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據貓眼專業版統計,張涵予參演電影票房累計破100億,放眼整個娛樂圈,似乎他是特別的存在。
張涵予在《中國醫生》里演張競予,現實原型是金銀潭醫院的張定宇院長。他的表演,既要還原,也要傳神。張涵予模仿了張定宇因患漸凍癥腿腳不便的走路姿態,一場無意間從樓梯上摔倒的戲是點睛之筆。
他不是說地道的武漢話,而是選擇用比張定宇口音更濃重的湖北普通話,來突出這個人物和地域特色。
在個性塑造上,當面對援鄂醫生的指責時,他拍案而起大聲反對,作為醫生與院長,底氣與硬氣十足。當談論起自己的病癥時,作為病人,他顯現出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當與患病妻子隔空視頻時,他潸然淚下,作為丈夫,張涵予演出了一個男人的鐵漢柔情。
張涵予說,“你在面孔沒有改變成張定宇院長的情況下,怎么能夠讓你的狀態、神態,你的語言,你做事的風格,那些微妙的細節,怎么能讓觀眾看完會覺得像,做到這一點我覺得就是演員該做的一個工作。”
張涵予,一張國字臉,皮膚黝黑,蓄胡,聲音低沉有力,說起臺詞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
這張招牌式“面孔”,不僅是在《中國醫生》,在近年來不斷迭代更新的國產主旋律電影里,也一直與之緊隨、前進。
01
主旋律里的張涵予
從《集結號》《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到《中國機長》《中國醫生》,張涵予擔綱主角的表演與所飾演的英雄人物,都有如“定海神針”般穩穩扎在這些主旋律商業大片里。
不僅是《中國醫生》的抗疫英雄張競予,《湄公河行動》的緝毒英雄高剛、《中國機長》的英雄機長劉長健,這些角色也都改編自當下現實的原型人物。
張涵予也演了很多過去的歷史名人,如《十月圍城》的孫中山、《建黨偉業》的宋教仁、《建軍大業》的杜月笙、《決勝時刻》的毛人鳳等,大多以配角或客串的面貌出現。
他在《智取威虎山》中飾演偵察英雄楊子榮,憑此角色拿下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沒人能演得過我”,在影片的幕后紀錄片中,張涵予就自信表示能演好楊子榮。
唱戲是他從小就有的愛好,小時候會穿上大棉襖,化妝成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經典扮相,在雪天里咿咿呀呀跟著學唱,里面的所有唱段至今都信手拈來。
在電影中,張涵予從外形扮相、臺詞腔調到散發出介于軍人和土匪之間亦正亦邪的氣質,完全融入楊子榮的世界,渾然一體,也詮釋出了一個有別于以往影視作品中的楊子榮形象。
他在《湄公河行動》里演緝毒警察,有很多動作戲,于是下功夫練體能,經常和彭于晏約去健身房,練拳、練槍,練各種攻擊技巧。
他跟當時處于轉型期的彭于晏說,“沒有真靠臉吃飯能吃一輩子的,你要有本事,你要會演。”
“會演”,是張涵予,也是身為職業演員追求的目標。即便他多次飾演英雄類角色,也要求自己要演出不同,演出特色。
演《中國機長》,他抓住的是劉傳健面對突發危機時展現出的沉著與冷靜。演《中國醫生》,他抓住的是張定宇院長的急脾氣與實干型的責任心。
“創作中,我對他們不做拔高,反而都是予以最接地氣、最煙火氣的表達。”張涵予說過,他不希望在銀幕上詮釋的這些英雄人物陷入概念化、高大全、扁平式的符號。
他都盡力去抓到他們鮮活的個性,努力做到有血有肉、有感情。
02
“唐老鴨”與“谷子地”
如果要把張涵予目前的表演履歷劃上一個分水嶺,那一定是《集結號》和他飾演的“谷子地”。
