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怕蟾蜍入屋,就怕門前三棵樹”,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74 2025-08-03
原題:你認識這個怪字么?
文/倪方六
到全國各地去旅游,我最有興趣的是感受各地的民俗文化。前些年,江蘇蘇州東山鎮請我過去看看,希望幫他們主編一本書。當地一位陪我參觀的先生特請我到一個地方看看,讓我幫他們認一個字,說全國各地來了不少專家都不認識,當地人也不認識,導游都不知道介紹。
我覺得怪了,什么樣的字連專家和當地人都不認識?這看了以后才發現,這是中國江南民間民俗文化中確實不多見的一個怪字——
我當時開玩笑說,這是江南民俗第一怪字。此字刻在一塊石頭,然后砌進墻體。這是什么字,讀什么音,什么意思,砌進墻體又為什么?考證后我發現,這是江南民俗文化中的一個“避邪密碼”。
其實,要破解這個密碼并不難,得從民俗文化和歷史談起。
東山的“風水”
東山鎮在太湖邊上。當地人在擇址、破土時,必請陰陽先生前來相地擇吉。陰陽先生是堪輿家的俗稱,他就是人們常說的風水先生。
陰陽先生被請來后,都會在農家力所能及的范圍里選擇宅址,確定方位。選址定位常常選御寒防暑之地,以前有平坦開闊之地、略彎的河流為佳,無“沖”為上,有“沖”為下。箭形的河、筆直的路、露天糞坑、高大墳墩、屋脊的蚩尾等物對準大門為“沖”,不宜選。
與中國其他地區一樣,東山房屋在朝向的選擇上, 也流行坐北向南,喜陽惡陰,這是盡量給房屋給“陽氣”。主屋多朝南,但朝南忌正南向。在中國傳統建筑論理,正南和正東煞氣太盛,一般民房難以承受,壓不住,只有皇家的金鑾殿、官府衙門以及寺廟、道觀才能取“子午向”,一般都是取南稍偏東或南稍西向。
圖:東山民宅
雖然造房子講究風水,家家都想有個好風水,但東山人并不搶風水,這是十分難得的。
東山民房基址多選在山麓山坡處,可因地就勢建筑房屋,誰高誰低并不計較。但在大山塢或小塊平地上,毗鄰的幾家,屋基地的相對標高必須在同一水平線上。傳統認為,誰家的屋基低,誰家就得晦氣,不吉利。各戶的屋基一樣高低,誰也不占誰的便宜,有福大家享。
倘若有人不遵照統一標高造屋,可到別處另建。但是如果有后來者,也必須接受這個前面的標高。這是一條約定俗成的鄉村規矩,誰不遵守誰理虧。
而在建房時,也要左鄰右舍的感受,脊忌對準堂屋及明間正梁,以免煞氣傷人;對門有煞氣,忌開門見峰。前包沿的檐水和后包沿的檐水,兩家之間不能相連,這也犯忌,即俗話說的“前沿接后沿,年年哭漣漣”。
過去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倘若村子里發生難產、火災、小孩溺水等意外事故,賬都算在不守規矩,“破壞風水”的那戶人家頭上,要向受害人家賠禮道歉認不是,燒香點燭,齋豬頭,放炮仗,以消除不吉。
東山的“陰陽”
東山中型以上的宅第,一般都是前堂后寢,以廳堂后檐的庫門為內外兩宅的分界線。廳堂是外宅的中心,供婚喪慶典和接待貴賓之用;內宅是主人的生活起居用房。
小戶人家一般只有墻門間和樓兩進,但也強調“暗房亮灶”,以符“亮灶發祿、暗房聚財”之說。房屋間數也有講究,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舊時農家在建筑上相信奇數吉利。他們的住宅廳堂,千篇一律都是正屋三間,加上其他設施,總數也是奇數,這里面就含有風水的秘密。
房子建好,不能隨便入住。
圖:東山新建房子,雖然很現代,但進住前仍有民俗講究
《東山鎮志·習俗》記載,進宅之前,要請陰陽先生算算。進憲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要在灶上燒“發祿火”,連續燒水直到把灶烘干;其次是祭祖宗,即祭家神,家神是全家的守護之神。一桌酒席放廿四雙筷,意即包括所有列祖列宗在內,撤桌后要把祖宗靈牌搬到家堂樓上,無樓的把放牌位的木龕掛在明間之后間的頂上。祖宗牌位安置后,再置一桌酒菜用來祭宅神,宅神是保護家宅安泰之神。祭畢,方可搬家具進來。
過去,入住后家里如果有人生大病,則要請道士念經,用雞血灑于宅院四周,稱為“破法”。
需要時,會再請來陰陽先生診斷風水上的毛病,查出問題后要施法術“解沖”,以求辟邪。一般會采取厭勝之術,此即俗話所說的“一物降一物”。
走在現在的東山老街古巷里,細心一點便可以發現陰陽先生的厭勝遺跡。由于東山面積有限,地理空間嚴重不足,所以即使宅基地有風水問題,也只能在上面建房。解決問題的辦法便是采取施法鎮宅。
東山的“怪字”
常見的,是在墻跟門邊置鎮宅之石,常用五種石——
“山海鎮石”,在一塊長約1米、寬0.45米左右的條石,陰刻“山海鎮”三字,將鎮石放置在路口、門口或其左、右側均可。
“石敢當”,為了增化法力,一般請出“泰山神”,陰刻“泰山石敢當”五字,豎在屋角,對準直沖而來的弄口。
“石磨盤”,有時直接用半爿磨盤 放在大門邊的墻上。
“碑”,這是相當特殊的一種鎮宅之石。這就要說到文首提及的怪字了。
這個字在一個叫陸巷村的一家民宅墻體上。關于這個怪字,許多人看后的第一反映是“認不識”,其實它是一個流行一千多年的俗體字,從《漢語大字典》等常規字書是可以查到,只是不是那種寫法,查《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古字書,是可以直接查到這形體的。原來,這個字,就是“捽”字的俗體。
此字zuó,為一個動作,除了像東山墻體上那種寫法,民間還將“捽”字寫作——
“捽”在吳語中使用普遍。此字是什么意思?《說文解字》釋,“捽,持頭發也。從手,卒聲”。
圖:砌進墻體的怪字
那此字刻于鎮宅之石上面,用意又何在?
