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老不住西北,廁不蓋東南”啥意思?老話有道理么?
這幾年,回農村養老成為了一種“潮流”,農村的山農村的水確實能夠讓人感覺到舒適,但有一個問題是回農村養老得有棲身之地,那么蓋房子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農村建房子可不像城里建房子那么簡單,在農村建房子除了要遵守一些政策外,房子的選址、風水和朝向以及對子孫的運勢都是要考慮進去的,就像房子前低后高就會被認為是大吉,房子的前窄后寬會被認為是步步高升的意思,所以建房子我們一定要結合先人留下來的寓意進行。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農村建房子的俗語“老不住西北,廁不蓋東南”,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說這個俗語,其實這個俗語主要就是光照和季風的影響,對于農村建房子來說確實有很大幫助,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

老不住西北
說到西北,相信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西北風,很烈”,其實我國處于北半球,在北半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緯度越高,太陽照射的角就會越小,這個時候結合各種自然條件,緯度越高接收的太陽熱量就越少,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現象,越往北,氣溫越低,還有就是我國西北地區多為沙漠地區,隨著春季和冬季氣候變化原因,西北的風就會變的越來越冷。
這里說的老的時候不能住西北,其實也是從身體原因考慮,西北風冷是眾所周知的,而從我國的感受程度來講,東南方生活的人體會應該是更大的,每逢春季和秋季,西北風下行,東南風開始削弱,這個時候東南方生活的人就會感覺西北吹來的風特別寒冷,其實這就是東南方向的暖空氣被西北風代替了,所以才會產生冷的感覺,尤其在春秋的時候,雨水天氣可以出現很明顯的降溫,一旦降溫,那么這個西北風就會更加寒冷,因此老人在養老的時候盡量不要住在西北方。
從我國的農村房屋建造來講,我國房屋基本都是坐北朝南,這個時候我們的正南方會迎著太陽被照射,而我國的西北方則是庇蔭處,幾乎很少會受到陽光的照射,常年在陰潮的環境下生活,年輕人可能都接受不了,更何況是老年人了,所以老人在養老的時候一定要避開沒有陽光的西北處。

廁不蓋東南
農村蓋廁所其實剛開始講究不是特別大,但隨著人們對于廁所的方位和風水研究的深入,現在農村蓋廁所也要講究多一些了,就像今天要說的廁不蓋東南,在北方,農村冬季的旱廁其實是沒有任何異味的,但冬至過后,氣溫還是上升,這個時候也是農村旱廁非常不舒服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農村人也是根據經驗,把廁所的適合建造方向進行了劃分。
首先我們知道,冬至過后,太陽開始自南向北開始轉,這個時候我國的南方氣溫開始上升,而北方的氣溫也是隨著南方氣溫升高而呈小幅度的升高,一般南方過了冬至之后隨著氣候、地勢、時間等因素會出現明顯的東南季風,而這個時候北方隨著冷空氣的散發,也是出現了西北季風,這個時候北方的冷空氣在春季和秋季的時候可能會占據優勢,但到了夏季,東南風就會出現明顯的優勢,畢竟夏季的北方溫度已經升高,所以這個時候家里如果把廁所蓋在東南角,那么就愛出現滿院子“飄香”的情況,因此一定要避免把廁所建在院子的東南角。

這句俗語其實在過去不知道什么是科學的時候,都是憑借人們的經驗進行總結的,雖然其中夾雜著一些人們的主觀思想,但從實際出發,這些方位的選擇確實可以幫助農民解決建房中的一些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