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智慧與誤區:理性看待,避免盲從
183 2025-08-29
《黃帝內經》曾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風邪這種致病因素是外感“六淫”中“最善變、最難纏、最難治、最難防”的邪氣,這也是為什么中醫將“風邪”作為“六淫”之首,更是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
有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被家里的長輩叮囑,要避免將后腦勺一直對著風口吹,洗完頭發后,也一定要及時將頭發吹干,以免生病。雖然這些叮囑聽著有些“玄乎”,但卻不無道理,因為在我們后腦勺,分布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穴位,它就是風府穴,雖然風邪很難纏,但是“風府”這個穴位卻是人體自帶的一個“定風珠”,有助于防御風邪侵襲人體,堪稱奇妙。
風府穴出自《黃帝內經》一書中,有著本穴、鬼穴的稱呼,是人體督脈的關鍵穴位之一,位于頸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其中的“風”,就是指代的風邪,“府”一般就是指居住地點,而本穴物質是從啞門穴所傳遞而來的天部陽氣,到達此穴位后,此氣便會散熱、吸濕,并化生成為天部橫行的風氣,因此,醫家認為,此穴即天部風氣的重要“發源地”,故而稱其為“風府穴”。在生活中,風府穴很容易受到風邪的干擾,而在治療與風邪有關的病癥時,此穴往往也是首選穴道,尤其是針對“內風”的治療,能夠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穴位具有清熱散風、通關開竅的作用,在臨床上,通常會和其他穴位一起配合來治療或緩解病癥,例如,對于因肝氣郁滯、肝陽疏泄不暢導致的頭痛患者而言,可以配合百會穴、太沖穴來疏肝理氣、通陽止痛;對于因中風而出現昏仆、昏迷的患者來說,除了可以掐人中外,還可以揉按風府穴,進而起到通關開竅、疏風鎮驚的效果。
我們平日里要格外注重做好對風府穴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在秋冬季節,“虛邪賊風”正盛行的時候,更要多加留心,因為無論是吹風導致的風邪入體,還是頭發未干導致的濕邪入侵頭部,大多都與這個穴位有關。此外,在平日里經常按揉這個穴位,也可以獲得很多好處,比如消腫止痛、疏風散熱等,當出現咽喉腫痛、眼睛發痛等癥狀時,也同樣可以通過按揉這個穴位來加以緩解。
在臨床上,風府穴是中醫治療病癥的常用穴位,凡是因風邪引起的病癥,幾乎都可以用這個穴位來緩解,而除了之前中風、頭痛外,包括內風為患的神志病癥,癲狂、癔癥等,都可以通過揉按風府穴,讓邪氣通過這個穴位“透發”出去,從而達到治療病癥的目的,在臨床應用時,只要用對了,必有奇效。
在揉按時,可以適當低頭,這樣也會使拇指更容易發力,每天揉按,可以幫助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不過,有一點大家需要格外注意,風府穴是禁止艾灸的,因為風邪或會借助火勢,更加強盛,以至于風邪會在我們的體內亂竄,進而加重癥狀。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