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主要流派
漢代就出現形法理法分野,唐宋以后更是支派林立。現代還存在港臺流派的新發展。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避免學術化術語堆砌,二是厘清各派實際應用場景。
理氣派的三大分支(三元、三合、玄空),這是當代爭議最多也最活躍的部分。臺灣的飛星派和八宅派在商業風水中的混用現象也值得說明。
各派核心差異其實在于“氣的認知”。形勢派重地形藏氣,理氣派重時空聚氣,日韓流派則本土化為“地氣”概念。
風水在歷史發展中分化出眾多流派,其核心理念可歸結為 “形勢”與“理氣”兩大體系,后期又衍生出地域性分支和現代變體。以下是主要流派的詳細解析:
一、核心分類:形勢派 vs 理氣派
對比維度
形勢派(形法)
理氣派(理法)
核心理念
“千尺為勢,百尺為形”
“氣運流轉,方位定吉兇”
理論焦點
自然地貌(山形水勢)
時空能量(星象、干支、卦理)
關鍵技術
目測觀察、地形分析
羅盤定位、數學推演
起源時代
唐代成熟
宋代鼎盛
代表人物
楊筠松(楊公)
賴文俊(賴布衣)、蔣大鴻
經典著作
《撼龍經》《疑龍經》
《催官篇》《地理辨正》
二、形勢派(形法)
1. 巒頭派
核心理論:
專注地形實體,提出 “龍、穴、砂、水、向”五大要素:龍:山脈走向(生氣來源)穴:氣場聚集點(建筑選址)砂:穴場周邊山丘(青龍/白虎等護衛)水:河流湖泊(聚氣關鍵)向:建筑朝向(配合地形)實踐重點:
尋找“四靈之地”(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格局。2. 形象派
核心理論:
將山體擬人化/動物化(如“獅形山”“筆架峰”),通過形態聯想判斷吉兇。典型應用:
認為“文筆峰”利科舉,“刀槍山”主兇險,多用于陰宅選址。形勢派優勢:環境經驗科學性強,現代景觀設計常借鑒其地形分析方法。
三、理氣派(理法)
1. 三元派(玄空風水)
核心理論:以 洛書九宮 為基礎,結合 三元九運(每20年一運,180年一周期)。用 飛星盤 推算方位吉兇(如2024-2043年為下元九運,離卦當旺)。關鍵技術:
排盤涉及 “替卦”“挨星” 等復雜算法,需精確計算房屋坐向與建造時間。影響力:
港臺主流風水術,代表著作《沈氏玄空學》。
2. 三合派
核心理論:強調 “龍、水、向”三合(地支申子辰、寅午戌等三合局)。以 十二長生宮(長生、帝旺、墓庫等)判斷水流吉兇。關鍵技術:
使用 “七十二龍”羅盤,注重水口(水流出口)方位。分支:
古法三合(重龍脈)、新法三合(重水法)。
3. 八宅派
核心理論:將住宅按坐向分 東四宅(坎離震巽)/西四宅(乾坤艮兌)。把人按出生年分 東四命/西四命,強調“宅命相配”。關鍵技術:
用 “大游年”口訣(如“生氣、延年、天醫、伏位”)定八方位吉兇。爭議點:
命卦劃分簡單化,被批評為“機械風水”。
四、地域流派
1. 江西派(形勢派正統)
發源地:贛州楊仙嶺(楊筠松隱居地)。特點:重龍脈氣勢,少用羅盤,口訣秘傳(如《楊公滴滴金》)。2. 福建派(理氣派代表)
核心人物:宋代賴文俊(著《催官篇》),精于星象推演。特點:融合天文歷法,強調“天星照穴”。3. 徽州派(形理結合)
實踐焦點:村落水系布局(如宏村“牛形水系”)。技術遺產: “水口園林”設計影響現代景觀生態學。五、現代變異流派
流派
理論特點
科學爭議點
飛星派
簡化玄空飛星,強調流年吉兇
宣稱“五黃煞致癌癥”無醫學依據
命理風水
八字命局與住宅方位綁定
統計學顯示相關性<5%
量子風水
套用量子糾纏解釋“氣場”
被物理學家集體駁斥為偽科學
流派融合與沖突
歷史對抗:
清代《地理辨正》引發 “玄空vs三合”百年論戰,蔣大鴻斥三合派為“偽法”。現代調和:
商業風水師常 混用形法+玄空(如看地形后飛星布盤),被學術界批評為“理論混亂”。關鍵分歧的本質
圖表

:
形勢派原理多符合 環境工程學(如通風、地質),理氣派則依賴 非實證的數學模型。實踐建議
民居選址:優先采用形勢派分析(地質安全/日照通風)。室內布局:謹慎參考八宅派(避免機械套用命卦),可結合環境心理學。商業應用:警惕飛星派的“流年恐嚇營銷”(如每年更換財位)。真正掌握風水需理解:形勢是載體,理氣是算法,脫離地形談方位如無根之木。各派皆有智慧與局限,當代使用者當以科學精神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