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藏風納氣】
【藏風】指穴場必須垣城完整,拱護周密,不使外風蕩刮穴場而生氣飄散?!炯{氣】就是采氣,采天地萬物之精華靈氣于宅穴并收納于自身體內。葬書》中對于“藏風聚氣”的地形規定確實有一些要求。它提到了四個方位的象征,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表明了在大環境中應該有適合的地形布局。
背面有高山作為靠山,有助于形成穩定的氣場,并提供后方的支持與保護。前方遠處有低伏的小山,這可以起到遮擋和平衡作用。低矮的山脈能夠對風向和風勢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正面的氣場得以保留。左右兩側有護山環抱,也是為了提供保護和均衡,防止負面影響的侵入,同時形成有利于積聚正面能量的環境。明堂部分要地勢寬敞,這樣可以營造開放和寬闊的氛圍。此外,有曲水環抱可以增添景觀美感,也有利于調節氣場的流動。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陰陽二氣運行而成風,現代地理學上的風即是熱冷空氣對流而形成,二者觀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風水學中的風是生氣之本,也是破壞生氣的主要因素,對于氣場的穩定和平衡具有重要影響。
風對生物和物體都有影響。風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當風速大于血液流動速度時,人會感覺冷;當風速低于血液流動速度時,人會感覺熱。冷熱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因此,在醫學上常用的“傷風”、“風寒”、“風濕”、“中風”等術語與風有一定關系。風也會影響動植物的氣場,其中包含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這些元素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風是氣場穩定平衡的重要條件。
地形的形勢組合會直接影響到風向和風速。良好的地形地勢會帶來微風、和風,而不利的地形地勢可能會帶來強風甚至惡風。這同樣適用于陽宅,門窗的位置會直接影響到風進入室內的方向、速度和吉兇。合理的布局可以使風進入室內對人體有益而無害;而錯誤或不合理的布局則可能使風進入室內有害而無益。
風水學中的風通常被稱為"凹風",因為地形和建筑形勢只能吸引風,吸入的風未必都是不吉利的。例如,在陽宅中,宅門前的八字門具有吸風的作用,但風經過大門后會遇到一個屏風進行緩沖化解,疾風就變成了和風。只有當山中存在溝谷時,風才能順著溝谷吹入被群山環抱的吉地。如果吉地被連綿不斷的山巒所環繞,如同完整的城堡,那么當風吹來時就會越過吉地,不會吹進去。因此,吉地中的風反映了環繞吉地的山巒的質量。

風的性質在風水學中也得到了關注。風水學認為風水穴處不應有任何方向的來風。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多方來風的地方也可能極為吉利。根據陰陽概念,風還可分為陽風和陰風。如果風從頂部向下吹,被稱為陽風;相反,如果從山谷向上吹,被稱為陰風。這是一種普遍的分類方法。
風與氣是相互關聯的。在中國古代,"氣"被看作是萬物內在、流動的本質體現。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萬物的根就是"氣",因此易經說道:一陰一陽之謂道。"氣"是萬物形成、生化的根本,只有掌握了氣機,才能認識到天地之間的奧秘,并運用陰陽的沖和來孕育萬物。
天和地之間彌漫著氣,環境接收地氣和天氣,而天地之氣則傳遞給人類,讓人們在其中獲得生氣滋養,保持身體健康和思維活躍。人處于天地之間,隨著天地之氣的進退共同生活,因此能夠趨吉避兇,獲得福氣和榮耀。宇宙是一個循環的能量場,它對每個人都有相同的作用,只是人們生活的空間、條件、環境和思想不同,導致各種條件不同。有些人富裕但子孫不旺盛,有些人貧窮但子孫茂盛,還有些人富貴卻身患疾病,有些人貧窮卻精力充沛。
