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這張照片上站在我右手邊,穿花格子上衣的,是我大妹,那一年她9歲我12歲。我們到達北京的第二天一早,大妹的頭型就成了那個部隊大院,那些女兵們的焦點話題。
中排左一就是大妹
大妹和小妹的性格截然相反,急性子,暴脾氣,一點火就炸的那種。小時候,小妹我一嚇唬她就害怕了,大妹我一嚇唬她根本就不在乎,再嚇唬,她就直跳腳,要死給我看,還找根麻繩或者拿把剪刀歇斯底里問我信不信,才幾歲的小孩兒就敢來這一套,結果把我嚇住了。這時候我還不到十歲。
不過她也有比較聽話的時候。之前在黑龍江,有一次,父母出門囑咐我在家看門兒哄孩子,那時候弟弟才三歲?父母前腳剛走,我就想出去玩,就哄騙大妹說:“你好好看家哈,等我回來有好吃的!”她就很聽話地同意了。我前腳走,她后腳就如法炮制,哄騙小妹:“你好好看家哈,等我回來有好吃的!”她自己也跑出去玩去了。小妹就老老實實帶著弟弟在家看門。等我回來的時候,小妹睡著了,趴在窗前向外張望的弟弟也困了,眼皮都快抬不起來了嘴里還在“紅姐哎、紅姐……”地哭叫著……
大妹性格的形成大概和一部電影有關。小時候黑龍江農村上演南斯拉夫電影《寧死不屈》,大家都說她像電影中那個寧死不屈的女學生米拉,她就真的學著米拉對付德國鬼子的倔勁兒來對付起我。記得電影里的經典臺詞是“墨索里尼總是有理”,大妹常拿這句臺詞說我:你就是“墨索里尼總是有理”。后來又上演了一部電影《杜鵑山》,周圍的人又說她長得像柯湘……總之,她像的,都是革命者,都是不屈的形象。所以,大妹一直主意正,主意大。
心理暗示,真的會左右一個人的性格。
放大以后,看這表情,倔強不屈。
我也認為,小時候的妹長得頗像柯湘。
柯湘劇照
長大后的大妹
我們由黑龍江回姥姥家路過北京的時候,住在正義路那時候還叫反帝路五姨夫所在的部隊大院里。第二天早上去食堂吃飯,大妹和小妹動作快,早早就來到食堂門口玩著等大人們。這時候,來吃飯的幾個女兵被這兩個玩耍的小女孩吸引,就過來搭訕。其中一個女兵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指著大妹的頭驚叫:“呀,大扁頭!”
在東北出生,從小就睡悠車子,大妹的后腦勺就睡平了,其實,我的也一樣,只是男孩子這種頭型沒人在意。
大妹心靈手巧,特別會梳小辮,小妹的辮子都是她給梳。來到了首都北京,一定要認認真真梳頭,認認真真編小辮兒。那天早上姐妹倆早早就起床了,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辮子編得仔細,頭縫分得清晰,沒有一絲亂發,后腦勺的“扁”就盡顯無遺了。
女兵這一喊,吸引了后面的一眾女兵過來看,嘰嘰喳喳,有說好看的,有說不好看的。
大妹的頭型,成了那個早晨,那個部隊大院,那些女兵們的焦點話題。
在黑龍江,大部分人是這樣的“扁頭”,所以,這種頭型在黑龍江是很受歡迎的。不受歡迎的倒是有后腦勺子的那種。小孩子們管有后腦勺的頭叫“山東頭”,管“大后腦勺”的人叫“小山東”。“小山東”是個充滿貶義的稱呼,這可能和山東人闖關東有關。
在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黑龍江農村的孩子看來,中國就倆地方:關外和關內。關外就是東北,關內就是山東。進而認為中國就兩種人:東北人和山東人。他們甚至把關內看做“非我族類”。非我族類,其形必異!所以,他們把有后腦勺的人統統看做“小山東”,“小山東”也就成了一個被取笑的稱謂。
那個早晨,那位女兵的那一聲驚呼,在大妹看來并不負面,她甚至為自己沒有后腦勺而滿意。倘若當時大妹判斷出女兵這話如黑龍江孩子嘴里的“小山東”一樣負面,以她“寧死不屈”“革命戰士”的性格,會發生什么?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大型紀錄電影《中國》,片頭及開篇用大特寫鏡頭展現天安門廣場上排隊等待照紀念照的姑娘們的形象,大多數姑娘就是大妹那樣的“扁頭”,這些女孩難道都來自東北?來自黑龍江?請點擊下面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