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選錯,吃飯都不香!這6種餐桌一定要避開,都是過來人經驗
141 2025-08-28
宋代兩浙地區是全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佛教、道教最興盛的地區。如《浙江通志·寺觀》(卷二二六)所述:“五山十剎,隸浙者過半;而洞霄、金庭之屬,久標靈跡;琳宮梵宇極盛焉。”
在唐代司馬承禎《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見宋·張君房輯《云笈七簽》卷二七)所載的“十大洞天”中,位于浙江的即有三處,占全國的3/10,均在臺州地區:
即臺州黃巖縣委羽山的第二洞天;
臺州天臺縣赤城山的“第六洞天”(又稱”上清玉平之天”)赤城山洞;
臺州仙居縣括蒼山的“第十洞天”(又稱“成德隱玄之天”)括蒼山洞。
在“三十六小洞天”中,位于浙江的有九處,占全國的1/4,即:
越州余姚縣四明山洞(又稱“丹山赤水洞天”,“第七洞天”);
越州會稽縣會稽山洞(又稱“極玄大元洞天”、“極玄陽明洞天”、“第十洞天”);
溫州永嘉縣華蓋山洞(又稱“容成大玉洞天”、“容成太玉洞天”、第十八洞天”);
臺州黃巖縣蓋竹山洞(又稱“長耀寶光洞天”、“第十九洞天”);
杭州余杭縣天目山洞(又稱“天蓋滌玄洞天”、“大滌玄蓋洞天”、“第二十四洞天”);
越州剡縣金庭山洞(又稱“金庭崇妙洞天”、“第二十七洞天”);
處州縉云縣仙都山洞(又稱“仙都祈天洞天”、“第二十九洞天”);
處州青田縣青田山洞(又稱“青田大鶴洞天”、“第三十洞天”);
婺州金華縣金華山洞(又稱“洞元洞天”、“第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中,位于浙江的有十六處,占全國的2/9,即:
臺州臨海縣蓋竹山(“第二福地”);
溫州樂清縣仙磕山(“第三福地”);
臺州黃巖縣東仙源(“第四福地”);
臺州溫嶺縣西仙源(“第五福地”);
溫州文成縣南田山(“第六福地”);
臺州玉環縣玉溜山(“第七福地”);
溫州永嘉縣大若巖(“第十二福地”);
臺州天臺縣靈墟(“第十四福地”);
越州新昌縣沃洲(“第十五福地”);
越州新昌縣天姥嶺(“第十六福地”);
越州會稽縣若耶溪(“第十七福地”);
溫州瑞安縣陶山(“第二十八福地”);
溫州平陽縣三皇井(“第二十九福地”);
衢州西安縣爛柯山(“第三十福地”);
臺州天臺縣司馬悔山(“第六十福地”)。
此外,唐末五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將臺州黃巖縣石磕源、婺州浦江縣清遠山、湖州安吉縣虎溪、明州慈溪縣大隱山、越州剡縣西白山也列“七十二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