"氣"與"形"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氣"是無形的,而"形"則是實質性的。"形"是由"氣"所生化形成的,"氣"居于"形"體中并體現出來;"氣"屬陽,"地"屬陰,兩者互相依存、互相沖激,在相互沖激中彼此消長進退,并得以和諧共存。日月星辰驅動天之氣,山川河流帶動地之氣,萬物依賴于天地之氣而生存。因此,天地之氣以"形"體為基礎,并與萬物合而為一。萬物的變化和生存都依賴于有可供納入的"氣",進而形氣合一。中國風水中稱:"凡是涉及到地理的事物,都以氣為主導。"它要求人們的微觀氣場與周圍宏觀氣場達到共振狀態,以便充分利用天地之氣,取得積極的成果。這是中國風水中的核心觀念——天人合一。

陰陽二氣在天地之間流轉,形成風、云和雨。風在地上流動稱為生氣,它在地下產生并滋養萬物。人們在父母那里接受肉體的同時也得到了生氣的滋養。人死后,肉體消亡,但氣歸于天地,回歸自然的循環中。郭璞說:“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為了阻擋惡劣的煞氣并匯聚吉氣,人們常常在住宅周圍修建圍墻,或者建造四合院,或者在住宅周圍種植樹木花草。這些都是改善風水的有效方法,也叫作“納氣”。氣功養生學認為天地宇宙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氣,而這些氣都是游離于空氣當中或物體之內的能量,吸納、煉化這些游離之氣為己用,是提高自身修為的一種最好方法。
而所納之“氣”,并不都是好的,“氣”又包括生氣、死氣、陽氣、陰氣、天氣、地氣、氣脈等。總而言之,人要想趨吉納福,就要注意乘生氣、避死氣。這就需要風水學中的“理氣”學。
在哲學中,理氣強調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運動都受到一種力量的支配,這種力量被稱為“氣”。氣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了物質和非物質的元素,以及各種功能和屬性。在這個觀念下,宇宙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萬物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認識和理解這種聯系和作用,能夠幫助人們認識宇宙的本質和法則,并從中探索人類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在醫學中,理氣則注重于人體內部的生命能量的流動和平衡。根據中醫理論,人體的健康與理氣的平衡密切相關。理氣暢通,身體健康;理氣不順,就容易出現疾病。中醫認為,人體的生命能量通過經絡系統流動,支配和調節著各種器官和組織的功能。通過調整和調節理氣,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在陽宅學中的理氣,是指對房屋內部的氣場流動和平衡進行調節。房屋內部的氣場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命運有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氣場能夠吸引積極的生氣流動,帶來福祉、平安和順利,不良的氣場則會產生消極兇險的死氣流動,帶來疾病、危險和不利。因此,在陽宅的選址和布局中,理氣非常重要。選擇地點時,會考慮地貌、氣勢以及周圍環境的氣場流動情況。山、水和建筑物的形狀和位置等都被認為對理氣具有影響力。此外,房屋內部的布局、門、窗、灶、床,甚至是家具和擺設都會對家里氣場產生影響。
好的風水要藏風納氣,簡單來說,就是要將不利的風勢過濾掉,避開邪氣,將吉祥之氣留下來,使其充盈整個居住空間。這樣,我們就能夠享受到健康的身體和愉悅的心情。為了實現這種效果,風水學注重陰陽平衡和氣場和諧的調整??偠灾?,能夠避開有害之風和有害之氣,而藏聚有利之風和有利之氣的房屋,就是風水學認為最理想的居住之所。
陰陽平衡,指的是在室內外環境中保持陰陽兩個相對面的平衡。這可以通過五行材料的選擇和搭配來實現。氣場的和諧有助于正能量的流動,為人們帶來積極的影響和良好的狀態。通過合理的理氣我們可以增強房屋內的正能量,提升整體環境的舒適度。除了調整環境的布局與氣場的調和外,我們還應該注重內心的平衡與健康的生活習慣。只有在內心與外界環境相互結合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全面的幸福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