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真的葬于惠陵嗎?惠陵是衣冠冢嗎?
105 2025-08-06
元帥林寶城正南門
元帥林入口牌坊處介紹碑
文保碑
天氣不佳,閑來無事,驅車前往元帥林,參觀一下一代梟雄張作霖的陵寢,感受一下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歷史與現代的碰撞。
元帥林是張學良將軍為其父張作霖修建的陵寢。1929年開建,1931年行將竣工,由于九一八事變現張作霖的未葬于此,成為空墓。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城內牌坊與寶頂
元帥林簡介碑
元帥林內部石刻雕塑與建筑構件多為張學良將軍在關內明清時期王公陵寢收集、購買的精美石刻。聽說當年為了將這些石刻運抵陵區還特地修建了鐵路。陵園氣勢恢宏,依山傍水,前有照,后有靠,山環水繞。鐵背山作為案山與陵園隔河(大伙房水庫)相望。原二百二十級部分臺階以及部分陵墻、享殿、牌坊、門樓都被水庫淹沒。如果當年能夠圍堰保護,那會讓我們看到一座完整的歷史文化建筑群——元帥林。真是可惜!可惜!
鐵背山前淹沒區
明清石刻
各種石構件
陵園寶城成圓形,墓道兩端各有一道石門,進入圓形穹窿頂墓室,墓門上方為一對天使石膏浮雕,穹頂四周繪有海水江崖紋,穹頂內藍底上繪有云紋日月星辰圖,墓室中間位置為方向棺床。這座棺床已經默默的等待她的主人九十余年了。
寶頂
墓室內天使浮雕
走出寶頂,為原形的寶城,東、西、南三側開門均為單檐歇山頂,綠色琉璃瓦。東西門兩側照壁繪有花鳥圖案;正南大門較兩側稍大,門樓正中上書元帥林三個大字,兩側照壁為麒麟圖案。
寶城西門
寶城東門
寶城內牌坊及正門
順石階而下,走出?寶城?可?見兩側欄桿處各立兩對石人,武西文東,面向前方鐵背山。臺階一共二百二十級,現有一半沒入水中。入水庫處兩側欄桿和圍墻殘垣斷壁,深入河底,凄慘暗淡不景氣的感覺油然而生。遠處河中位置就是當初的圍墻、牌坊、門樓、享殿的位置,現如今說這些都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也消失在渾河這條長河中。
寶城正門
二百二十級臺階及文武像
淹沒水中的臺階與欄桿殘垣
淹沒水中的臺階與欄桿殘垣
園區東側山坡還有一處明清石刻園區,擺放著從水庫中搶救出(我自己認為的)的許多石材構建和由于九一八事變未來得及安裝的構建。那些狻猊、獅子、麒麟、天馬、駱駝、老虎等栩栩如生,可謂是石刻藝術的瑰寶,這些也都是當時關內各地的王公貴族陵寢中最好的石刻藝術品之一。還有許多華表、望柱、火焰、碑帽、五供、石欄、石窗等建筑構件也是精美絕倫,可惜只能在草地上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歷史。
原神道上的石駱駝一對
原神道上的石獅一對
原神道上的石羊一對
武將甬一個
石馬與牽馬人一對
文官俑一個
天馬石屏
雙鹿石屏
麒麟石屏一對
火焰坊
石五供
石碑
華表
麒麟圖石雕
海水江崖圖石座
元帥林雖然沒有明清皇家陵園的規模,但是中西合璧的特色鮮明,地理位置風水絕佳,也是中國民國歷史的縮影。有時間漫步林區,古今對話,感受人生。
關注啟俊讓你了解更多的歷史老建筑和他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