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種盆茶,好看、好聞還能喝
52 2025-07-28
買房挑樓層真讓人頭疼。有人怕高,有人怕低,還有人躲著13層走。但問了幾個住了幾十年的老鄰居,發現他們選樓層其實有門道。今天我就把他們說的那些實在話整理出來,省得大家被網上那些玄學說法帶偏。
老小區住過的人最清楚,低層樓確實麻煩。一層兩層潮氣重,夏天蚊子多,冬天冷風往縫里鉆。三層往上好點,但要是沒電梯,爬樓累得慌。六層其實挺合適,剛好中間位置。老樓沒電梯的話,爬六層不費勁,窗戶開開通風也好,晾衣服曬被子也夠用。我有個表叔在老小區住了二十年,他說他們樓六層的房子賣得最快,價格還比一層三層高。
九層樓高不高?剛好能避開地面噪音。樓下廣場舞的音樂、汽車喇叭聲,到了九層就聽不太清了。要是樓前有綠化帶或者小公園,九層的視野剛剛好,能看到樹和花,不會像高層那樣只能看天。有位阿姨說她住九層十年,夏天曬被子不用搶陽臺,因為樓層高蚊子少,晾衣服也不怕潮。
現在新建的樓動不動就是十八層往上,中間樓層反而更吃香。比如十一層,開發商常把樣板間放這兒。為啥?因為電梯到這兒速度適中,不會堵在頂樓,也不會讓高層住戶等太久。要是突然停電,從十一層往下跑樓梯也比二十層輕松。我同事去年買了個新樓盤,特意選了十一層,他說物業說這層住戶投訴最少。
說到十三層,很多人繞著走。但其實這層和十二層十四層沒啥區別,就是數字聽著別扭。有個做房產中介的朋友告訴我,十三層房價常比同戶型低幾千塊,年輕人買來投資挺劃算。現在年輕人也不太信那個,只要戶型好價格合適,十三層照樣搶手。
十五層往上算高層了,好處是安靜。樓下人說話、狗叫啥的都聽不見,晚上開窗睡覺特踏實。不過樓層太高也有問題,比如三十層要是電梯壞了,爬樓夠嗆。但十五層剛好不那么高,蚊蟲也不愛往這層飛,潮氣也上不來。我二舅家在十五層住了五年,說夏天比低層涼快,冬天又比頂樓暖和。
十八層樓高,視野開闊。要是樓間距夠大,站在陽臺上能看到整片小區,甚至遠處的高樓。很多樓盤把十八層設計成大窗戶戶型,采光特別好。有位鄰居說他們樓十八層的房價比中間樓層貴兩三萬,但賣得最快,因為裝修成 loft 就像個小別墅。
選樓層沒標準答案,但老住戶的經驗值得聽。六層爬樓不累,九層安靜通風,十一層應急方便,十三層價格實惠,十五層隔音好,十八層視野佳。關鍵得看自己情況,家里有老人挑中間層,投資的話選中間偏上的樓層,要是不在乎數字,十三層能省不少錢。
買房前多問問住過的人,別被網上那些“風水說”“數字禁忌”騙了。樓層數字不重要,住得舒不舒服、賣不賣得出手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