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適合養老的四座城,環境好節奏慢壓力小,這里有你喜歡的嗎
113 2025-09-09
沿著航海東路,從建筑密度高、車流量大的管城區,進入老經開區,就如同跨過了一條國境線一樣,視野會突然開闊起來。
前兩年借著“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的風口,經開區拓寬了第八大街,很多主干道和次干道都經過了整修和改造,道路兩旁的綠化層層疊疊,造景豐富。
經開第三大街
在一地難求、居住擁擠的鄭州三環內,只有經開區猶如遺世孤品般,還保持著低密疏闊的城市界面,幽靜、舒展、平易近人。
經北二路綠化
落地比鄭東新區早,產業屬性濃郁的老經開,其房地產格局有著和區域氣質相仿的榮耀與困惑。
01
從1993年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到現在,經開區已經度過了27個年頭。
2000年2月,片區獲批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現在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團已經向東南全面鋪開,包含老經開、濱河國際新城、鄭州國際物流園區三大板塊。
區域邊界北至隴海鐵路,西至機場高速,南至福山路(鄭民高速南約1公里),東至萬三公路,面積158.7平方公里。
經濟技術開發區位置
老經開片區,由機場高速、隴海鐵路、南三環、東三環合圍的區域,是整個經開片區最成熟的區域,也是離市區最近的區域。
以經開區經開廣場為起點,到達高鐵東站、省政府、CBD的直線距離,只有3.9公里、5.2公里、5.8公里。
這是個站地上踮一踮腳,就可以看見“大玉米”的位置。
老經開為紅線圍合區域
交通方面,有機場高速、環城高速、中州大道環繞,已開通的地鐵5號線途徑航海路直通鄭東新區,規劃14號線途徑老經開南部片區和濱河國際新城,規劃11號線則是途徑經開主城區連接航空港。
這3條地鐵線路,未來必將會成為經開主城區發展的王牌。
但是由于河流、鐵路、高速的割裂,老經開給人的第一印象卻是:
遠!偏!
經開和管城區交接處,有十八里河、七里河、濱河公園和機場高速南北阻隔,非主干道至此戛然而止,兩個區域直線連通,主要靠南三環和隴海路。
以北,若沒有隴海鐵路,經開區與鄭東新區本該就是一體。
這條鐵路如今形成了一條天然屏障,讓城市面貌的割裂感十分明顯。
從鄭東新區出發到老經開區,沿著東風南路或黃河南路,一路向南,會越來越像是兩個世界,落差感極強。
經開第七大街與航海東路交匯處
那頭大廈高樓林立,鮮活、時尚、充滿能量,這頭是廠房和住宅混搭,一眼望去建筑稀松,路面收窄,街邊底商難尋,人流量銳減。
老經開的城市面貌,你可以說它好,居住起來沒有太大壓抑感和嘈雜感,綠化講究,足夠怡情。
你也可以盡情挑剔,因為它雖占據著黃金區位,卻氣派不足,顯得太“與世無爭”。
02
自然加人為的分隔,讓老經開區有著和鄭東新區、管城區完全不一樣的發展路子和生活場景。
經開區設立之始,就圍繞“經濟開發”布局規劃,產業用地連接成片,由此也成就了經開區的傲人成績:
有著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現代物流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90家,外商投資企業106家,超百億企業11家,在區內投資的500強企業65家。
還有領導人視察的重點區域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以及鄭州電纜廠,月太軟件園,雙塔涂料,雙鳳鞋業,磨料磨具等公司、園區和廠房。
