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養富貴竹,建議“不要擺這3個地方”,不是迷信,是真為你好
192 2025-09-03
來源:九派新聞
據新華社30日報道,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北京市懷柔區多處房屋、道路等出現受損、塌方情況。在該區受災嚴重的琉璃廟鎮,救援人員有序開展轉移受困群眾和清理受災現場工作。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針對北部山區公路水毀險情,北京市交通委組織密云、懷柔、延慶、平谷、順義公路部門累計投入搶險人員1807人次、備勤機械563臺(套)以及無人機等裝備,全面開展災害巡查、搶險保通等工作。
截至7月29日8時,國網北京電力通過應急搶修或接入應急電源等方式,共恢復密云、延慶和懷柔地區96個村莊以及部分高壓用戶供電。
其間,北京市懷柔區一位民宿老板崔先生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記錄自己親歷的洪災現場。在崔先生的視頻中,他詳細講述了自己自救以及援助客人的全過程,獲得網友大量點贊。
洪災現場。圖/受訪者提供
崔先生在視頻文案中寫道:“從來沒有想過洪水有這么恐怖,死里逃生,感謝政府、感謝武警、感謝村民。”他在洪水來臨時,運用所學的應急救援知識,自發救助了同院居住的一家四口客人與鄰居,并且三度翻越山坡為受困的客人帶回應急物資。
7月30日,崔先生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稱,我當時沒想太多,只是想救人。“后面我清點損失,我的民宿全都被泡沒了,所有的裝修和家具損失了快兩千多萬元。這之后,我會重建起一個應急教育主題的民宿。我的客人們,包括我,親身經歷這次災難后,都對這事感觸很深,所以我很想讓身邊的朋友都學學應急救援知識,這實在是太重要了。”
以下是崔先生的自述。
【1】洪水來臨時
洪災來臨的時候,我在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西灣子村。我在這村里邊有10家民宿,是2019年開業的。我的民宿房子都相連,第一排是三棟別墅,然后是六個院子,還有一個餐廳。
當天,除了我所在的四號院,還有一號院與三棟別墅區里有客人,共計25人。我們自己工作人員,包括我還有3人,總共有28人。
四號院有四個房間,分別住著我,我的同事老石和一家四口客人。他們那一家人,有位六十多歲的長輩單獨住一屋,她的兒子與兒媳帶著才三歲的孩子住一屋。
周六晚上11點多的時候,我被“咚”一聲巨大的響聲吵醒。后來我才知道,那是我們隔壁院子的房子塌了。當時燈已經打不開了,我找到自己手機照明,才發現外邊下雨下得挺大的。院子里的地面上已經有水了,大概一米高。
我打不開門,只能開窗戶離開房間。因為隔壁房間的房門和我的窗戶很近,所以我一下就發現了,我隔壁的客人抱著他們的孩子正在門口喊救命。他們都挺著急的,因為不會游泳,只能求助他人。于是我安撫他們說別著急,保持冷靜,我去找漂浮物。
我民宿里的床是使用木頭拼成的,也相對好拆卸。于是我回去把木床拆了,并且把粗的原木從窗戶推出去。那時候水位一直在漲,而且漲得很快,一分鐘能上漲十五公分左右,等我把木頭推出去,水已經快要把身體都淹了,應該有一米五深。
我把木頭遞給客人,并且安慰他們別著急。隨后,我在重新出房間時,之前因為水壓而沒能打開的門被水沖倒,差點砸到我身上。如果我當時沒躲開,估計就困在房里了。
我邁出去之后,有男性客人問我會不會游泳,并求我快去救救隔壁房的長輩。那阿姨和我們隔了兩間房,那時候院子里邊已經都是水了,而且非常渾,快有兩米。
我是近視眼,當時眼鏡也找不到了,我看不太清楚人在什么位置,只能扒著窗戶游過去找人。游過去之后,我看到阿姨手里僅僅抱了一個蒲團坐墊,但那東西浮力也不是特別大。為了能安全地把她帶出來,我從客廳的窗戶又進到室內找漂浮物。
我用之前差點砸到我的木門做漂浮物,成功地讓阿姨趴在了上面。因為水流太急,我游起來很費勁,也沒有移動多少距離。阿姨不會游泳,也非常慌張。幸好在那個時候,我踩到了沉在水底的大型的家具,通過蹬踩這些家具,才把阿姨推到墻邊。
我把阿姨送過去的時候,她的兒子、兒媳與孫子,已經站在了一個床墊上避險。我們通過那個床墊,再拽著陽光房屋頂的黑色框架,把床墊挪到了墻邊。
此時,住在南邊房間的我的同事老石也來到了這邊。我們依次從院墻上到了屋頂。當時,阿姨還滑了一跤,差點摔下屋頂。我正想自己也上房頂時,聽到了鄰居的求助聲。于是我再去到了她那邊的平房,把她也救上了房頂。
至此,大家都平安躲上了房頂,而院子里的水位已經將近兩米五了。
【2】自救與援助
