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花,再漂亮也不能室內養,不僅不利于“風水”,還有害健康
190 2025-07-31
北京開往武漢的高鐵。張光忠拍照。
武漢。
一個注定受世人關注的中國特大城市之一。
一個廣告詞連說了武漢的三個“大”:
“ 大江,大湖,大武漢。”
另一個廣告詞說了武漢的“變”:
“武漢,每天都不一樣。”
第一個廣告詞,可以定義為武漢的“勢”,既有天造之勢,又有人為之勢,還有時代之勢。
第二個廣告詞,也可以定義為武漢的“勢”,既有趨勢的“勢”,又有順勢的“勢”,還有時勢的“勢”,更有大勢的“勢”!
作為城市,從歷史上考察武漢,最早的城市之“市”主要在漢口。國民黨統治時期,漢口為“特別市”(相當為現在的直轄市)。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實際就是漢口解放。
而相當長的時間,嚴格意義的“漢口特別市”,實際上就是兩條主街。
一是從硚口漢江邊到漢口三陽路的中山大道。
漢口的中山大道可以認為是中國最長的“買賣街”。一千多家商家門面,浩浩蕩蕩貫穿了漢口的主要市區。
一是從硚口武勝路到漢口黃陂街的漢正街。漢正街有極強的幅射性,街連巷,巷連街,甚是壯觀。
漢正街一度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方“試驗田”,其名氣大于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
中山大道,漢正街,兩者之間的“聯接線”或者是“生命線”,卻是六渡橋。
漢口建于長江、漢江交匯處,常常洪水四溢,因水建橋,因橋得城,橋的功能非同小可。也有“橋城”的美譽。
這個“六渡橋”,與“江漢路”一起,常常是漢口的代名詞。在老漢口眼里,什么是漢口?
或者是“六渡橋”;
或者是“江漢路”。
因為只有她倆最有資格代表漢口,甚至是武漢。
鄉里人說去“江漢路”、“六渡橋”,便是去漢口或者是武漢。
近十年來,筆者常常回武漢,每次都擠時間去六渡橋,多是幾分心疼,幾分嘆息,幾分無奈。
于是,我想到了一個詞:“六渡橋現象”。
所謂的“六渡橋現象”,即指因城市主政者某種決策、布署的欠缺,有可能傷城市之元氣,動城市之肋骨,失城市之大雅,導致城市由盛而衰的一種行為或表現。
由盛而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是,對于中國現代化城市發展大勢來說,“六渡橋現象”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筆者多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長沙及香港、澳門等大城市之間,惟武漢的六渡橋似乎有“衰”不可睹的狀況,故提出“六渡橋現象”一說。
上述城市都有城市改造的歷史,為什么呀,六渡橋卻讓武漢人民不堪回首!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個比,既有城市與城市之比,更是歷史上的六渡橋與現實中的六渡橋之比。
只有比較才有鑒別,于是人們發出了“救救六渡橋”的喊聲。而筆者作為六渡橋土生土長的老武漢,也從愛我武漢,愛我六渡橋的情感出發,叩問幾個問題。
叩問之一,六渡橋的多處革命紀念地,那是英雄武漢的城市之魂,一定要倍加珍惜,您們注意到嗎?
武漢被稱為英雄之城,歷史上最為引為自豪的原因之一,是武漢有多處革命紀念地。
屬于革命紀念地的,六渡橋有三處。
其一,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為中國革命先行者。為紀念孫中山,武漢在兩處立有孫中山銅像。
一處在武昌閱馬場,即辛亥革命紀念館門前。
一處在六渡橋。
六渡橋的孫中山銅像,為一部厚重的教科書。
六渡橋的孫中山銅像,有毛澤東、董必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愿與寄托。
資料介紹: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至武漢,于同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由宋慶齡、何香凝、孫科、毛澤東、董必武、吳玉章、惲代英、林祖涵、宋子文、譚延闿、陳公博等12人提交提案:在武漢塑造孫中山銅像。
可見,六渡橋處的孫中山銅像有厚重的歷史意義。
據介紹,孫中山銅像坐南朝北,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整體高約7米。四圍環以花壇與護欄。
孫中山銅像的基座、像座呈四方形,花崗巖砌成,高4米余,銅像高2米。孫中山身著中山服,右手執仗,左腿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遠方。
孫中山,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從此一直屹立于漢口六渡橋。
在舊中國經濟極為落后的年代,漢口六渡橋的孫中山銅像有如此莊嚴、宏偉,是十分難得和珍貴的。
從城市文化角度考察,六渡橋孫中山銅像還緊緊地貫穿著、傳承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等政治主張。
這樣,孫中山銅像正前方至六渡橋,為三民路(三民主義)。
孫中山銅像的左后方,為民族路(民族主義)。
孫中山銅像的右后方,為民權路(民權主義)。
而經民權路過花樓街為民生路(民生主義)。
武漢人從“銅人像”,到“三民路”,一直都是滿滿的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革命教育。
偉人屹立,國人緬懷。
歷史上,孫中山“銅像”周邊,商鋪林立,行人如織,人氣高居。
如今,商鋪幾乎拆盡,人氣已散,可能有新樓高高于此,那時的孫中山銅像,將是怎樣的情景,筆者不寒而栗。
二是武漢革命政府舊址。
從六渡橋往東200米左右,即為武漢革命政府舊址。
資料介紹,大革命時期,由國共兩黨合作在武漢建立的革命政權機關。1926年11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將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黨部由廣州遷到武漢。
至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在武漢成立,是武漢國民政府開始運行的標志性事件。
次年2月,國民黨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分別在武漢正式辦公。
武漢國民政府是中華民國政權轉移的一個重要時期。她雖然只存在了七個多月的時間,在最后走上了反動道路。但其在反對帝國主義,打擊封建主義方面都有積極的動作,為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發揮重大作用。
目前,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已列入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值得一說,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是 “南洋大樓”,大樓堅固宏偉,富麗典雅,屋頂有回廊、涼亭、拱門、鐘樓的造型,富有歐式建筑風貌,是武漢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與黃鶴樓、紅樓并稱的三大名樓之一。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南洋大樓,武漢六渡橋的地標,值得好好保護與珍惜。
三是長江書店舊址
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武漢的長江書店有輝煌的一頁。
長江書店是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武漢公開設立的一家書店,主要經銷馬克思、列寧著作和進步書籍。
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的刊物《向導》、共青團中央的刊物《中國青年》、中共湖北省委的《群眾周刊》等革命刊物。1927年7月20日遭封閉。
長江書店舊址,現為初開堂中藥店。筆者曾入初開堂藥店探訪。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長江書店為是一幢磚混結構四層樓房,坐西朝東,每層結構相同,均有寬敞通間。當年一樓為營業部,二樓是編輯室,三樓為印刷間,四樓是維修間。
初開堂中藥店為保護革命文物,建筑外貌也一直保持原樣。
初開堂中藥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她與孫中山銅像遙遙相望。
叩問之二,六渡橋為漢口城的源頭之一,是武漢立市之根,為武漢的“四梁八柱”,您們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和保護嗎?
