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控克什米爾槍擊事件后,印巴之間的緊張氣氛被推到了頂點。
從當地時間5月7日開始,巴基斯坦多地遭到印度導彈打擊,雙方大打出手、交火升級。
雖然雙方在交鋒過程中都有所保留,但外界仍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風險表示擔憂。
“辛多爾行動”48小時
7日凌晨,印軍發動代號“辛多爾行動”的軍事打擊,對巴方9處目標進行導彈打擊,并稱打擊重點是“恐怖主義基礎設施”。巴軍即刻展開防御,進行反擊。
8日,交火繼續。印巴互相發動無人機襲擊,印度稱印控克什米爾查謨地區也遭到炮火襲擊。
據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介紹,巴基斯坦在36小時內與大約80架印度戰機交戰,并擊落其中5架。
面對持續緊張的局勢,巴基斯坦立馬暫停航班、實施港口禁航、學校停課。印度各地也采取應對措施,包括安全演習、民航嚴檢、暫停賽事等。
截至5月8日下午,印度國防部長辛格表示“行動仍在持續”,但未提及具體結束時間?。巴基斯坦也表示,印度無人機仍在持續侵入巴領空。巴軍還在9日凌晨摧毀了印軍一處重要指揮所。
根據雙方表態,印軍一系列襲擊已造成巴方至少31人死亡、57人受傷;巴軍前幾日向印方多個哨所開火射擊造成印方3名平民喪生、7人受傷。
有消息人士透露,這是印巴雙方“近代航空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空戰之一”。
沖突升級后的安全接觸
印巴本輪沖突的導火索是印控克什米爾地區4月22日發生的一起槍擊事件——3名武裝人員朝游客開槍射擊,導致26人死亡。
事后,印度一口咬定巴基斯坦與襲擊有關聯,而巴方予以否認。
隨后,印度對巴基斯坦采取了“斷水”“停簽”“驅逐”等一系列強硬措施;巴方則以牙還牙,宣布多項反制措施、暫停貿易、驅逐人員、關閉口岸和領空。在本輪沖突升級之前,雙方已在克什米爾地區多次交火。
不過,印度8日又恢復對巴供水,重啟了杰納布河上游的兩處水電站。外界曾表示,如果“斷水”持續,將直接威脅巴下游的農業與民生。
巴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以及巴駐美大使謝赫都在8日透露,巴印兩國的國家安全顧問在緊張局勢升級后進行過接觸。另外,兩軍作戰指揮官熱線也保持暢通。
值得注意的是,印巴近期不約而同地作出關鍵人事調整——兩國均啟用資深情報官員出任國安要職。此舉被外界解讀為雙方意在建立非常規渠道來溝通與“過招”。
此外,國際社會正積極斡旋。據悉,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本周先后訪問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呼吁雙方“保持克制”,不要讓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中國、俄羅斯、法國、聯合國也在事態升級后敦促印巴雙方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
克制下的危險博弈
印度打著“有分寸”的旗號實施軍事行動,巴基斯坦則表現出戰術克制,不過雙方高層仍然言辭激烈。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8日稱,如果巴基斯坦采取行動,印度不會退縮。
同日,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表示,沖突正進入死胡同,“若印度繼續升級局勢,可能爆發核戰爭”。
盡管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均表態“不希望局勢惡化”,但對抗邏輯仍在延續。
印度學者哈皮蒙·雅各布認為,印度已經通過有限打擊進行泄憤并挽回了顏面,沖突“可能以幾次導彈交火的迭代方式收場”。不過,雙方對“戰果”的不同解讀可能引發誤判導致局勢失控。
還有分析指出,“巴方如何報復”同樣會影響局勢走向,但巴方整體實力較弱,繼續保持克制的可能性較高。
從數字上看,印度空軍實力強于巴基斯坦。前者擁有約2300架飛機和13.5萬名現役軍人,規模居全球第四,后者擁有1434架軍用飛機和大約7萬名現役軍人。
但外界指出,紙面數據優勢并不等于實戰優勢。首先,印度空軍存在明顯缺陷,比如飛機不具備隱形能力、沒有戰略轟炸機。其次,雖然巴空軍規模相對較小,但本土防御能力完備,而且該國核威懾與印度構成戰略平衡。
巴基斯坦還有一種聲音表示,印度正在利用巴基斯坦的“克制”,不斷激起當地民憤,如果任其持續發酵,局勢仍可能進一步升級。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印巴交火!兩架印度戰機被擊落