漢字屬于表意文字,“捽”字也不例外,其民俗學原理也在“表意”二字上。刻在石碑上的“捽”字,是用來嚇乎妖魔鬼怪——小鬼,如果你敢來作祟,揪住你的頭把,摔死你!如此厲害的字,鬼怪能不怕嗎?將此刻有此字的石碑置于一個丁字形路口,運用上與“泰山石敢擋”是一個民俗學原理。
所以,聯系東山人的趨吉心理,在當地出現這個怪字并不奇怪。
東山的“避邪”
東山是水鄉,近湖近海,過去的東山人對神靈很迷信,此俗至今留存。在東山,墻上門頭置一般都置有辟邪之物,這類物件主要有五——
“八卦圖”,在一塊直徑一尺左右的圓形石上,雕刻出八卦圖案,砌在大門左邊的前包檐墻上。
“黃老虎”,砌在大門左邊墻上,用泥灰塑造一老虎頭,頭頂塑“王”字,齜牙咧嘴,形象兇悍,因涂以黃色,故稱黃老虎。
“瓦老爺”,陶瓷制品,身長給一尺,面目和善,表情呆板。傳說中,瓦老爺的原形是姜太公,當年姜太公成仙歸天時,天上的神位已坐滿,玉皇大帝只好封他為“瓦老爺”,替百姓護衛宅院。瓦老爺也受香火,但香火必須在燭上點燃,不在燭上點燃的香火他是享受不到的,蘇州人因此遂有燭上點香的習慣。瓦老爺地位雖低微,但神管不了,妖魔鬼怪卻怕他,所以他能壓邪鎮宅保太平。
“照妖鏡”, 原來是圓形銅鏡,現在改為玻璃圓鏡。有的嵌在大門上面檻上,有的嵌在脊枋上。東山人過去相信妖魔鬼怪從來不知自己的模樣,當它們企圖進屋作祟,走到大門前,照妖鏡使其看到自己的猙獰面目,從而嚇退之。
圖:墻上的辟邪物,很有水鄉漁民的特色,在照妖鏡后又設“漁網”,網住鬼怪,想跑也跑不了
“千只眼”,圓形的魚網狀物,用微型魚叉懸掛于大門上的檻上。那一個個網孔表示一只只眼睛,如果鬼怪來了,逃不過監視,也逃脫不了,會被被捉住。“千只眼”與“照妖鏡”是一個民俗功能的兩種形式,有時還在后面再貼“照妖鏡”,以增加法力。
如果朝東山古的古建屋脊上看看,還會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屋頂做蚩尾脊或紋頭脊、鴟吻脊,傳說他們都是魚尾星的衍變物,相傳是魚尾星是水精,能化解火災。
與蚩尾脊具有相同民俗學原理的,還有“磚雕魚”,常砌在塞口墻上。大家都知道,魚是水中動物,可克火災呢……
這些零散于全國各地的辟邪民俗, 能在東山一個小鎮上集中地見到,不能不說是一個民俗標本奇跡。而在這個“江南民俗第一怪字”出現在東山,也是過去當地原生態民俗的反映。
上一篇文章是《中國考古史上迄今最令人稱奇的七次美食考古發現》,是考古新發現方面的內容,對考古有興趣及美食愛好者可以看看。
說明:梧桐樹下戲鳳凰 是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內容以歷史、考古、盜墓、風水、收藏為主,提倡無負擔閱讀。文章除注明外,均為倪方六原創,有版權,使用請事先聯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