四周傳播開來的。
這個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就是白羊宮,金牛宮等,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把“宮”字換成“座”字,會更熟悉。
郭沫若在上個世紀提出這個觀點之后,曾引發較大的爭議。
實際上,作為曾經四大文明古國而僅有能延續至今的文明,我們應當有更強的文化自信。
最早在《詩經·小雅·吉日》中,有詩句如下: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
這是古籍中最早的關于地支午和生肖馬的對應關系,直接把中國的生肖溯源推進到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六世紀。
但也有朋友覺得這并非嚴格的對應,可能是確實在吉日庚午剛好“差馬”而已。
《南齊書·卷十九》有云:
永元中,童謠云:“野豬雖嗃嗃,馬子空閭渠。不知龍與虎,飲食江南墟。七九六十三,廣莫人無余。烏集傳舍頭,今汝得寬休。但看三八后,摧折景陽樓。”識者解云“陳顯達屬豬,崔慧景屬馬”,非也。東昏侯屬豬,馬子未詳,梁王屬龍,蕭穎胄屬虎。崔慧景攻臺,頓廣莫門死,時年六十三。烏集傳舍,即所謂“瞻烏爰止,于誰之屋”。三八二十四,起建元元年,至中興二年,二十四年也。摧折景陽樓,亦高臺傾之意也。言天下將去,乃得休息也。
此處明確記載了東昏侯屬豬,甚至有童謠“野豬雖嗃嗃”,說明在南朝時,生肖屬相已明確用于紀年,已經到了非常普及的地步,甚至連小孩也知道。
最早完整記錄十二生肖且與今相同的是東漢王充的《論衡》。《論衡》卷三《物勢篇》有云: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水勝火,鼠何不逐馬?金勝木,雞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勝水,牛羊何不殺豕?巳蛇也,申猴也。火勝金,蛇何不食獼猴?
至此,似乎沒有更好的證據了。
直到1975年12月,湖北云夢睡虎地發掘兩批秦代竹簡,其中有關“盜者”的內容現世,直接推翻了郭老的觀點:
“子,鼠也,盜者銳口,稀須,……丑,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申,環也,盜者圓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與現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已經建立起地支與生肖的完整對應關系:子鼠,丑牛……,不同者是辰未對應龍,午是對應鹿,未是對應馬,戌對應羊。
1986年4月,甘肅天水放馬灘秦代墓葬出土甲、乙兩種《日書》竹簡,年代與睡虎地秦簡相近。甲種竹簡也有盜者的記錄:
“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蟲矣。巳,雞矣。午,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雞矣。戌,犬矣。亥,豕矣。”
這個版本,生肖與地支的對應關系與現代相比,除“辰蟲巳雞”外,其余完全相同。
由此可見公元前200年,我國不僅出現了完整的生肖序列,甚至已經是和地支建立起嚴格的對應關系了。
這足以證明,生肖在中國的誕生是更久遠的事,這是明確的本土誕生的文化符號,不可能是從古巴比倫引進而來。
二、生肖形象是因何而定?
但我們仍然有疑問,這些生肖形象,究竟是因何而來?
為什么是這十二種動物,又為何是這個次序?有說是來源天象,十二生肖和二十八宿有對應關系;有的說是來源于早期的動物崇拜。
1、動物習性說
清代劉獻延《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
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于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人生于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啃未時之草而苗,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酉者,月出之時,月本坎體,而中含太陽金雞之精,故酉屬雞。戌時方夜,而犬則司夜之物也,故戌屬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時,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這個是從動物習性的角度,配合一日十二個時辰,進而引出生肖和地支的對應關系。
但這種說法未免有點牽強,因為生肖必然是先與年對應,到后期才推及時辰。畢竟,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我們只說子時,鮮少有說鼠時。
2、二十八星宿說
早在戰國時期,二十八星宿的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完整的星名最早見于《呂氏春秋》。現存最早的實物證據是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蓋,其上繪有完整的二十八宿名稱。
到了漢代,二十八星宿被進一步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天區,并與四種神獸相配,即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合稱“四象”或“四靈”。此時的動物象征是區域性的,代表的是由七個星宿組成的宏觀形象,而非為每一個星宿都匹配一個動物。
唐代,將每宿與一特定動物對應。唐代梁令瓚《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在這些神祇的描繪中,出現了人身獸首或與特定動物相伴的形象,例如角宿為蛟,亢宿為龍,氐宿為貉,房宿為兔等,這與后世確立的二十八宿動物象征高度吻合。
由此看來,生肖的誕生和發展,遠早于二十八星宿和動物形象的對應,所以不可能是從二十八星宿發展而來。
3、歲星說
木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支。“三歲穰,三歲毀,三歲康,三歲旱”,食草動物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從而形成生肖動物和年支的對應關系。
此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4、圖騰說
原始社會的先民,常用某種動物或自然現象的圖形作為本氏族的保護神和標志,即圖騰。《山海經》諸如人和野獸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遠古各地的圖騰神。夏族的圖騰是熊或魚,商族的圖騰是玄鳥,周族的圖騰則有龍、鳥、龜、犬、虎諸說。十二生肖除可分兩類,即“六畜”(馬牛羊雞狗豬)和“六獸”(鼠虎兔龍蛇猴),前者是人們為了經濟目的而馴養,后者則是一定程度騷擾人類生活,先民對其心生畏懼的動物。
這種說法是目前最易得人信服的。
至于為何沒有貓?
