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就是“久”四就是“死”?數字的寓意可不止諧音梗
73 2025-07-22
我老家在四川盆地邊上一個山坳坳的小村。上周二,村里王叔家為選新墳的事吵翻天了。老爺子非要在半山腰挑塊地,說什么"墳后不能留路"。兒媳婦急眼了:"現在村道窄得很,路都不好走,您這講究哪來的?"
老王頭翻出本泛黃的舊書指著:"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墳后有路,家里人會斷根。"可他孫子蹲旁邊玩手機,刷著短視頻直搖頭:"爺爺,現在都搞虛擬墓園了,還講究這?"原來鎮上新開了個殯葬公司,專門幫人建網上紀念館。
隔壁村李家去年遇到過這事。他們把先人埋在半坡,后面剛好挨著村道。結果第二年鄉政府擴路,把墳地推了。這事讓老人們記得更深了規矩的重要性。但年輕人都覺得:"公路總要修的,早晚會動土,管他啥后路前路?"
有意思的是,前兩天我在鎮文化站看到地圖。原來不只是咱們這兒講這個規矩,云貴那邊山里的人也忌諱墳后有水路,江浙水鄉反倒怕墳前有橋。有個大學生做調研說這跟老祖宗看地形有關,不過具體咋回事他也說不清。
上個月鎮上開了個"民俗文化節",某旅游公司把風水禁忌做成了體驗項目。城里人花二百就能跟著"大師"找風水寶地。那天現場擠滿了游客,有位戴眼鏡的姑娘還開玩笑說:"要是真有龍脈,我現在就買塊地!"
最近民政局推廣火化改葬,給補錢還發補貼。但我表哥當了殯葬員后說,很多老人臨死前還是堅持要土葬。"寧要土里躺,不要火化灰",這話在老人圈里傳得很開。年輕人倒是無所謂,但總要遷就老人的意思。
前幾天我去老槐樹下遇見三個老頭在曬太陽。戴草帽的老張說:"我看有些新樓盤怕啥。"光頭李叔接話:"現在造房子挖機一鏟子下去,管你啥龍脈不龍脈。"旁邊賣豆腐腦的劉嬸插嘴:"我家孫子問為啥墳前能熱鬧,墳后就得冷清?我哪知道,祖宗留下的唄。"
清明節那天無人機航拍特別多。有個搞直播的小伙子舉著機器在山頭轉,專門拍墳地周圍路況。他說好多網友想看看傳統規矩到底是咋回事。有意思的是,不少掃墓的人走到半路就掏手機,用導航找路,完全不管老輩子說的忌諱。
村里新修的公墓區挺有意思。分兩片,一邊按老規矩布置,另一邊全是平地不留標志。王叔最后選了中間地帶:"前后都留點空地,兩邊都照顧到。"他兒子倒好,把二維碼刻在墓碑上,說這樣子孫掃墓方便。
后山王嬸家剛出生的娃滿月那天,全家人在討論起名字。老人念叨著"名字要合生辰八字",年輕父母卻在刷星座運勢。我看這就是老規矩和新思想在打架,但大家也都習慣了互相遷就。畢竟日子要過下去,規矩得慢慢變。(全文約11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