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中國人即便沒有完整地讀過《紅樓夢》,大概也看過《紅樓夢》電視劇,或者聽說過里面的故事。有無數紅學專家和紅學愛好者對這本書做出讓人驚嘆的解讀。我對于紅樓夢的研究根本是一個門外漢,但我對書中的詩詞對聯很感興趣。
《紅樓夢》第5回實際上是大劇透。說的是賈寶玉夢中被來自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幻境的警幻仙姑帶到太虛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副冊”、“正冊”諸多女子的判詞,這些判詞也預示著后來這些女子的命運。不過今天我們要看的不是判詞,而是太虛幻境中極其出彩的對聯。
一、平仄完全對立的對聯
寶玉隨警幻仙姑到得太虛幻境門口,有一石牌橫建,上面寫的正是“太虛幻境”,兩邊題了一幅對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是個七字聯,我們先按平水韻來看看它的平仄情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是標準的七言律句,都是七律4個“正格”類型中的2個標準句式,因此可以看到,曹雪芹在書中使用的對聯都有嚴格要求,而且對于重字的運用也同樣有著嚴格的限定,不規則重字在律句聯中是不會出現的。
一幅對聯,即使并非律句聯,在聲律節奏點上,也要求平仄相對。上聯最后1字為仄,下聯最后1字必為平。本回中寶玉入夢之前在秦可卿的房中還看到了秦觀的一幅對聯: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這幅對聯的平仄情況是: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跟上面一幅對聯的情況一下,平仄完全對立。關于這2句是否屬于律句,我們等一下再解釋。現在問題來了:是不是每一幅對聯,上下聯的平仄都必須完全對立?
二、平仄并非完全對立的對聯
前面所說問題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律句聯的要求是合律,并不是指上下聯中的每一個字的平仄完全對立。本回中寶玉隨警幻仙姑到了“薄命司”門前,兩邊題了一幅對聯: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
這幅對聯的平仄情況是: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同樣是對聯,這一幅的情況就跟上面的不一樣。其實這個問題實際上還是來自于律句的格律。前面已經說到2個七言律句的“正格”,這一幅對聯同樣是從這2個律句而來: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在這2個律句中,出句和對句的第1字和第3字都是可平可仄的,因此出句出現平仄平平平仄仄,或者仄仄仄平平仄仄,對句依舊使用平平仄仄仄平平,仍然合律。反之亦然。接下來警幻仙姑帶寶玉進入室內品茶,寶玉看到的一幅對聯同樣也是這種情況:
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
這幅對聯的平仄情況是: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與七言律句相似,這幅對聯來自五言律句的對仗聯中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聯的出句與對句的第1字皆可平可仄,因此這幅對聯仍然合律,或者說,如果上聯平聲字“幽”換成仄聲字,下聯平聲字“無”換成仄聲字同樣合律。只有當句中有不合格律的字在不該出現的位置出現,才能稱之為“拗”,關于“拗”的解決方法可以參看我此前的相關文章。
而上面提到秦觀的一幅對聯,它的平仄情況實際上同樣來自2個七言律句“正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所以出現出句第1字變仄,對句第1字變平,是因為出句第1、第3字可平可仄。需要注意的是,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只有第1字可平可仄,第3字只能為平,如果其它字不變,第3字變仄,則成為詩句聯句中的大忌:孤平。
如果在寫律詩或者對聯的時候,在這個句式中,第3個字無法抉擇,只能用仄聲,那么可以將本句第5字原仄聲改為平聲字作為補償,即成為仄仄仄平平仄平。在這里也可以看到,人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在仄平腳的句子上是不適用的,度過近體格律新手期的朋友需要多加留意。
三、多句聯的平仄情況
本回中太虛幻境的多句聯實際上只有1幅,還是個2句聯,而且是寶玉隨警幻仙姑進入幻境牌坊后,“孽海情天”宮門兩側題寫的一幅對聯: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
上下聯各11字,分別斷為上四下七,先來看看這幅對聯的平仄情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在律句聯中,五字句、七字句都是五律、七律中的各4種“正格”律句,或由其轉化而來,而四字句則是七言律句的前4字,因此只有2種形式,即“平平仄仄”,第1、第3字可平可仄;和“仄仄平平”,第1字可平可仄。由于今天只說本回中的律句聯,其他字數、句數的情況不再介紹。
而在多句聯中,句腳要求依次連接,形成音步遞換,換句話說,一聯中前句最后1個字,與后句第1個字需要平仄一致,即平頂平、仄頂仄,如果這個條件沒有滿足,不管前后是不是律句,都已經不能稱之為律句聯了。
在本回的這一幅兩句聯中,上下聯的前4字都是正常的形式,而后7字的平仄情況就比前面提到的對聯,都是只改一字要復雜一點了,我們先來看看原先的律句對仗聯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與“薄命司”門前對聯的“正格”平仄情況一樣,只不過因為上下聯的第1、第3字都可平可仄,上下聯的七字句的第1、第3字正好進行了平仄互換,成為: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同時我們還能看到,為了形成音步遞換,上聯的前4字是“厚地高天”,平聲“天”字接后句平聲“堪”字,這在對聯或者詩中為了合律,是極為常見的,如果后句第1字是仄聲,那么這4個字就可以換為“高天厚地”,這就變成了平平仄仄;下聯的“癡男怨女”同樣可以改成“怨女癡男”,變成了仄仄平平,與之相對。
四、小結
《紅樓夢》中的詩詞曲對聯很多,這也給我們喜歡詩詞曲對聯的人帶來很多樂趣,似乎每個喜歡《紅樓夢》的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我恰恰是屬于對于其中的各色人等都不是很感興趣的那一類,這些詩詞曲倒也給我一個經常讀一讀的理由。
本回中正好提到了幾幅對聯,也正好都有著對聯中的代表意義,所以我今天拿出來說一說也算是順手而為之,而對于其中情節的解讀就與我說的對聯是兩回事了。
需要提及的是,今天說的是律句聯,而并非其他要求不甚嚴格的趣對、巧對。只有當我們遇到律句聯時,才需要去用相關的格律知識去了解,而市面上很多有趣的對聯其實絕大多數都不是律句聯,卻也不妨礙它們的影響力。
實際上對聯早在詩詞格律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古體詩式的對聯有很多都是絕妙佳對。對于曹雪芹這樣的文人來說,也許使用律句聯只是他平常的一個習慣,但對于我們來說,倒是多了一些賞讀對聯的樂趣。
上一篇:太虛幻境對聯有什么的含義和作用?
下一篇:《紅樓夢》對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