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古裝劇《赴山海》原定于該月播出,因女二號演員李凱馨卷入辱華言論風波,被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等官方媒體撤下宣傳計劃,最終不得不推遲上線。
事件的起因是4月初,一段疑似李凱馨與其前助理的對話錄音在網上流出。錄音中,該女性用輕蔑的口吻表述“來中國拍戲只為賺錢”和“中國人大部分都是傻×”,這引發了網絡上眾多網友的憤怒和聲討。爆料者聲稱這段錄音為李凱馨平日言論,并指控她的人品存在“知三當三”等道德問題。盡管李凱馨的工作室在5月10日迅速發布聲明,稱錄音“純屬造假”,并表示將采取法律途徑維護權利,但網友們發現聲明沒有公章,且她過去的爭議令公眾對她更加質疑,包括曾用“Lunar New Year”淡化春節的中國屬性、校友爆料其校園霸凌等問題。
隨著事件發酵,《赴山海》的劇組迅速刪除了與李凱馨相關的宣傳材料。她在劇中的戲份占比竟高出女主古力娜扎的三倍,與男主成毅的CP線則是劇情的核心,這使得劇組面臨了尷尬的剪輯挑戰:若削減或使用AI換臉,敘事連貫性將受到影響;而重新拍攝又會導致成本大幅提高。原本被視為成毅在《蓮花樓》獲得成功后轉型的重要作品,如今卻面臨被“雪藏”的危險,連帶影響到主演的商業價值。
李凱馨對此事件的回應中強調“出生在中國臺灣,16歲回華發展”,表達了對中國的“熱愛與感激”,然而網友們指出她的新加坡國籍以及復雜的家庭背景(其母為新加坡主持人,父親曾涉毒),加深了公眾的信任危機。官方媒體的撤銷宣傳被視為政策信號,進一步凸顯出對藝人文化立場問題的零容忍。業內人士呼吁在選角時加強背景調查,抵制“雙面派”藝人,同時反思資本過度追逐流量而忽視潛在風險的現象。
目前,該事件仍在持續發酵,李凱馨代言的品牌正遭遇抵制,其演藝生涯或許也將面臨終結。這次風波再次提醒公眾人物須恪守道德和文化尊重的底線,而行業也急需建立更為嚴格的藝人審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