這是很自然的事,畢竟只有十二種動物,即使有了貓,也肯定會有其他動物擠不進來。比如,為什么沒有鴨?只能解釋為,貓或鴨可能沒有被先民選作圖騰。
為什么龍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
說實話,我至今并不敢確認龍是否存在。
三、生肖的分界
生肖是以立春分界,至少在傳統上是如此。
生肖是嚴格對應干支紀年里的地支,而干支紀年是以立春為一年的分界。
比如2025年春節是1月29,許多人把春節當作龍蛇的分界,這是不正確的。2025年2月3日為立春,實際上是立春之后出生的,才算是蛇年,才是屬蛇。而1月29-2月2日這幾天時間,哪怕已過春節,仍然是屬于龍年的。
之所以要把這個單獨當一個大點來寫,實在是因為太重要了。
四、生肖相沖、相配等影響
生肖實際是地支的代表符號。
生肖實際是地支的代表符號。
生肖實際是地支的代表符號。
重要的話,說三遍。
生肖如果要發揮相沖、相配等作用,必然是通過地支的相沖相配來進行。
比如鼠馬沖,實際是子午沖。這個好理解,老鼠和馬,這兩種動物,可以說是無冤無仇,何來相沖呢?顯然是生肖所代表的地支,子午分屬對立的方位,僅此而已。
所以,我們在談論任何涉及生肖沖刑克害等話題,最好是轉換成地支來看。
1、生肖相沖的人,難以和諧么?
不一定。生肖是屬于八字里的年支。判斷兩個人的相處是否和諧,實在是要看整個八字(八個字),而不僅僅是看年支一個字。
2、蛇鼠能婚配么?
蛇為巳,鼠為子。
雖然古有蛇鼠一窩的說法,也有蛇吃鼠的說法,所以蛇鼠到底能不能配婚,實際從生肖本身是看不出來的。
正確的做法是看兩個八字是否適合,有專門的八字配婚的方法,涉及到年柱、日柱、宮位、喜用等多方面,而不僅僅取決于生肖一個。
包括牛羊,雖然是相沖,但是否絕對不能配呢?答案是不一定的。
3、本命年穿紅內褲能避開霉運么?
這個嚴格來說,這個是屬于本命年的話題,并非生肖專屬話題。但畢竟許多朋友都是都是從生肖輪到了,才知曉自己到了本命年,因而,也值得一談。
本命年是屬于年支伏吟。如果年支為八字之忌,那忌神伏吟,確實是會走霉運。許多朋友對于其他年份的霉運可能沒有特別的印象,但對于本命年,可能是聽得多了,容易被強化印象。
但實際上,本命年并不必然走霉運的,也可能走喜。
如果確實是走霉運,穿紅內褲也是沒意義的。(除非本人八字喜火,那穿紅衣物確實有一點補火的意義在。)
五、寫在最后
關于生肖的溯源,其實我們目前所知的,還遠遠未夠。哪怕是其起源的時間,仍然無法準確定位的。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生肖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東西,是中華文明原生原長的文化。
而到今天,生肖被賦予的更多是文化傳承的意義,只有其中生肖龍,仍然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圖騰。
那么,龍寶寶是否就更有氣運呢?
還是記住前面那句重要的話:生肖其實是地支的代表符號。
辰年寶寶,和其他年份的寶寶,從命理學上來說,并無明顯的氣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