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程東】美國國務院7日宣布已批準對臺灣出售價值1億美元、為期5年的“愛國者導彈工程服務”(IESP) 及“戰場監視項目”(FSP)項目計劃。這是拜登政府上臺后,第二次核準對臺軍售。國臺辦7日對此表示,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只會加劇臺海緊張動蕩,一步步把臺灣推向災難。同時有輿論爆料,此次軍售案實為臺灣又當了一次“冤大頭”。
1億美元服務費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此次賣給臺灣的項目包括維護“愛國者”導彈系統所需的設備和服務,為期5年,總價約1億美元。該導彈系統的主要承包商是雷神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此,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8日表達“誠摯感謝”。臺灣“國防部”8日稱,美國政府已針對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的程序,該案有望在一個月后正式生效。同一天,臺“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此舉充分展現華盛頓對臺灣“國防”的高度重視,讓臺灣能實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
親綠的《自由時報》8日稱,這項軍售案意外披露臺灣先前“愛國者2”導彈性能提升案的實質內容,即提升為“愛國者”制導增強型導彈。該導彈經戰力提升后,具有防范、攔截射程達到600公里的敵方彈道導彈,以及對臺進行低空攻擊、雷達截面積較小的巡航導彈等軍事威脅的能力。該報稱,臺軍防空導彈部隊防空主力裝備,除了使用“愛國者3”“愛國者2”及“天弓2”“天弓4”之外,也已用“愛國者3”對美軍購案的結余款增購一批增強型導彈,計劃在2025年和2026年分批完成交運及部署作業。
國臺辦批評謀“獨”挑釁
去年8月,拜登政府首次對臺軍售案中,核準賣給臺灣40門M109A6自走炮、20輛M992A2系列野戰炮兵彈藥補給車和一套先進野戰炮兵戰術數據系統(AFATDS),當時的軍售總額是7.5億美元。今年1月,英國路透社又披露稱,美國政府正在尋找方式來加速交付新一代F-16戰機給臺灣,以此來強化臺灣回應解放軍“威嚇”的能力。報道還稱,臺灣民進黨當局也曾私下請求美國政府能加快戰機交付速度,但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直言,這取決于美國政府是否認為大陸帶來的“軍事威脅”比伊朗與俄羅斯還大。
對于美國政府有關部門最新的對臺軍售,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7日表示,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把臺灣老百姓血汗錢用來購買武器,挽救不了“臺獨”必然滅亡的命運,只會加劇臺海緊張動蕩,一步步把臺灣推向災難。“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在涉臺問題上玩火,糾正對臺售武的錯誤行徑,停止利用‘臺獨’分裂勢力損害中國利益,回到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的正確道路上來。”
要養美方代表“全家”
然而本次軍售的背后,卻是臺灣又被強迫當了一次“冤大頭”。聯合新聞網8日稱,1億美元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費用中,最大筆的項目是雷神公司的導彈系統技術協助顧問費用。實際上,這筆款項是臺方“向美方低頭的結果”,等于是借此重新加入“愛國者”導彈使用方的“入會費用”。
聯合新聞網詳細介紹稱,臺軍各項對美軍購裝備案向來有一筆相當沉重的人員維持費,但不是為養臺軍官兵,而是養美方各式軍備商駐臺技術協助顧問代表費用。甚至,美方技術代表大多非單身赴任,而是舉家赴臺,“全家駐臺費用都要臺方負擔”。
據了解,臺軍采購AH-64E“阿帕奇”直升機“天鷹項目”,去年就應結案,但美方提出余款不返還,而是直接投注在技術代表駐臺上,臺陸軍至今還在與美方周旋。同樣,“愛國者”導彈系統技術協助顧問費用已執行多年——2020年,雷神公司提出1億美元的高額款項,臺空軍認為過高,一直未付。雷神于是向美軍投訴,事情鬧到美國在臺協會,并試圖向臺當局高層反映。最后雷神竟取消臺軍“愛國者”使用方的資格,不讓臺軍參加使用方年會,甚至揚言不執行臺“愛國者”導彈軟硬件的例行升級。
報道稱,去年2月,臺“國防部長”邱國正上任后,在美方壓力下允諾以分期付款方式償付這1億美元,也就是此次軍售案。也就是說,臺軍以分期支付這1億美元,實際上只是換取重新加入“愛國者”使用方的行列,并由雷神技術代表赴臺執行導彈系統軟硬件升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