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人,去了趟浙江麗水,忍不住想說說,麗水給我的印象
我是河南人,這些年東跑西顛,見過不少地方的山也看過不少水,可要說讓我心里惦記著的,浙江麗水肯定算一個。
當初聽說麗水,腦子里其實沒什么概念。
江南水鄉那些畫面,大多是電視里看的,白墻黑瓦,小橋流水,說實話,真沒覺得跟自個兒有啥關系。
可人這事兒就怪,等你真有一天站在麗水,才知道原來自己想的跟人家實際的,差著不止一點半點。
下高鐵那會兒,第一口空氣就讓人犯暈,帶著點甜味兒,像瓶蓋沒擰緊的礦泉水。
天藍得不像話,云就在山頭上打滾,小時候畫畫時胡亂涂的云朵,真就在這天上飄著。
河南大平原長大的人,見慣了黃土地和熱風,這種帶點水氣的空氣,吸進肺里像給嗓子沖了涼茶。
別看麗水城不大,甌江把城市一分為二,水多樹多,走哪都綠得晃眼。
街上人不多,大家走路說話都慢,像踩著棉花。
早晨公園里一群大爺大媽,有打太極的,有拉二胡的,抬頭就能看見臉上那股專注勁兒。

河南家鄉的廣場舞都是晚上跳,這邊天一亮就先舒展筋骨,像一天的忙活還沒開始,先給自己熱個身。
住的地方選在江邊,老板說晚上能聽見江水流。
我還以為他吹牛,結果真開窗那一刻,水聲嘩啦啦的,混著遠處青蛙叫,跟小時候夏天院子里乘涼時的感覺有點像。
麗水的天亮得早,五點多天就泛白。
江邊晨練的人不少,個個慢悠悠,遇見人會點點頭,沒人搶道,更沒人按喇叭。
我在河南騎電動車,得隨時防著路口竄出來的三輪車,這邊騎車,心里放松一半。
那天早上,沿著江邊溜達,碰上一片菜地,幾個大媽正摘菜,白菜、空心菜,還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野菜。
她們一邊干一邊聊天,嗓門兒也不大,像怕吵醒了水里的魚。
我問哪兒能吃到本地的早飯,大媽遞給我一塊自家做的米糕,說“你嘗嘗,正宗的,不甜不膩。”

咬下一口,軟糯得很,味兒淡淡的,不搶戲,配碗豆漿正合適。
河南的早飯花樣多,胡辣湯、油條、煎包子,吃完得灌兩杯水,這邊的早飯清清爽爽,像這城市一樣,誰都能吃得慣。
吃飽喝足,想著去云和梯田看看。
本來以為梯田只有云南貴州才有,結果一路開車上山,眼前的風景跟動畫片似的。
山一層一層,梯田像用尺子量過,順著山勢一格格鋪開。
那會兒正趕上灌水,梯田里滿是水,天上的云影就在田里晃來晃去。
照片拍不出那種感覺,人得站在原地,深呼吸一下,才知道啥叫“天人合一”。
山里風大,站一會兒臉上就黏黏的。
旁邊一個小姑娘說,來早了看不到金黃稻谷,但這會兒梯田像鏡子最漂亮。
我尋思著,有時候人生也是這樣,不能啥都等到最好的,遇上啥就是啥。
下山肚子就咕咕叫,朋友推薦縉云燒餅,說是招牌。

路邊攤一溜排開,老板娘手腳麻利,燒餅烤得吱吱冒油。
問她燒餅配啥吃,她笑著指了指旁邊的豆腐腦。
一口燒餅一口豆腐腦,真是天生一對。
河南人吃燒餅講究夾菜夾肉,這邊更愛原汁原味。
有時覺得生活也是,啥都不加反倒能吃出本味。
麗水有個古堰畫鄉,說什么都得去。
其實我不懂畫,但喜歡看人畫畫。
沿著甌江走,江邊一排畫架,畫家們畫得聚精會神,連我這種外行都不敢上前打擾。
旁邊有對小夫妻,攤開畫本畫他們家孩子,小孩在江邊撿石頭,畫面安安靜靜,沒大城市那股“快閃”勁。
這里的老房子都沒怎么修,青磚黛瓦,門口種花,院子里晾著咸魚。
有些老奶奶在門口納鞋底,看見我還笑著點頭。
河南農村也有這種畫面,差別是這邊多點水氣,家鄉多點煙火味。
傍晚碰上個本地集市,雞鴨魚肉、山貨野菜,攤主沒啥吆喝,買東西的也不還價。