從武漢的區位優勢進行考察,六渡橋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她西望硚口,東連江漢路,南望漢陽、武昌,北觀京廣線,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大家知道,六渡橋北方的盤龍城遺址博物館,是漢口人類歷史的序幕。
而盤龍城遺址,也是國家博物館的重要典藏之一。
漢口,在漫長的發展史上,一直書寫著自己的輝煌。
輝煌之中,當然離不開六渡橋。
資料介紹,在鴉片戰爭前,漢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長街八碼頭”之稱。清人曾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霄明”的詩句,“不夜港”的歷史由來已久。
請注意,這里的“漢水口北岸”即為漢正街及六渡橋一帶。六渡橋經孫中山銅像,越民族路,即為長江、漢江的交匯處———集家嘴。
漢口的“集家嘴”,如同上海的“陸家嘴”,一部城市的故事,都是從這里開始。
人們的共知的武漢碼頭文化,也常常是從六渡橋開始傳承。
資料介紹,1861年漢口開埠,則是武漢這座城市近代史的真正開端。
前述“南洋大樓”,則是六渡橋輝煌歷史代表。
南洋大樓建成于1921年,為華僑簡氏兄弟投資興建的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主樓五層,占地面積885平方米,建筑面積4747平方米;附樓四層,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是現存唯一國共合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
其地位,其歷史,都是武漢文化的重要代表。
說六渡橋,還得說一說民眾樂園。
對于民眾樂園,筆者曾于2022年8月11日,在《今日頭條》發表《中南大百年榮耀之:新中國武漢地區紅色文化的開拓者、奠基者》一文,讀者可找出看看。
叩問之三,武漢市場最繁華的地方,可是寸土寸金之處,老漢口的搖錢樹,您們千萬不要遺忘她。
說武漢的市井文化,不能不說六渡橋,人們普遍認為,六渡橋的口音,是最正宗的漢口話。而京廣線以外,那就是“黃陂漢口話”。
說武漢的交通文化,不能不說六渡橋。您要去武昌、漢陽嗎?六渡橋可以中轉。電車、輪船,都可以選擇。
特別是哪一路電車,車上裝著滿滿的城市記憶。
長長的車隊,長長的候車人,長長的武漢情。
要說武漢的商業文化,不能不說六渡橋。
人們喜歡六渡橋,那里的清芬劇場;那是武漢漢劇院的“主會場”,漢劇明角陳伯華“醉美”武漢幾代人,筆者還是孩童時,走進劇院,濃濃的文化撲面而來。
人們喜歡那里的春風綢布店。那時孫中山銅像邊的綢布店,是武漢人的“大衣柜”。是時,武漢沒有什么服裝店,老百姓常常于此購上土布,再買點染料回家,染上色,找家裁縫鋪,就是服裝一套。
人們喜歡那里的民生甜食店。
民生甜食店,是六渡橋的一招牌。武漢喜歡“過早”,民生甜食店就是“過早”的“網紅地”。
筆者朋友吳波,曾任武漢市楚劇二團的團長,因演《海港》韓小強出名,店里有他的粉絲,筆者跟著他,三鮮豆皮,大油條,甜米酒,管個夠,………。
人們喜歡那里的紅旗理發店。
理發師有幾個是武漢市的“三八紅旗手”,人美,活美,那是武漢青年美發,分享美的一大“打卡點”;
人們喜歡六渡橋銅像邊的新華書店。六渡橋,武漢人的集散中心,新華書店,那是文化驛站,看書、買書,圖個精神享受,就去新華書店。
人們喜歡喜歡六渡橋的德華酒樓;
德華酒樓,那是紅遍湖北的美食城,每逢紅白喜事,上德華,才是真正的“玩味”——武漢的“玩味”,就是有面子……。
人們喜歡六渡橋百貨商店。“六渡橋百貨商店”七個大字是著名書法家劉煥章所書。
六渡橋百貨商店,美美的商店形象,美美的商品,美美的服務態度,
是武漢市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武漢的六渡橋,如同北京的前門大街,天津的勸業場大街,上海的淮海中路大街,廣州的上下九大街,是城市的文化的代表者,是城市市民的心儀者!
回歸美好的時代,武漢的六渡橋。人們期待著。
本文部分照片,由武漢初開堂中藥店梁建華經理提供,一并致以感謝。
張光忠,寫于2022.10.29.北京金融街。修改于2025年6月26日高鐵g895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