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份新生開學季總少不了#老師尷尬點名#的熱搜面對各類生僻字組成的名字老師們三番五次欲言又止
/多讓孩子認識幾個朋友以后就不用學語文課了/
經過內心的痛苦掙扎之后只能最后弱弱地問一聲:那個...1排6座的學生,到了嗎?
如果說當代中國青少幼年的最大特點是啥那一定是單純稚嫩的臉上寫滿了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復雜名字
上個月高達40億閱讀量的副球級熱搜話題#吳亦凡戀情#不僅給群眾來了個劇情驟變的大瓜也讓剛20出頭的小女生一夜成名
/那文字君太尊重吳老師了/
別看這姑娘貌美膚白小清新名字卻煞是狂野
好似得克薩斯州出身的日本武士——秦牛正威
有沙雕黨調侃她應該找“黔驢技窮”當男友才搭
也有考據派盲猜姑娘爹媽怕不是,一個姓秦一個姓牛再加上她是1998年出生,正好虎年父母希望她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威風凜凜所以后兩字取名正威
先甭說姑娘這事兒做的對不對得起這名字但它取的蠻符合千禧年特色是“爹姓+媽姓+名”的思路
所以也有愛搞事的網友吐槽吳亦凡原名“李嘉恒”
跟秦牛正威從名字看就代溝太大
還怎么可能在一起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的名字大有講究每個時代也都各有特色
爺爺奶奶輩的名字
幾乎是近100年來
最端莊、大氣的名字
沒有一點陰陽怪氣的違和感
就算面朝黃土的農民大爺名字也會透著一股書香世家的氣息不由得讓人mark,以便懷孕時參考
@我愛喜樂多:外公字紹儀,名楚英;外婆字曉谷,名青桃
@我是李麻麻:我外公~洛庚~超有書卷氣啊我覺得!
@青絲秀綰:爺爺叫世澤奶奶叫蘭勛,覺得都蠻好聽的。
@劍葉鳳尾草:我爺爺叫念先,太爺爺叫星樓,腫么辦,我覺得我太爺爺的名字簡直浪漫到爆!!!
@vivicalista:呃,我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小時候沒人說過,長大了也沒問起過,爺爺奶奶去世了。慚愧啊。
那個年代,幾乎每家都有份家族字輩譜供兒孫輩取名會以一首詩、或吉利話來確定后面幾十輩的輩分用字接著便車轱轆來回從詩里取字命名
所以在孩子沒有出生前名字里的三個字至少有倆就已經被族譜硬點了
除了族譜外,希望詩書傳家的也會從詩詞中摘取某一字詞或者某一事物平和美好、寓意深遠
例如白敬亭的“敬亭”便出自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連上姓氏白,頗有翩翩才子的意象
父母輩多出生在新中國初期的在那個普遍“講原則”的年代取名字太文藝,思想有問題所以起名思路便從文藝內涵走向了實用&講原則
不少人都希望用接地氣的字眼實現“人生錦鯉”的愿望所以大叔大嫂的姓名配字通常來得簡單粗暴
比如支付寶、支付順、支付花這絕對是360度無死角地展示對財富、平安和購物的渴望
此外,最為主流的取名方法還是“一片忠心向祖國”
建國初期,建國、國慶、國強扎堆抗美援朝時期,衛國、抗美、援朝涌現改造建設時期,建設、躍進、衛星聚集
十年動蕩時期,衛紅、衛東、學軍出爐
如果你在80年代的廟會趕集中隨便吼一嗓子“建國,你錢包掉了”保準一大票精神小伙向你襲來
到了80年代左右客觀講,80后父母因成長環境不好多數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傳統的輩分用字被逐漸省略只好給娃起些簡單湊活的單名
/那為啥不叫鄧多、鄧余?/
強、磊、偉、勇、杰、軍
娜、靜、麗、敏、娟、芳中國上千個姓氏的父母全都無法逃脫以上的“十字定律”
文化底蘊到底還是少了丟丟
撞名的機率還特別高
不得不說,90后是個姓名分水嶺90初還繼承著80后的遺風在“軍、明、平、洋、勇丹、瑤、翠、夢、君”的單名2.0版轉悠
95年前后出生的姑娘小伙名字已經重回內涵,并跨向了“雙名之路”不僅擺脫了重名煩惱父母也多了一層施展才華的空間
金庸武俠、瓊瑤小說......“語嫣、子健、倩云”等類似風格名字頻出娃的名字證明了父母們年輕時的那點精神食糧沒白吃
如果想不出那么高明的“倩倩、欣欣、娜娜”等疊字也OK總之,念起來順口就行
可能是港臺韓偶像劇帶來的潮流
也或許是受各類小說網的影響千禧年后的寶寶們
名字念起來純愛感十足女娃聽起來單純可愛即將跌倒男娃聽起來深情款款富家闊少
/所以男主到底是誰???/
除了類似“秦牛正威”這種父母成語名外還有些家長對生僻字情有獨鐘起些《康熙字典》都沒有的冷門字說實話,7歲孩子寫這種名字寫上一年青春叛逆期指定會提前到來
/尹...愛啥啥啥吧/
此外,還有家長覺得名字不重要反正孩子親生的,自己不嫌棄就行于是,與“王八蛋”類似沙雕脫俗的名字就這么陸續隨意地出現了
比如這位叫“王星期二”小哥還是老妹可能你就只是父母某個紀念日的人形提示器罷了
在飯圈文化省略語流行的今天聊天都是“ssfd、xswl、zqsg”
文字君也有理由相信即將到來的2020年代的寶寶們名字大概率會是這種字母組合來紀念老母親們為小哥哥的打call歲月
此類名字貌似簡單實則能帶來極大困擾
例如學生名叫蔡NM老師是該念成拼音字母“蔡呢摸”還是大寫英文字母“蔡嗯愛慕”還是直接念成“蔡尼瑪”呢?
孫子兵法《用間篇》說到:
要搞間諜活動,首先是要知道姓名所以名字是和人的權力相關
蘇軾在《送路都曹》詩引中說:“予幼時聞父老言,恨不問其姓名”意思是說,被美好的文學之美打動后想追尋到底是何人寫出這樣的好句名字也和人的才情相關
在《千與千尋》里丟失了名字的白龍就被湯婆婆用個假名禁錮住名字也是“最短的咒”最終在千尋的幫助下找回名字,也找到了生命的出路
鮑勃·迪倫也曾說過:“有人生來名字就不對、父母也不對但你可以叫你自己喜歡的名字這是一塊自由之地”所以名字更是“你要成為誰”的祝福
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對自己名字的喜愛程度與自尊程度成正比這項研究一共進行了6個實驗發現人們對自己名字的喜好程度與整體的自尊程度、幸福感正相關也就是說更喜歡自己名字的人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
“取名”,是每個父母給新生嬰兒帶來的第一件美好事情每個名字都是對孩子一生最珍貴的期許所以爸爸媽媽們,可別為了自己一時爽讓孩子將來在燈下默默哭哈~
上一篇:1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