這是一部令張涵予步入一線的電影,第一次當大片男主角,就一舉奪得了包括百花獎、華表獎在內的“五料影帝”。
最初谷子地預定的演員是葛優,張涵予是配角,看過劇本后的他被谷子地觸動,他積極爭取,最后拿下了這個角色。
對于一部大投資、大制作的商業片,選擇還籍籍無名的他作為男一號,實在是個很大的賭注。
先是墜馬受傷,然后彈片嵌進了腰部,張涵予在拍攝《集結號》時經歷了許多傷痛,不過最終都苦盡甘來。
谷子地這個富有激情,有情有義的血性漢子與后半生痛苦存活的悲情英雄,銀幕上是難得一見的好角色,前后個性的反差令表演維度寬廣,難度也很大。
張涵予證明了他不僅適合演谷子地,也擁有駕馭出彩的能力,演繹得飽滿而令人過目不忘。
先前連續在馮小剛賀歲片《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天下無賊》里充當客串演員的他,也就從此“翻了身”。
張涵予身上就有著類似谷子地的那么一股執拗勁兒。
小時候他很叛逆,不愿被家人管束,常離家出走。小學時喜歡看高爾基小說,夢想成為文學少年,拿過家里的10塊錢,一個人坐車到西安,要為寫作體驗生活。
高中他學習專業配音,崇拜配音藝術家畢克、邱岳峰。因為嗓音低沉、有磁性,他經常配老生,第一次給央視譯制片配音就配了一個50多歲的老頭。
從事配音工作近二十年,從國產片《西游記》,到海外動畫片《花木蘭》《米老鼠和唐老鴨》和引進大片《教父》《蝙蝠俠》《沉默的羔羊》《拯救大兵瑞恩》《指環王》等,加加總總有兩千多集的配音體量。
《米老鼠和唐老鴨》前十集中的唐老鴨是張涵予配的,因為那時剛畢業需要下礦演出,后來改由李揚來配,李揚也順勢火了。
張涵予遺憾錯過了“唐老鴨”,幸運的是,他之后沒有錯過“谷子地”。
03
戲路的變與不變
高倉健演的杜丘,阿蘭·德龍演的佐羅,都是張涵予喜歡的演員與角色。他在吳宇森執導的《追捕》中圓夢演了杜丘,現在他也如這些偶像,成為國內銀幕上少見的硬漢型演員。
連百度百科對“純爺們”詞條的介紹,都是以張涵予的照片作為范例。
硬漢演員通常是以武打片或動作片見長,但張涵予不是。他的外形氣質是粗獷中帶有一點魅,他的聲音辨識度高,多變、可塑性強,他的表演則越來越突出一種造型性,形成獨有一體的硬漢類型。
他也并不是那么不茍言笑,在早年的電視劇《貽笑大方》《居家男人》中,他和傅彪打嘴皮的對手戲,有著北京“老炮兒”式的喜劇魅力。
在《大腕》中,雖然僅有幾分鐘的出鏡機會,也把一個話連著話,肆意暢想吹牛皮的精神病人塑造得惟妙惟肖,成了一段經典。
張涵予從配音轉表演,從喜劇演到主旋律,如今數度詮釋“中國英雄”。他在市場大片里的“領導型”功能也愈發鮮明,無論是在演員陣容還是在角色類型里,都是在一個團隊中發揮起帶頭的作用。
《中國機長》帶領一組機員,《中國醫生》帶領一幫醫護工作者,在戲份不多的《長城》和《紅海行動》中,他的角色也是一支軍隊、一艘軍艦的領導者與掌舵者。
張涵予,就像是一顆“定心丸”。
即將于國慶檔上映的《鐵道英雄》根據“魯南鐵道隊”抗戰英雄的真實事跡改編,他領銜扮演鐵道隊的老洪。戴一頂軟呢帽、披一身風衣,造型帥氣,表情冷酷,氣質有點像阿蘭·德龍演的“獨行殺手”。
這既是他對硬漢路線的延續,如《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對紅色經典進行重新演繹,也是對其塑造真實原型人物的再度深耕。
張涵予也在追求戲路的多樣化,他連續接了兩部奇幻題材的新片《鬼吹燈天星術》和《斗破蒼穹》,在前者中飾演“胡八一”。
有陳坤、趙又廷、潘粵明等版本在先,張涵予演繹的摸金校尉會是什么樣,已經勾起了很多書迷、影迷新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