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風水知識:庭院植物的栽種方位宜忌?大樹最好在什么方位?
168 2025-07-30
大家好,我是藍白。
今年我看過最沙雕的新聞之一,是有人在網(wǎng)上賣銀行土。
銀行這倆字我認識,土這個字我也認識,仨字連一塊我就不認識了。
原來是在銀行門口花圃花盆里代挖土,還得挖五大行的,說是能招財化煞氣,為了保真還拍視頻為證。
這個賺錢賽道,讓月薪3K的銀行大堂經(jīng)理知道了都要落淚。
不是,買這玩意的難道不明白:這挖的不是銀行的土,是市政的呀。
一個真敢挖,一個真敢買,很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網(wǎng)下架了。
這可能是最近兩年玄學消費大行其道的一個縮影。
小紅書上搜“塔羅”“占卜”關鍵詞,有上百萬篇筆記;電商平臺上,主營塔羅占卜、星盤分析的店鋪林林總總,算一次從幾塊錢到上千塊錢不等。
玄學消費也講究四個字:與時俱進。
如今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西方的星座運勢塔羅牌,還擴展到東方神秘力量的祈福手串、水晶。
比如deepseek帶火的水晶,輸入生辰八字,算法直接給建議,粉水晶招桃花、黃水晶生財運、綠幽靈利事業(yè)、紫水晶漲智慧、海藍寶緩解焦慮、黑曜石吸收負能量。
嗯,從路邊攤先生到AI神器,算命,其實是一種更適合國人體質(zhì)的心理咨詢。
水晶手串去年就開始火起來了,飛瓜數(shù)據(jù),最近一年,抖音上水晶的單日直播銷售額翻了10倍,伊能靜、于正、董潔都在賣。
一模一樣的東西,古玩市場地攤上幾十塊錢,明星念段磁場、能量、療愈、靈性成長之類的雞湯,幾百上千的手串粉絲們嗷嗷下單。
人明星說了,這個世界是個巨大的磁場,賣的不是玄學,賣的是量子物理,這話愛因斯坦聽了都要哭著當一回家人們。
刷過幾個短視頻,左手黃水晶招財,右手黑曜石辟邪,脖子上掛紫水晶助眠,渾身嘰里咣當blingbling的全是石頭,這是要變身石磯娘娘啊。
除了銀行土,星座,還有寺廟經(jīng)濟和刮刮樂。
自2023年以來,寺廟游熱度暴漲,1年時間,景區(qū)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高達310%,30歲以下年輕人占比達到44.31%。
誒?咱不上課,不上進,不上班,只上香,你打我撒。
傳統(tǒng)上香有三大目的:婚姻、事業(yè)、考試。
有佛祖,菩薩,太上老君,有文曲星,關二爺。有送子的,管高考的,保平安的,分工不同。
年輕人上香不太一樣,沒有三跪九叩般的虔誠,吃素齋聽歷史看建筑,更像是在打卡和探店的間隙,順便許個發(fā)財和意中人的愿。
為玄學花錢的,還有彩票。
財政部數(shù)據(jù),2024全年,全國共銷售彩票6234.86億元,同比增加437.90億元,增長7.6%,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誒?咱不買房,不買包,不買醉,只買彩票。
樂透數(shù)字型、競猜型、基諾型彩票都在增加,即開型彩票賣了1160.57億,降了2.5%。
這個數(shù)字其實掩蓋了刮刮樂的火爆程度。
去年4月份之前,即開彩票賣了將近500億,火的一塌糊涂,玩刮刮樂的以18-24歲年輕人為主,女性占比高達64%。
老登們還在守著開獎時間費腦算來算去,小登這邊,不要跟我談什么技術分析,一翻兩瞪眼,玩刮刮樂就是一把梭。
聽說有人刮上癮了,成本的買,天天買還不過癮,還有去開彩票店“以販養(yǎng)吸”的,屬實逆天。
讓你們這些不知道賭性成癮有多厲害的,去大A轉(zhuǎn)一圈就老實了。
從去年4月之后,因為受到印制費總額約束,即開彩票的供應遠遠跟不上暴增的銷量,彩票店貨源緊缺,全年增速自然下降。
我覺得,這一波玄學消費的反常識之處是:越年輕,越愛命理,學歷越高,越信風水。
逛寺廟也好,買彩票,帶手串也罷,調(diào)侃歸調(diào)侃,我是不贊成用理性思維打上“智商稅”標簽,去批判玄學消費的,過于離譜的像銀行土當然除外。
