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新中式風,你見過嗎?主人對風水非常講究
126 2025-09-01
近日,曈芽志愿服務隊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愛心小學開展了以“聆聽自然低語,叩問自我心聲”為主題的情緒管理公益活動,通過生動講解與互動體驗,引導當地青少年認識情緒、接納自我,在自然與心靈的對話中學會與情緒共處。
圖為隊員正在講課
活動伊始,隊員先以“心里的天氣”為喻,通俗解讀了“情緒”的含義——它是人們對事物的感受與反應,既包含開心、生氣等內心感受,也伴隨臉紅、心跳加速等身體信號。隨后,隊員詳細介紹了情緒的四大基本分類:喜(如吃到美食的愉悅)、怒(如被誤解時的煩躁)、哀(如告別時的失落)、懼(如遇蟲子時的緊張),并延伸列舉了驚喜、委屈、焦慮等復合情緒,幫助孩子們全面認識情緒的豐富性。
圖為隊員正在描述
在情緒表達環節,隊員強調“認識情緒是表達的第一步”。引導大家先觀察自身情緒的強弱,再用“我感到委屈”“我很雀躍”等清晰的語言描述感受?,F場還通過視頻案例分析,讓孩子們直觀體會不同情緒的表達方式,學會坦誠又溫和地傳遞內心感受。
圖為孩子們感受情緒
最受期待的是“情緒調節”實踐環節,隊員們帶來了一系列結合自然與生活的實用方法。“聆聽自然的聲音”中,大家閉眼分辨鳥鳴、風聲、溪流聲,在自然韻律中放松身心;“積極自我安慰”環節,志愿者示范了抱肩輕拍、深呼吸等放松技巧,鼓勵大家像哄朋友一樣肯定自己;“轉移注意力”則推薦了整理房間、涂色折紙、短途散步等簡單行動,讓雙手和身體動起來,給情緒“按下暫停鍵”;“適當發泄”小妙招更讓現場氣氛活躍,大家笑著嘗試“沖冷水臉”“大聲唱歌”等方式,明白壞情緒需要合理釋放。
圖為隊員帶領孩子們感知情緒
互動游戲“音樂刮刮樂”和“情緒樹”將活動推向高潮。在“音樂刮刮樂”中,青少年通過聆聽不同風格的自然音樂(如森林晨曲、海浪聲),感受旋律對情緒的影響;“情緒樹”環節里,大家在便利貼上畫出或寫下讓自己快樂的事,貼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分享時的歡聲笑語讓溫暖在彼此間傳遞。
圖為孩子們繪制情緒樹
圖為孩子們張貼情緒樹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更引導他們在自然的啟發下關注內心需求。隊員們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學會與情緒友好相處,在自我探索的路上收獲從容與力量,讓成長如自然萬物般舒展自在。
圖為課程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