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4年7月4日,頓涅茨克,俄烏沖突期間恰索夫亞爾被摧毀的諾維地區的鳥瞰圖。 視覺中國 圖
隨著俄烏沖突邁入第三年,俄烏兩國領導人近期多次提出最新停火和談條件。然而,由于雙方條件相去甚遠,加之認為對方可能利用停火之機進行重新武裝以繼續戰爭,俄烏停火和談前景仍難言明朗。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6月底在接受《費城問詢報》采訪時首次提及,與俄和平談判只能通過“中間人”完成,可采取類似于黑海糧食協議的談判模式。但普京7月4日在參加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期間表示,僅在調解人的幫助下結束沖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俄方歡迎調解。只有烏克蘭采取某些“不可逆轉”的、俄羅斯可以“接受”的非軍事化措施,才能達成停火協議。
就在俄烏兩國頻頻發出和談條件之際,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該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僅一天后便于7月2日開啟俄烏沖突以來首次訪烏行程,其間敦促澤連斯基考慮停火以快速推進和平進程,但遭到拒絕。此后,歐爾班又被曝出將于7月5日赴俄與普京會面。但歐盟官員隨即表示,歐盟輪值主席國沒有代表歐盟與俄羅斯接觸的“授權”。
匈牙利感受到“地緣政治風向變化”
7月2日,歐爾班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首次訪問烏克蘭,除討論持續緊張的匈烏雙邊關系外,“建立和平的可能性”成為重點議程。
歐爾班表示希望烏方考慮“顛倒順序”,即先停火、再和談,但遭到澤連斯基拒絕。歐爾班在會談后稱,自己并不想說服澤連斯基,也不打算提出具體建議。相反,他希望“在和平談判中更好地了解烏克蘭總統的立場及其界限”。
歐爾班結束對烏訪問后,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匈牙利及歐盟官員的話稱,歐爾班將在7月5日訪問俄羅斯,并與普京會面。有知情人士稱,歐爾班的策略是聽取雙方意見。
一位歐盟高層消息人士向《衛報》證實,他們已獲悉匈牙利這一可能會在布魯塞爾“引發憤怒”的訪問行程。另有一位與匈牙利政府關系密切的消息人士說,歐爾班的團隊在他與澤連斯基會面之前就計劃好了莫斯科之行。
另據彭博社報道,歐爾班對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及資金援助一貫持否定態度。歐盟外交官一直擔心,歐爾班將利用匈牙利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任期,破壞歐盟懲罰和孤立莫斯科的努力。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4日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稱,歐盟輪值主席國沒有代表歐盟與俄羅斯接觸的授權。他同時補充說,俄是侵略者、烏是受害者,如果烏缺席,就無法討論烏克蘭問題。波蘭總理圖斯克、芬蘭總理奧爾波等人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認為歐爾班在無授權情況下行事有損歐盟利益。
《衛報》評論稱,歐爾班與全球各地的右翼團體保持著聯系,長期以來一直建議匈牙利可以在實現烏克蘭和平方面發揮作用,但大多數情況下都被忽視了。然而,隨著法國議會選舉的進行以及特朗普可能重返美國總統寶座,歐爾班可能感覺到地緣政治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
特朗普此前多次表示,自己能夠“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沖突。在近期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的辯論中,特朗普還稱,如能勝選將在明年1月正式就職總統前結束沖突。
對于特朗普近期的發言,澤連斯基7月3日表示,如果特朗普真的知道如何結束戰爭,應該“今天就告訴我們”,而不是等到美國大選后才透露細節。普京則在7月4日回應稱,他相信特朗普“真誠地希望結束烏克蘭戰爭”,但不知道特朗普如果當選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他同時表示,在美國舉行總統選舉之前,不可能談論與美國開啟建設性對話。
路透社6月25日報道稱,特朗普的重要顧問向他提出了一項結束戰爭的計劃,其中包括告知烏方只有在開啟和談進程后才能獲得更多美國武器,同時警告俄方任何拒絕談判的行為都將導致美國增加對烏支持,特朗普據稱對此計劃做出了“積極回應”。
另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7月2日披露,特朗普正在考慮一項旨在迅速解決俄烏沖突的協議,即北約承諾不再向東擴張,特別是進入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同時與普京就俄可以保留多少烏領土進行談判。
和談之路依然艱難