當然,還有京東、海爾、雙匯、宇通等知名企業,以及規模最大的富士康。
經開區的富士康招募中心
在老經開區隨處走走,你看不到低端產業帶來的擁堵、污染、臟亂差的場景,而是高規格綠化帶來的新產業園區氣質。
產業,是一個區域長遠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城市擴容速度加快,經開老城位置越顯金貴,催促著產業用地騰挪讓位。
攪動片區活力,就要引入充足的人口、帶動商業繁華。
經開老城轉型升級的問題,10年前就已提出過。政府鼓勵工業企業外遷,發展第三產業,實現經開老城由工業區向生活服務區的轉變。
“退二進三”改造前:
片區重新規劃,改造后:
經開區工業用地騰挪外遷后,取而代之的,會是大片的綠地、公園、商業中心與人居建筑。
但這是一個異常緩慢的過程。
2012年,經開區“退二進三”項目就開始啟動,整體進度卻是雷聲大雨點小。2018年,鄭州市場外遷名單中,就包括了經開鋁材市場、亞豐五金機電物流園、亞豐五金機電水暖物流園三家廠區,一直到2019年年底,鋁材市場 110 家商戶才完成疏解。
圖源:鄭州物流信息網
而更多工廠倉庫的搬遷、平整土地、建筑改建或重新拍賣,一系列復雜的操作,會將經開區的升級改造戰線,拉得更長。
用地性質轉變難度大,轉型進展緩慢,老經開城貌積重難返,只能望著旁邊的迅速開發的濱河國際新城興嘆。
03
城市向東發展,在土地資源十分稀缺的情況下,老經開手中握著大片低密廠房、物流園區、工業園區。
人口密度低,也拖慢了教育、醫療等生活配套的落地速度。
經開區轄區面積158.7平方公里,目前人口共40萬,人口密度只有0.25萬人/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金水區人口密度是0.7,中原區是0.53,管城區是0.4,鄭東新區是0.38,高新區0.35,惠濟區0.14。
經開區的人口密度,僅高于惠濟。
配套匱乏,美食荒漠,底蘊不足,也使經開錯失了不少關注度。
產業興城的經開,很難有積淀深厚的王牌教育資源拿得出手,去和其它城區較量。能叫得上名字的小學,有朝鳳路小學、經開區實驗小學、經開區外國語小學等,中學有八十五中,經開實驗中學、經開二中。
商業配套和其它成熟城區相比,也是個短板,老經開針對這一弱項,近兩年還在奮起直追。
中大門保稅體驗中心
在2019年之前,老經開的商業,還只有中大門購物公園、樂尚天地生活廣場,居民購物逛街去的是鄭東商業中心、管城的美景龍堂萬科廣場。
去年,區域新添了恒大都市廣場、盛華里2處休閑購物中心,升級改造了丹尼斯航海天地。一大街商圈、五大街商圈、八大街商圈,分別由丹尼斯航海新天地、萬錦城盛華里、經開中心廣場撐了起來。
萬錦城盛華里
這些商業剛剛起步,還不足以匯聚出整個片區的繁華。
未來隨著陽光城的商業、康橋的商業逐步入市,老經開的商業格局進一步打開,才會為片區附加更多的居住屬性。
04
沒有老城區建筑密集帶來的壓抑感、雜亂感,但也欠缺了些煙火氣和就近消費的便利,也無法快速復制東區的高規格現代化的城市界面。
這是個頗為尷尬的處境。
而城市是在不斷更新,沒有哪個區域甘心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2020年作為鄭州城市基建大年,一些老化的區域等來了規劃改造升級的良好契機。
今年4月份,經開區斥資2000萬,請中鐵城市規劃設計院、中設設計集團、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等6支專業團隊,重新制定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