等到雨停了,水位線開始下降的時候,我看了眼自己的手機,那時候大概是一點多。
雨停之后,有人提出想下到平地,但我出于節省體力的考慮和擔心再次下雨的擔憂,攔住了他們。我告訴大家,現在我們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要保持冷靜,節省體力,也不要多說話,因為我們不知道后邊面臨的是什么。
四五點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我下到了旁邊平房的房頂,查看周圍水域的情況。確定沒問題之后,讓他們也轉移了過來。現在已經沒有電、沒有網也沒有信號,什么都沒有,只能等待救援。
八九點的時候,天又下起雨了。大家濕透的衣服還沒干,又冷又餓,有個3歲的小朋友一直在哭。我原本還想在院里鋪條路,讓客人們都能下來,但院子里全是一踩就陷的淤泥。我把幾個有隱患的點都搭上了松木桿,讓他們平安下屋頂,也和其他院的客人們會合了。確定了所有人都平安。
我剛下房頂的時候,遇見了我民宿里的廚師許叔。洪水剛起的時候,他就來救我們了,但因為雨聲太大,我們根本聽不見他的聲音。所以他只能在我們旁邊的別墅二層的空調壓縮機上躲了一宿,等天亮后就淌著一米多的水來到我們房下,希望接走我們。
第一排的別墅區的客人們,都被黨支部的崔大哥救了。私企也有黨支部,我是這邊的黨支部書記,崔大哥就是在我這黨支部里邊的一個預備黨員,正好要在這個月底轉正。他是來準備轉正手續的,那天他帶著家人住在中間的別墅。
洪水漫起來的時候,他用椅子砸開了二層的玻璃,把一層的七位客人全都轉移去了二樓,這七個人才沒有被水沖走。他也很英勇,砸玻璃的時候,胳膊被玻璃劃破了兩根血管,當時只能用浴巾止血,后面檢查的時候還縫了好幾針。
因為擔心小朋友失溫,也擔心大家的情況,我決定去尋找物資。我通過東邊的山坡到村后其他居民區,找受災沒那么嚴重的人家。我只能借助山坡上的樹木做助力,蹬著拖鞋翻越過去。
第一趟的時候,我先給孩子找了干衣服,給崔大哥拿了些止疼藥,因為實在沒有止血的藥物。山路不好走,我一趟得走半個小時左右。我只能一手拿東西,一手扶著樹。休息過后,我跑第二趟,拿了七雙鞋,避免大家被地上的碎石樹枝劃破腳。第三趟,我拿的是食物和水。這一趟,我和我的一位客人韋大哥一起走,兩個人能拿的東西就多了,還有好心村民給我們拿了背包。聽說我們這邊有20多個人,還主動提供食物。
我們把第三趟東西搬回去,再待了一小時左右,到下午3點消防救援隊就來了。那時候水已經不高了。
救援隊把還受困在二樓的部分客人救了下來。我們簡單檢查,清洗過后,就去到了給我們做飯的付大哥和常大姐家里,他們給我們蒸了一盆的花卷和豆角。
整整一天一宿的時間,直到五六點的時候,我們終于吃到了一頓熱飯熱菜。中午我只能給他們拿回來饅頭和水,因為其他的不好攜帶。我民宿的廚師在中午的時候,也嘗試給我們尋找吃的,他踩著一米多的淤泥,到餐廳拿了前臺的十三瓶小可樂和九桶泡面,給大家分。
飯后,武警部隊也來了,組織我們集體撤離。平時十來分鐘的路,我們走了兩個小時。但好在所有人都平安撤離。
【3】心懷感恩
說實話,在房頂上的一整晚,大家的心態都不太好。從房頂看,四周都是洪水,和真實的災難片一樣,人會感覺特別的無助,就像在孤島上。而且,因為我們這棟的屋頂有一定坡度,也沒辦法休息,我們一起熬到天亮。
這次能平安獲救,我要感謝很多人。
我以前是練體育的,有一些基礎的急救知識。除此之外,七月份的時候,一個應急救援隊在我們這做過兩次防汛演練。通過跟他們交流,我就學習了一些應急救援知識,要不是有他們教我的知識,我也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怎么找漂浮物也是他們教的。
我還很感謝村民們。我雖然在村里待的時間長,但也不是說誰都認識。就說付大哥和常大姐,此前我雖然也認識他們,但和他們并沒有打過很多次交道。但災難來臨的時候,我上人家里求助,說這邊有人受困了,需要食物和水。剛受災的第一天,誰也不知道自己會被困多長時間,他們家中食物也不多,尤其是淡水,僅有的兩三箱礦泉水也都給我拿了。他們還給非親非故的游客提供肉和菜,真的是難能可貴的無私。游客們也都特別感動,掉著眼淚謝謝人家。但大哥大姐就很樸實地說,這叫啥事兒,你來我們村就是我們的家人。
這就跟我特別想表達的東西是一樣的。我民宿做得不大,這一兩年,很多人都會跟我說民宿生意不好了,我說你們干的就不是民宿。真正干民宿,你得等客人來了,就當他是你的家人,用你招待家人的東西招待他們。哪怕是你只會沖一杯好的咖啡,也是用心了。而不是說和酒店似的,只給人家密碼讓人進去住,那你肯定生意不好。生意再差的時候,我這兒的生意也還是可以的,大家都比較認同。
記者:孫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