歐爾班近期出訪正值俄烏兩國多次提及各自的和談及停火條件之際。6月14日,普京在談及此事時表示,烏克蘭軍隊應完全撤出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烏克蘭應承諾不會加入北約,同時保持中立、不結盟、無核地位,西方也應取消對俄羅斯的所有制裁。普京當時表示,如果烏克蘭和西方拒絕俄方新的和平提議,進一步的條件將有所不同。
烏克蘭方面停火條件則以澤連斯基提出的十點“和平方案”為基礎,包括要求俄軍自烏克蘭領土撤出、恢復烏領土及主權完整、要求俄羅斯進行賠償等條款。在6月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上,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會討論新的、建立在烏方和平方案基礎上的“聯合和平計劃”,可能考慮將該計劃在第二次和平峰會期間提交至俄。葉爾馬克還表示,烏“對尊重國際法的所有國家的所有意見持開放態度”。
在6月底接受《費城問詢報》采訪時,澤連斯基提出,與俄和談可采取類似于黑海糧食協議的“中間人”談判模式,在該模式下,烏克蘭與聯合國和土耳其進行談判,后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并簽署相應協議。這一模式也可應用于領土完整、能源和航運問題,全球各國可為特定危機準備解決方案,如烏克蘭能接受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俄羅斯代表隨后就可參與其中。澤連斯基表示,這是烏克蘭目前為止能夠接受的“唯一模式”。
然而,普京7月4日表示,要實現停火,烏克蘭必須同意采取“不可逆轉”且為俄羅斯所接受的非軍事化措施。他同時強調,僅在中間人的幫助下最終結束沖突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調解人不太可能被授權簽署最終文件,但俄方仍然歡迎調解。普京還表示,俄可以直接向烏最高拉達呼吁解決沖突,但這在該國現任領導人“篡奪權力”的背景下是沒有意義的。
此前,普京曾表示,如簽署和平協議,需要與“合法的”烏克蘭當局交涉,因為澤連斯基作為烏克蘭總統的合法性已經在其今年5月20日任期屆滿后結束。而澤連斯基曾在2022年10月批準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關于不可能與普京進行談判的決定。
盡管近期俄烏似乎均對和談及停火“松口”,但雙方條件相悖、信任缺失,兩國領導人日前均表示,對方可能利用停火窗口進一步重新武裝自己,以期在戰場取得優勢。澤連斯基在6月底接受采訪時還表示,西方“一只手幫助烏克蘭,另一只手與普京握手是不可能的”。普京則在7月4日強調稱,2022年俄羅斯軍隊進軍基輔時,西方曾要求停火,為最終和平協議創造條件。“我們這樣做了,卻再次面臨欺騙。”
俄烏戰場或迎“致命夏天”
隨著俄烏沖突邁入第三個夏季,雙方在前線仍然處于膠著戰事之中。
俄軍自5月向哈爾科夫發起攻勢,但在6月陷入停滯。《紐約時報》7月1日報道稱,西方情報評估顯示,俄軍在5月14日約有1500人傷亡,這是俄自開戰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天。烏安全官員表示,俄軍沒有足夠兵力在哈爾科夫大舉進攻,而調動部隊會使其他地區更加薄弱,因此可能繼續以犧牲大量兵力的代價換取微小戰果。與此同時,有西方高級情報官員透露,在拜登政府允許烏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打擊俄境內目標后,緩沖區對俄價值已然下降。
7月4日,烏軍方稱已撤離恰索夫亞爾地區。據《金融時報》報道,俄軍自今年2月占領阿夫杰耶夫卡以來,一直將恰索夫亞爾作為重點目標。而烏軍此次從該地區撤出,凸顯了其在俄加強攻勢、美軍事援助遲緩背景下面臨的挑戰。澤連斯基本周曾向彭博社指出,由于美國軍援到位太慢,多達14個旅的武器供應不足,甚至完全沒有武器。
在俄烏均無力于前線實現重大進展之時,雙方正試圖利用縱深打擊在冬季來臨前取得優勢。
俄近期對烏發電站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行打擊,使烏喪失一半發電能力,烏防御陣地也遭到俄軍戰機發射的滑翔炸彈轟炸。6月,俄首次投擲了重達3噸的滑翔炸彈。《參考消息》援引《俄羅斯報》6月23日文章稱,軍事專家謝爾蓋·普季奇金表示,這種剛剛于近期恢復生產的FAB-3000航空炸彈威力巨大,已成為“敵人的噩夢”。
與此同時,烏克蘭正在將美國提供的遠程導彈瞄準克里米亞。《紐約時報》報道稱,烏軍最近幾周摧毀了數個防空系統發射器和雷達,以及兩艘運輸軍事硬件的俄方渡船。烏官員稱,克里米亞大橋是通往該地區的主要通道,而自從烏軍嚴重破壞大橋后,近一年來俄軍重型軍事裝備一直沒有使用過這座大橋。
報道同時分析稱,戰爭正在進入一個殘酷的夏季,雙方均可能將有數千人喪生,但似乎都沒有準備好取得決定性的突破。俄是否會在夏季發動大規模進攻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有情報官員稱,看清俄軍戰略意圖可能相當困難,因為俄在整個戰爭期間發動了標準軍事理論無法預見的攻擊。他同時表示,烏能夠調集足夠的兵力來補充損失和一些后備力量,但要發動任何形式的大規模進攻,還需要數倍于此的兵力。
(實習生詹慧娟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