價格寫得明明白白,誰買都一樣。
問老板娘魚咋做,她說“清燉,別加啥調料,放點鹽和姜就行。”
我說家里都紅燒,她眨眨眼,說“你來了這兒就得慢慢嘗。”
吃飯慢點,走路慢點,說話慢點,這就是麗水節奏。
有時候真覺得,生活慢下來,啥事都變順溜了。
麗水景點挺多,縉云仙都也不能錯過。
鼎湖峰遠遠望過去,像根大柱子插在山里。
上山路不難,就是臺階多,得慢慢爬。
偶爾碰上山里修行的道士,穿長袍,打草鞋,跟游客合影還挺樂呵。
有個道士指著遠處說,“這里風水好,適合養生。”
我心里琢磨,河南有嵩山、太行山,見過不少仙氣,可麗水這山水,的確靈氣多了點,人氣少了點,更安靜。
自駕在麗水確實省心。
不怕堵車,車位好找。
景點之間距離遠,公交班次不多。
有一次想偷懶坐公交,結果一等四十多分鐘,司機說山路多,晚點是常態。
所以來麗水最好自駕,想去哪就去哪,路上看到啥喜歡就停。
不過油錢得算好,山路多,油耗比平原大。
住宿選擇也多,江邊民宿最有味兒。
推開窗就是江水,老板娘說節假日房價漲得快,工作日來既便宜又安靜。
住過一家高星級酒店,設施齊全,就是少了點本地味道。
反倒是一次住在民宿,老板像鄰居一樣,幫忙訂車還告訴我哪家小吃最正宗。
山區溫差大,晚上加件外套很有必要。
有次我忘帶,凍得直哆嗦,老板借了件老棉襖,說“穿上不丟人,暖和才管用。”
吃飯講究新鮮,山里野菜、江里魚蝦,全是當天買當天做。
小飯館菜單上沒幾個菜,老板說“啥新鮮做啥,不新鮮不賣。”
烏米飯黑乎乎的,像家鄉的黑米粥,吃著糯糯的,有點清香。
麗水做菜少油少鹽,剛開始吃著覺得淡,時間長了發現,肚子沒那么撐,嘴也不膩。
吃飯別在景區門口湊熱鬧,價格高不說,味道還不地道。
最好是問問本地人,哪家店開得久,去哪兒吃都靠譜。
買山貨別著急,老板說趕集那天去最合適,價格便宜,東西新鮮。
本地人做生意實在,沒什么套路,喜歡啥買啥。
說到省錢,住宿和吃飯都能省。
早點訂房選平日,房價能省一半。
吃飯不去網紅店,找小巷子里的老店,份量大還實惠。
有次去熱門景點,發現人擠人,掉頭去了旁邊一個沒人去的小村子,風景反倒看得更清楚。
帶的東西不多,雨傘、防曬霜、驅蚊水、外套、充電寶,樣樣不能少。
山區天氣變化快,剛曬會兒太陽說不定就下雨。
所以最好穿一雙合腳的鞋,別穿新鞋,腳不疼走一天才有勁。
忘帶身份證可不行,景點有時要實名登記,提前備好。
還有一點,別想著一天逛完幾個景點。
每個地方都值慢慢看,累了就坐江邊歇歇,喝杯茶,看會兒天,啥都別想。
麗水沒大城市的熱鬧,倒是有種讓人心安的感覺。
這地方適合靜下來發呆,適合跟自己慢慢聊聊。
以前出去玩總想著趕行程,景點打卡,照片拍個夠。
現在感覺,走走停停,遇點新鮮事兒,吃口地道飯,比啥都踏實。
朋友問我,麗水到底好不好玩。
我說,這地兒不適合著急的人,喜歡慢生活的才能體會其中滋味。
人生和自駕去麗水一樣,路有陡有彎,慢慢走才不白來。
有機會還想再去,選個平時,避開人多的日子,慢慢感受山水人情。
麗水的好,不是熱鬧,是安穩。
有的人喜歡鬧騰,有的人喜歡清靜。
我算后者。
說到底,去哪兒玩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心情慢下來,把每一天都過得像麗水的江水一樣,慢慢流著,不爭不搶。
旅行的意義,大概就是讓自己慢一點,輕松一點,學會在陌生地方,和世界和自己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