規劃覆蓋經開區全區共158平方公里,老經開區地上地下用地規劃、城市設計、市政交通等,都將迎來最新版本。
圖自:鄭州公共資源交易網
藍圖的重新繪就,宣告著老經開“改頭換面”的決心。
大規模廠房,去留會敲定。
打通斷頭路,提升交通效率。
保證住宅用地體量,劃出舒適的生活片區。
更符合現代化城市設計的商業配套、路網圖終會落成。
從城市區域發展的眼光來看,這是老經開背負歷史使命,追趕“東強”步伐,立足長遠,必須邁出去的一步。
05
再來看一下老經開買房置業的選擇。
從片區方位來說,這里是距離鄭州市中心、東區CBD最近的地方,去年5號線的開通,直接從心理上拉近了經開與各個中心城區的距離,使得老經開可以直接享受到市區及東區帶來的人口外溢紅利。
在樓市熱血奔涌的2016年,老經開區順著中原自貿區政策的東風,迎來土拍狂歡,地王扎堆,碧桂園、康橋、陽光城、華潤把樓面價一再推高至11920元/㎡。
片區的新房房價也直接躍進到18000—19000元/㎡,直接和金水老城區比肩。
隨后,老經開住宅用地供應一直短缺,僧多粥少,良地難尋。片區內三大老地王項目,碧桂園天璽、華潤紫云府已清盤,陽光城檀悅主推商鋪,新房基本處于斷貨狀態。直到今年1月初龍塔附近三宗地塊熔斷價成交,讓整個片區關注度再次拉滿。
成交地塊詳情
2020年老經開新房看點,主要集中在三個項目上,各具亮點:
綠城誠園,八大街與經北六路交匯處,往北一路之隔就是鄭東新區,距5號線經開廣場站1千米。離富士康較近,會受到些影響。整個樓盤地塊狹長,針對這一點,項目中間幾棟樓都設計了架空層,按年齡分成不同活動空間,相當于增加了社區地面上的互動空間。外立面也值得期待,戶型面積95—145㎡,首開價格可參考周邊的華潤紫云府。
華潤置地凱旋門,距離高架不遠,但七里河、十八里河雙河位于地塊東西兩側,還有綠化帶的隔絕,噪音會減小一些。戶型區間89—143㎡,地塊容積率2.99,距離中原福塔地鐵站直線距離在1.2千米以上,6月末或7月份首開。
保利天匯,臨近華潤凱旋門,產品面積和華潤類似,以95—140m2為主,但針對改善客群的大戶型占比更高。140㎡的橫廳設計、東北向的客廳觀景飄窗設計,具有突破性,非常亮眼,預計也是在7月份首開。
區域新房供應
老經開新房“三足鼎立”之勢再起,三大龍頭房企相愛相殺,項目入市時間、戶型面積、價格段、針對客群多有重合之處,2020年下半年,片區又會迎來一場激戰。
06
我們很容易去指點老經開的短板和不足,但更應客觀的去肯定它幾經輾轉,為區域轉型付出的努力。
鄭州城市規劃版圖的區位,決定了老經開區未來10年的身價和發展趨向。
1、老經開區,是東區港務的連接帶,北臨鄭東新區CBD和高鐵CBD片區,南牽航空港,東接鄭州未來制造工業產業大本營,再加上河南自貿區核心區域的位置優勢,以及自身土地規劃調整,未來區域將會迎來新的生機和蛻變。
2、5號線開通及路網全面打通后,老經開與鄭東新區聯系日益密切,自然承接東區外溢的居住需求,更多的貿易、開發項目落位,會引入更多高精尖人才,使得涌入老經開的中高端購買力更加充沛。
3、繼碧桂園、陽光城之后,華潤、保利、綠城等品牌開發商進駐、出新,高端改善類房源今年大批量入市,抬升并夯實片區新房均價,助力老經開坐實“品質生活”定位。
4、強購買力人群,對住宅品質、居住環境、生活圈層的要求變得苛刻入微。開發商對于產品的打磨水準、生活服務配套的質量、高端商業商務匹配度,都將會成為考量標準。
由此一來,區域內部工廠、物流園、倉庫騰挪出來改造為住宅、商業用地,也變得更加緊迫。
5、工廠一搬遷,地塊騰出,就是片可供任性揮灑的風水寶地。不過老經開改造升級,是個持久戰,目前可選擇樓盤并不多,除了承接部分東區中高端居住需求外溢外,地緣客戶接受度會更高。
正在蓄力蛻變的老經開,就是在等一個能大展拳腳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