時代背景的歸因,似乎更重要。
還是以隔壁為例吧,日本上世紀90年代開始,年輕人對“戀愛”、“交友”的社交意愿減退,終身未婚率明顯上升,到2020年,男性終身未婚率達到26.7%,女性終生未婚率達到17.5%。
人終究是群居的情感動物,缺失的安慰,需要找到宣泄的出口。
野村證券的報告用了兩個詞來概括:“Emo”和“Chill”,展現(xiàn)了日本年輕人的AB面。
“Emoi消費”是傷感、悲傷、懷舊、可愛等無法言明的情感表達,而“Chill消費”指的是冷靜、放松、自在的狀態(tài)。
他們在尋求能夠引發(fā)情緒波動的事物同時,對平復情緒波動的治愈性消費渴求也在增加。
比如,虛擬寵物,乙女游戲,騎行,露營,接近戀愛體驗的“推活”開始流行。
這就是一邊Emo,一邊Chill的“怪”現(xiàn)象。
這一點跟咱們現(xiàn)在挺像的,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帶來的生存焦慮、不婚不戀愛,使人變得情緒化。
年輕人開始反感消費主義,房子能租就不買,汽車能代步就行,手機能打游戲就行,吃飯團購就行。
網(wǎng)絡上孤獨,迷茫,搞抽象,發(fā)癲,躁動,憤怒的聲音越來越多。
這些溢出的,無處安放的強烈情感需求,又需要一個載體來承接,比如:泡泡瑪特的盲盒,阿b的虛擬主播,電臺的助眠白噪音。
一邊emo,一邊chill。一邊發(fā)泄,一邊治愈。
對,上香,算命水晶,星座,彩票,這些玄學消費也是如此。
星座運勢一周推送一次,水晶可以頻繁復購,上香可以一把接一把,彩票可以一直刮。
誰的遭遇都能往上套,比如,“你外表堅強內(nèi)心敏感”、“金牛下周要注意工作中的小人”,“庚金八字適合佩戴紫水晶,以平衡思維和情緒”之類的車轱轆話。
內(nèi)核是一成不變的,至于方位,八字,體質(zhì),磁場,天文,簽運,只是表面鍍金的包裝。
馬三立有個相聲叫《相面》,把算卦的諷刺的夠嗆,里面有句臺詞:“都套子活!什么“天書”啊?也是他們編的!”,大概齊一個意思。
我記得十幾年前去青島一個廟里,就那種來回加起來300塊的低價購物團嘛,導游說算事業(yè)超靈的。
我興沖沖湊過去,一位穿著粘著油漬的牛仔褲上身道袍四川口音的大哥上下打量我后,正色道:小伙子你為人耿直,要學的圓滑些,日后必有所成。
我一聽快哭了,大哥你就是我知己啊,終于找到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了。
接著大哥遞給我一炷香,說往功德箱里投50元也行,100元也行,看我心誠與否。
鬧半天,原來不是免費的。。。
轉(zhuǎn)身走的時候,依稀聽到大哥對下一位說“你性格就是太直了”,你擱這復讀機呢。
后來我才知道,這叫“巴納姆效應”:在面對模糊信息時,容易產(chǎn)生認同感。
放到現(xiàn)在也是一樣的,玄學消費的共同特征是:高頻,低價,即時滿足。
靠生存焦慮(收入下降)、情感缺失(缺愛)、身份認同(社交屬性)激發(fā)共鳴。
醫(yī)學界有句話:偶爾治愈,總是安慰。
因為治愈生理難如登天,醫(yī)生只能安慰“堅持一下,該面對就面對”,病人該絕望還是絕望。
在玄學界,這句話應該反過來:偶爾安慰,總是治愈。
因為安慰心理易如反掌,卻治不了對未來的迷茫,彩票水晶星座風水有辦法,它會告訴你“好運馬上來了啊”,給人以希望。
花錢,買的是看漲預期。跌了?那是你心不夠誠啊小伙子。
其實,玄學消費沒幾個人真信,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你那么一說,我那么一樂。
生活已經(jīng)夠累了,房子車子買不起,買手串子刮樂子還要被管嘛?花小錢買開心罷了。
偶爾玩玩,不是智商稅,沉迷其中才是。
玄學最怕的,是把人整魔怔了,一味相信神秘力量對命運的規(guī)訓,腦子里全是金木水火土,評論區(qū)天天擱那“接接接”的,卻忘了:
持久的學習能力、旺盛的好奇心、具體而微的行動、真誠的共情能力,才有可能掙脫內(nèi)耗與迷茫。
我是藍白,今天先聊到這,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