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愛,柔如江南水聲,堅似千年寒玉。媽媽不是超人,卻為我們變得萬能。或許平日里,我們對于母親的愛有些“不善言辭”,但在這特殊的日子里,一起對母親大聲說出那句“我愛您!”
2023年母親節到來之際,天眼新聞采訪了多位青年,來聽聽他們分享眼中的母親,以及那些細小瑣碎又暖心的關于母愛的故事。
“這頓晚飯,火辣里夾雜著香甜”
小時候的李文凌與母親
我小時候很淘氣,經常小錯不斷,雖犯錯很快,但認錯更快。事情剛剛敗露,立馬誠懇認錯,認錯如同釋放天性般的表演,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媽媽,我錯了!”“我忍你好久了,不要以為我不曉得,我是睜只眼閉只眼,你不曉得收斂,我今天新賬老賬一起給你算清楚。”……
話聲剛止,竹條落身。那種竹子枝條,舞起來,風聲呼呼,聽起來很嚇人。大夏天的,短袖短褲,抽在身上,招招見肉,火辣辣灼燙燙的疼,但見竹影亂舞,眼淚飛花。
我去搶竹枝條。
“還敢搶?”電光火石之間,手背手心手指,全部中招,腦中金星狂冒,疼得天旋地轉。我老媽那個出招速度,堪比高人使劍,鞘中寒光一閃,傷已見紅。
我抱著手,使勁哭,使勁嚷,使勁跺腳,以示抗議。
你來我往間,媽媽也打累了,我也哭累了喊累了跳累了躲累了,記不起幾時,歪在沙發上,睡去了。
挨打很傷體力的,那天我睡得好沉好香。夢里,仿佛隱隱約約聞到,燉排骨的香味,回鍋肉的香味,炸雞腿的香味,蒜薹炒肉的香味……
醒來,首先發現身上多了一條被子。而后,廚房飄來濃濃香味,讓惺忪的睡眼突然一亮,內心狂喜:“啊,這不是夢!”
“起來吃飯了!”母親喊了一嗓子,語氣稍緩。忍著疼,我火速沖向飯廳。就在我睡夢間,她已燒了一桌子好菜,琳瑯滿目,饞人極了。她一個勁地給我夾,邊吃邊給講道理,細數:“那天,你不該那樣做……”
我知道,母親最終是要告訴我:犯的都是小錯,雞毛蒜皮,微不足道,但經常犯小錯,不糾正,時間一久,就會覺得犯錯沒有成本,就有可能變本加厲,得寸進尺,是要犯大錯的。
我聽進心了。
我覺得,這頓飯格外有滋味,是那種火辣中夾雜著香甜的味道。
“不起眼的金戒指”
十八歲那年,我媽把她的一枚戒指送給了我,她說就當是給我的成人禮物了。
那是一枚傳統工藝的金戒指,小小的戒指已經有了程度不同的變形,戒面是幾朵小花組成的鏤空圖案,淡淡的金色沒有當下熱賣金飾的奪眼,但卻好像在告訴我,這沉淀了媽媽那些青春歲月的點點滴滴。
霞霞從母親手里接過的那枚金戒指
我不是一個很熱衷首飾的人,但唯獨對這枚戒指特別喜歡。
喜歡它的設計,喜歡它的顏色,更重要的,是它曾經屬于我媽媽。而我媽從我們家最困難的那年開始,就再也沒有帶過這枚戒指了,它就這么被小心翼翼地用紙巾包裹著,放在衣柜最角落的包里。
包里,還有小時候我和我弟送給她的仿玉項鏈和塑料耳環,它們就這么被妥帖地存放著,這一放就是十年光景。
后來,爸媽相繼病倒,家中生意無以為繼。我告訴我媽,干脆把金戒指賣了吧,就算沒多少錢,也夠買些吃的,她卻嚴肅地說:“這點生活的困苦打不倒我們。這枚戒指,藏著我的青春的記憶,也是將來你結婚時要送給你的禮物。”
確實,正如我媽所言,我們一家撐過了最艱難的時光,我也如愿得到了這枚戒指。
我想那戴在手上的,或許還有對困難勇于說“不”,和永葆生活希望的信仰。我想,未來如果我也有女兒,也會繼續把這枚不起眼的金戒指傳承下去,告訴一代又一代的女孩兒們:“不畏懼,就是我們最大的命運武器。”
“母親自信灑脫的生活態度,讓我受益終生。”
小闈與她的母親
我的媽媽,從小就是一個愛漂亮的姑娘,在那個攝影不發達的年代,她為了拍張美照可以節衣縮食存錢去拍照。后來,有了我,她就經常念叨:“女孩子無論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都要漂漂亮亮地出門,越是難過,越要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
這句話我記了好多年。
在我人生低谷時,她曾毫不客氣地罵醒我:“一個女人不要靠別人,自己必須獨立,必須美麗,必須自信。”然后嚴格地監督我化妝收拾,神奇的是,當我從鏡中看到自己收拾好的美麗的樣子,心情真的一下子開闊起來。
“是啊,不應反復拘泥于不值得的小事,世間如此美好,就應該充分去接受美、感受美。”現在想來,這是一種溫柔的強大,一種借外力充盈內心,驅趕低沉的無言的方式。
如今,我美麗的母親早已深諳美的力量,把日子過得愈發詩意。憑借拍攝、分享自己熱愛生活的跳舞視頻,在抖音收獲了1600多個粉絲,還得到了5.7萬點贊。內在的強大加上外界的認可,讓她越來越自信。雖然媽媽現已經退休了,但看起來依舊像一個小公主。
我和媽媽相處,更像朋友間的輕松愉快、直率坦然。她總是言傳身教,那種獨立自主、自信灑脫的生活態度,讓我受益終生。
“她是母親,也是我的領路人”
星月與她的母親
書的味道,尤其是舊書的味道,總能讓我有種親切安心的感覺,因為媽媽在圖書館工作,我從小正是嗅著這種味道長大的。
媽媽喜歡帶我去圖書館,但又不便和我說話,于是她給了我插畫繪本、帶有拼音的童話故事。再后來,逐漸愛上閱讀后,我開始自己去尋閱名著小說,甚至是晦澀的社科書本。
上小學后,我開始接觸寫作,媽媽也總是鼓勵我。猶記得,一天夜晚,回家路上我看到了身后的影子,很感興趣,她笑著說:“那不如把影子寫進作文里呀。”
當時文筆還很稚嫩,表達不出內心的雀躍與感動。當我看到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這樣寫道:“在你幼小的時候,她只是帶著你走,走在家里,走在街上,走到市場,走到郊外,她難得給你什么命令,從不有目的地給你一個方向。走啊走啊你就會愛她,走啊走啊你就會愛她所愛的這個世界。”一陣暖流擊中我心:“這說的,不就是如影隨形般的母愛嗎?”
現在想來,其實,一直陪伴我的“影子”,就是媽媽。她是圖書的守護者,總是安靜整理書架,耐心回答讀者的問題;但她也是我閱讀和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正是因為她,我保持了讀書寫作的習慣,并且一直努力地面對生活的困難,直到今天。
謝謝您,媽媽。
我愛您,媽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雅萌楊紹輝
編輯 王帥
二審 劉娟
三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